一.作业设计思路
1、尊重差异,体现自主性。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承认并尊重学习上的差异,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
2、积累知识,厚积薄发。
使数学学习成为沟通课本与生活的桥梁,本教材通过分式的综合运算分式方程的应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理解及实际应用,勾股定理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特殊四边形,数据分析的学习,提高数学思维与解题能力。
3、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即使把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联系,使学生从学数学向数学方向推进。
4、突出重点,强化练习。
作业设计体现新的课改理念,还应符合本年段学生的认识,心理特征,关注到学习兴趣的培养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多元化,多层次,因材施教。
二.作业形式
1 导学案预习提示2课后练习题
3数学经典题练习4数学纠错本
三.作业要求
1、按时、按质、按要求完成作业。
2、认真书写,字迹工整,争取做到干净、整洁、不涂改。
3、有错及时订正,养成检查的好习惯。
4、只用一种颜色的笔写作业。
5、决不抄袭他人的作业,也不让他人抄袭自己的作业。
6、发现有人抄作业及时报告老师。
7、凡是请假的同学,来校之后立即补作业并及时上交。
四、作业布置
16.1 分式的意义导学案及课后作业
16.1.2 分式的基本性质导学案及课后作业
16.2.1 分式的乘除导学案及课后作业
16.2.2 分式的加减导学案及课后作业
16.2.3 整数指数幂导学案及课后作业
16.3 分式方程导学案及课后作业
17.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导学案及课后作业
17.1.2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导学案及课后作业
17.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导学案及课后作业
18.1 勾股定理导学案及课后作业
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导学案及课后作业
19.1 平行四边形导学案及课后作业
19.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导学案及课后作业
19.3 梯形导学案及课后作业
20.1 平均数导学案及课后作业
20.2 中位数和众数导学案及课后作业
20.3 数据的波动导学案及课后作业
五作业批改:
对学生平时作业采用全批全改、学生互批的形式进行,及时收交,及时批改,批改后要写明批改日期,批改时应做日志,对解题有独创性和错误有代表性的应予详细记录,作评讲和辅导的依据。
六作业讲评:
通过批改找出共性问题,评讲前,表扬作业优秀的学生,指出不足之处,对共性问题,设计强化练习进行重点评讲。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