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儿语言康复训练指南
2025-09-28 21:03:57 责编:小OO
文档
小儿语言康复训练指南 

本站 发布时间:3 阅读:1732次 
一、什么是语言障碍和言语障碍?

语言是指人类社会中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人们通常应用这些符号达到交流的目的。语言包括对符号运用(表达)和接受(理解)的能力,也包括对文字语言符号的运用(书写)、接受(阅读)一级姿势语言和哑语。代表性的语言障碍是失语症和语言发育迟缓。

言语是音声语言(口语)形成的机械过程。为使口语表达声音响亮、发音清晰,需要有与言语产生有关的神经和肌肉参与活动,当这些神经或者肌肉发生病变是,就会出现说话费力或发音不清。代表性的言语障碍为构音障碍。

二、您的孩子是否有以下症状?

1、不会说话或说话令人费解;

2、只说首语或尾词;

3、说话有颠倒、混淆或省略的现象;

4、词汇少,说话幼稚,没有组织,没有头绪;

5、使用娃娃语或拟声词;

6、说话断断续续,语言不连贯,只有单字、片语,不成句;

7、从某一时候起不再学习说话;

8、发音含糊不清,令人难以理解;

9、说话不合语法,没有助词、连接词、形容词等;

10、没有时间观念,不会区别昨天、今天、明天的意义。

(日本语言障碍教育学家大熊喜代松,1978)

三、造成语言及言语障碍的原因是什么?

1、生理因素

器官的生理结构异常往往会造成个体言语方面的问题,比如构音器官异常可能会造成个体吐字不清,影响起源于的清晰度;听力受损的儿童由于无法接收 外界语音信息,很难掌握口语。个体语言发展还会受到大脑神经系统功能发展水平的影响。但是,由于不同的个体生理结构异常的程度不同、性质不同,对言语语言 造成的影响及程度也会不同,当然其所表现的言语语言障碍也各不相同。

2、心理因素

各种心理因素也是影响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原因,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儿童的情绪、情感因素。儿童的情绪、情感是否得到健康发展与语言是否能够能够正常获得、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

3、环境因素

儿童语言的正常发展不仅需要充分的实践机会,也需要丰富的语言刺激。如果父母过分忙碌,没有提供孩子充分的语言刺激,或成人对孩子的需要过分关注,孩子毋需使用语言就可获得满足,那么孩子的语言发展也会出现异常。

      总之,儿童语言的正常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儿童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遭受生理疾病、心理打击或语言环境的剥夺,那么就很有可能导致语言发展的问题,并进一步形成交流上的障碍。

 

四、言语障碍的分类。

¡ 失语

¡ 运动性构音障碍

¡器官结构异常所致的构音障碍

¡ 发声障碍(嗓音障碍)

¡ 儿童言语发育迟滞

¡ 听力障碍所致的语言障碍

¡ 口吃

¡ 功能性构音障碍

五、儿童常见的语言及言语障碍。

1. 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发育迟缓是指在发育过程中的儿童语言发育没有达到与其年龄相应的水平。

2. 构音障碍

1)  运动性构音障碍:是由于参与构音的诸器官的肌肉系统及神经系统的疾病所致的运动功能障碍,结果使构音方面出现各种症状。  

2) 器质性构音障碍:是由于构音器官形态结构异常所致的构音障碍。其代表为腭裂。

3)  功能性构音障碍:多见于学龄前儿童,是指在不存在任何运动障碍、听力障碍和形态异常等情况下,部分发音不清晰。通过训练这种障碍可以完全恢复。

六、言语障碍的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生后最初几年是儿童的大脑、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最迅速时期,可塑性很大。大量的研究表明,人一生中掌握的概念有一半在5岁以前已经形成。针对儿童的特点提早给予正确的教育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

七、如何早期发现儿童的语言及言语障碍?

对于3岁以下年龄的孩子,如果出现下列症状就可怀疑言语和语言发育迟缓:

¨ 咀嚼和吞咽食物困难,或者拒绝食用很难咀嚼的食物。

¨ 用吸管喝饮料或者吮吸有困难。

¨ 坐着时嘴巴张开,舌头外露。

¨ 比其他儿童更容易在喝饮料或者吃东西时噎住。

¨ 当食物吃完有少许留在脸上时很难感觉到。

¨ 对模仿语音和单词很少感兴趣。

¨ 避免与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进行眼神接触。

¨ 使用手势或者发出响声来表达自己的欲望。

¨ 对听故事或者与父母一起看书很少感兴趣。

¨ 非常安静、被动;很少主动交流。

¨ 对一般的儿童游戏没有反应或者不会模仿,比如摇手表示再见。

¨ 不会使用一致的能够被辨认的单词(14个月以后)。

¨ 不会以游戏的方法发出响声或者自己的声音。

八、言语治疗的适应症。

小儿脑瘫、精神运动发育迟滞、自闭症、脑外伤、脑炎后遗症、颅内出血恢复期、脑肿瘤术后、唐氏综合症、唇腭裂术后等其它疾病引起的言语语言障碍。

九、言语治疗的策略。

1.  语言治疗师或其他专业工作者对儿童语言的直接训练和矫治。一般有两种形式:个别训练和团体训练。

2.  语言治疗师或者相关工作着向儿童父母、教师提供充分的建议以及辅导策略,由孩子的父母或者教师对其进行训练,因此,治疗师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父母和教师的身上。

十、正常儿童语言发育参照表。

2个月    可发出几个单元音(a、i、o等),能与成人交流发音。

4个月   会发声笑,大声叫;能咿呀学语;主动对人和玩具发出咕噜声。

6个月   喜欢对熟悉的人发音;开始出现唇辅音(da、ba等)或双元音;会模仿咂舌音,叫名字开始有反应。

8个月   能发出重复音节“mama”、“baba”、“dada”等。

10个月  能够咿呀学语,对成人的要求有反应;会招手表示“再见”,或拍手表示“欢迎”。

12个月  听懂几样物品的名称;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会学动物的叫声(“汪汪”、“啊喔”等)。

15个月  能说出6个左右的词。会指自己或亲人的鼻子、眼睛、耳朵等身体部位。开始出现难懂的话(隐语)。

18个月  能说10~20个词。能言语辅以手势和表情表达需要。

21个月  能说20~30个词,会说“不要”、“我的”;能正确地说出几个书中图画的名称,能将2~3个字组合起来。

2岁     能说3~4个字组成的简单句,会用代词“我”“你”。

2岁半   会说6~8个字的复合句,不再说出难懂的话,能说短的歌谣。

3岁     会说姓名、性别,知道2~3种颜色的名称,能回答成人的简单问题。

4岁     能说出较多的形容词和副词,喜欢向成人提问题。

5岁     会用一切词类,知道生日。

6岁     说话流利,句法正确。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