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学数学预习要求
2025-09-28 21:02:30 责编:小OO
文档
小学数学预习要求

预习是教师按照规定的计划和教材内容,帮助学生将学习的新教材进行预先自学的教学活动。指导预习是让学生上课前对即将要上的知识内容进行阅读、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预习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可以帮助提前思考、解决问题,可以提高听课效率,还可以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不同的学科、同一学科的不同内容所适用的预习方法是不同的,所以,根据小学各年级数学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其认知规律,课题组对小学各学段数学的预习做出如下要求:

低段数学预习要求

一、看一看,说一说

    通读教学内容,领会教材大意,再观察课本插图,能简单说一说图意,帮助理解所学内容。如果能动手画一画,圈一圈知识要点,把不理解的地方在书上作出标记或写出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或疑虑的问题更好。

二、摆一摆,做一做

    对于哪些需要动手操作的课,比如数的组成,先让学生在家里面用小棒摆一摆,用计数器拨一拨,对于需要拼驵的课比如《图形的拼组》先让学生拼一拼,需要做的教具在家里做一做,比如长方体,正文体,七巧板之类的学具。

三、走一走,记一记

     这类预习是针对哪些与现实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课,比如《分类》《人民币的认识、计算》这类课先让学生到超市走一走,看看超市的物品是如何摆放的,为分类的理解作准备,通过学生亲自去超市花钱,能进行人民币简单的加减,同时把自己看到的内容和课本联系起来,把相关的知识记下来。比如在认识人民币一课时,让学生用5元钱亲自和售货员换一元钱,看能换几张,并记录在数学书上。这样做就是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四、想一想,算一算

    对于算理比较强的数学课,尽量把新知识和以前的知识联系起来,如《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退位减法》都可以先复习和它相关联的内容,或者应用知识的迁移类推来解决。

五、尝试练习

让学生能做一些简单的练习题为检验自己的预习效果,如果自己能提一些拓展延伸的问题更好。

中段数学预习要求

一、读一读

从头通读一次新学内容,边读边想本节主要需学到哪些知识,重点是什么。

二、划一划(动一动)

1、边读边画重点词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关键词句标画出来)

2、如果是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要求学生勾画出题里传递给自己的数学信息(即条件、问题)如果是动手操作题,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一下,拿到第一手操作动手的体验并发现问题。

 三、想一想

1、边读边想并把课本内容空白处填完整。

2、再读新知内容补充自己的所思所想,或在预习中我知道了什么。(自己感悟到的东西和发现的问题无论成功与否,写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以便交流探究发言,让自己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四、记一记

        背诵本知识点的重点词句与自己批注的有价值的发现。准备课上与同组同学以及兄弟组同学交流探究知道解决问题。

五、试一试

        根据预习掌握到的知识尝试着解答简单问题并悟出哪些知识易出错、易混淆,等下次合作交流时讲给大家听,并做好随堂笔记。

六、忆一忆

    1、再读新知内容以及自己的批注与发现。

    2、总结自己对本知识点的预习有什么收获;学会哪些知识;会解决什么实际问题。

整体要求(二十四字概括):专心聆听,小声交流;大胆发言,用心感悟;随堂笔记,件件不丢。

高段数学预习要求

1.旧知准备我们可以针对新的学习内容,有计划地翻已前学过的课本,复习和新知识有紧密联系的旧知识,初步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充分的铺垫。

2.收集资料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兴趣,指导学生在预习时要收集探究内容的背景材料及与新知识相关的内容等。

3.动手标注  我们在预习新课时,对新课中的重要的“法则、概念、原理、定律”以及不懂的地方做一些标志,如圈、点、勾、画、批注,便于课堂上的关注。

4.动手操作  预习时我们勤动手,对书上的实物、直观图、线段图、模型等要动手做一做,动手画一画,从而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

5.尝试推导  通过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化对公式的理解,这样更利于掌握和运用新知。

  6.问题质疑  我们在预习时要养成勤于动脑的习惯。我们要能针对新知识,提出一些有价值、有思考性的问题,并积极和老师同学进行探讨、分析。

  7.动笔尝试  即要求我们能针对新知识,自己从课后的习题中选择一些和书上例题同等难度的或类似的习题来练一练(如书上的做一做),预习的好的同学可以自己编题进行练习。

   指导学生预习要落到实处,预习要求要明确、具体,有针对性、集中性、具有可操作性,重视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和兴趣,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预习效果。

   课改初期,为了保证预习的有效性,学生的预习过程必须在老师的跟踪指导、监督下完成,充分的预习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可以安排专门的预习时间,也可以将预习放到正常授课过程中加以强化,适当压缩其他环节的时间。待学生的预习习惯养成后,可以让学生根据导学案在课前自主预习,老师做好检查跟踪。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