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言语治疗总论
2025-09-28 21:04:05 责编:小OO
文档
言语治疗总论

一、       言语治疗的概念

言语治疗又称为言语矫治,主要针对脑卒中、颅脑损伤和小儿脑瘫等引起的言语障碍者进行矫治的方法。在治疗前,要通过评来鉴别发音异常、构音异常、言语异常或流畅度异常的情况,分别进行发音、构音、会话等练习,以恢复患者言语交流能力。

临床上所指的言语障碍主要指失语症和构音障碍。失语症是指由于脑损伤引起的语言理解、生成和获得能力丧失或受损。构音障碍则是指言语运动功能受损所引起的口语发音障碍。

在学言语治疗学之前必须弄明白言语与语言关系与区别。

语言是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是社会人们约定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一个体系:是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形态)。以词汇为建筑构建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其中,语言以其物质化的语音或字形而能被人所感知,它的词汇标示着一定的事物,他的语法规则反映着人类思维的逻辑规律,因而语言是人类心理交流的重要工具。

而言语则是人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人们为了交流心理,为了进行交际,可以使用各种语言(汉、英、俄、日等)。这多种语言就成了交际工具。使用多种语言的人们,或说,或听,或写,或读,这些说、听、读、写的活动,就是作为交际过程的言语。

从概念我们便可知,语言是社会生活的客观现象,对于使用某个语种的人来说是统一的,每种语言都是有发言、语法、句法方面的一整套确定的规则,这些规则一经产生,就有着较大的稳定性。

而言语则是一种心理现象,它表明的是一种心理交流的过程,它就具有个体性和多变性。常有一定个体主观的反映和表述客观现实的印记。因为个别人的言语(由于缺乏统一性)不仅以偏离语言的标准和语法结构而互有区别(多人习惯等不同)。而且,同一个人的言语在不同场合,不同需要之下会表现出的言语方式和风格的不同,因此,言语不同于语言就在于是主观的心理过程。

语言与言语的不同,还可以做这样简单的区别:语言即“话”,言语即“说”。

但是,这种语言与言语的区分是从19世纪初由德国的语言学开始的,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前苏联的心理学家比较重视这样的区分,在西方心理学,则大部分统称为语言,不再做这种区分了。我国心理学家们的观点不一。

 

二、       言语产生的模式和障碍

人们在平时生活工作中用言语进行交流和传递信息,在生产和运用言语的过程中常常是无意识的,包括意识不到哪些言语器官如何进行活动,但实际上言语处理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现代公认的将言语的处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     言语学水平阶段

   此阶段是在大脑内完成的。任何语言都有所规定的符号为基础,用语言学的概念将所要说的内容组合起来。

   (二) 生理学水平阶段

如果决定了要说的内容,就要实际运用构音器官,通过构音器官的协调运动,说出单词、字句、文章。语言通过听者的外耳、中耳、内耳、听神经到达听觉中枢;同时也可以同样的路径传到说话中枢,由此可以调节、控制说的音量、速度等。以上各个过程都属于复杂的生理学水平的范畴。

(三) 声学水平

各种构音器官的协调运动后产生的词句是通过声波的形式传播的,这种形式包括三方面因素:声的大小、高低和音色。由于构音器官的各种障碍,在这个阶段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化。

三、言语-语言障碍的分类

      一.失语症

    失语症(aphasia)是言语获得后的障碍,是由于大脑损伤所引起的言语功能受损或丧失,常常表现为听,说,读,写,计算等方面的障碍。成人和儿童均可发生。

      二.运动性构音障碍

    由于神经肌肉病变引起构音器官的运动障碍,出现发声和构音不清等症状称为运动性构音障碍(dysarthria)。常见病因有脑血管病、脑外伤、脑瘫、多发性硬化等。

      三.听力障碍所致的言语障碍

    从言语康复的观点出发,获得言语之前与获得言语之后的听觉障碍的鉴别很重要。儿童一般在七岁左右言语即发育完成,这时可以称为获得言语,获得言语之后的听觉障碍的处理只是听力补偿问题;获得言语之前特别是婴幼儿时期的中度以上的听力障碍所导致的言语障碍(deafness and dumbness),不经过听觉言语康复治疗,获得言语会很困难。

      四.儿童语言发育迟缓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delayed language development)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言语发育落后于实际年龄的状态。最常见的病因有大脑功能发育不全,自闭症,脑瘫等。这类儿童通过言语训练虽然不能达到正常儿童的言语发育水平,但是可以尽量发挥和促进被的言语能力,不仅言语障碍会有很大程度的改善,还能促进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五.器质性构音障碍

    由于构音器官形态结构异常所致的构音障碍称之为器质性构音障碍(deformity dysarthria)。其代表为腭裂,可以通过手术来修补缺损,但部分患儿还会遗留有构音障碍,通过言语训练可以治愈或改善。

      六.口吃

    口吃(stutter)是言语的流畅性障碍。口吃的确切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部分儿童是在言语发育过程中不慎学习了口吃,或与遗传以及心理障碍等因素有关。口吃可表现为重复说初始的单词或语音,停顿,拖音等。部分儿童可随着成长自愈;没有自愈的口吃常常伴随至成年或终生,通过训练大多数可以得到改善。

    七.发声障碍

    发声是指由喉头(声门部)发出声波,通过喉头以上的共鸣腔产生声音,这里所指的”声”是嗓音.多数情况下,发声障碍(dysphonia)是由于呼吸及喉头调节存在器质或功能异常引起的,常见于声带和喉的炎症,新生物以及神经的功能失调,发声异常作为喉头疾病的表现之一,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八.功能性构音障碍

    功能性构音障碍(functional dysarthria)多见于学龄前儿童,指在不存在任何运动障碍,听力障碍和形态异常等情况下,部分发音不清晰。通过训练这种障碍可以完全恢复。

四、言语治疗

(一)治疗途径

 1.训练和指导  训练和指导是言语治疗的中心,包括听觉的活用,促进言语的理解、口语表达、恢复和改善构音功能、提高语音的清晰度等。

2.手法介入  对一些言语障碍的患者可以利用传统医学的手法,帮助改善与语言有关运动功能受限。此法适用于运动性构音障碍,特别是重症患者。

3.辅助具  为了补偿功能受限,有时需要装备辅助具,如重度运动性构音障碍的腭咽功能闭合不全时,可以给患者带上腭托,以改善鼻音化构音。

-

 

4.替代方式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