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口译基础》教案
2025-09-28 20:50:31 责编:小OO
文档
《口译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 Basic Interpretation Skills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理论课,选修

适用专业:英语                  开课学期:5

总学时数:32     总学分数:2

编写年月:2006年6月            修订年月:2007年6月

执    笔: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主要通过讲授口译基本理论、口译背景知识以及对学生进行口译基本技巧的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口译程序和基本技巧,初步学会口译记忆方法、口译笔记、口头概述、公众演讲等基本技巧和口译基本策略,培养学生关心时事的信息意识,积累知识,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话语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双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英汉两种语言互译的能力,为进入下一阶段讨论式、按照口译语类对学生进行口译基本技巧的训练做准备。

该课程要求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与进取心,具有扎实的英汉两种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功底,清晰、流畅、达意的双语表达能力,良好的心脑记忆力,辨析能力,应变反应能力。课上积极主动与教师配合,完成教师提出的训练指令,课后反复操练,温故而知新。本课程结束后,学生应当掌握口译基本理论和常用的英汉语用初级连续口译技能,能胜任接待外宾的口译工作,能就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专题进行介绍,论证或叙述,能完成导游、一般性会议与公司商务洽谈等口译任务。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单元

主要教学内容学时分配作业数量及答疑安排

备注
讲课实验上机
1第一单元 口译基本理论及课程介绍

口译简史

口译的种类

口译的过程

口译与笔译的差别

译员必备条件

口译系列课程介绍

检测学生英文听说能力

2定期检查每单元课后布置作业并作为学生平时成绩
2第二单元 口译听力-影响听力因素及提高听力对策

分析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

提高口译听力理解对策

布置课后作业

2
3第三单元 口译听力-辨别英语常见口音

检查上单元作业

辨别英语常见口音

讨论常见英语口音的特点

布置课后作业

2
4第四单元 口译记忆-口译言语类型

介绍口译言语类型

A 叙述言语体

B 论证言语体

C 介绍言语体

D 礼仪性演说体

E 鼓动演说体

F 对话言语体 

重点在于辨语体,跟思路,记大意

关键在于全凭脑记亿

2按指定音频材料进行口译记忆复述练习
5第五单元 口译记忆-口译记忆练习方法和步骤

口译记忆练习步骤

pair work 记忆练习

录音材料记忆练习

重点在于把握记忆练习基本方法,为大量课后记忆训练做好准备。

材料长度控制在3分钟以内

2集体录音 上周课后作业并于课后评分

6第六单元 口译记忆-巩固练习

检查,总结前单元课后记忆练习

pair work 记忆练习

录音材料记忆练习课堂练习

实习动员

2邀请02级学生交流广交会实习经验教训

7第七单元 口译记忆-巩固练习

广交会口译实践经验得失总结

检查,总结前单元课后记忆练习

评估学生口译记忆练习结果

继续课堂练习

口译记忆总结

2
8第八单元 口译笔记-概述

口译笔记特点,原则,方法

口译笔记符合,缩略词

现场操练

2
8第九单元 口译笔记-建立笔记系统

总结前一单元课后练习

介绍林超伦笔记及特点

介绍梅特林笔记及特点

现场操练,巩固

2按所给音频材料进行口译笔记练习
10第十单元 口译笔记-巩固练习

现场笔记操练

检查学生笔记

成功学生笔记示范

2按所给音频材料进行口译笔记练习本单元上课前现场检查上单元课后笔记练习并课后评分
11第十一单元  口译笔记-巩固练习

用《第十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新闻发布会》进行现场笔记检验

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指出问题和努力方向

2本单元上课前现场检查上单元课后笔记练习并课后评分
12第十二单元 数字传译(1)

汉英数字概述

双语数字转换技巧

教师示范

课堂巩固练习—提高汉英数字传译能力

布置作业

2
13第十三单元 数字传译(2)

检查上单元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继续进行英汉数字传译巩固练习

导入下单元内容并布置课后作业

2数字传译练习
14第十四单元 口译技巧和方法(1)

介绍视译方法

概述口译与笔译的差异

常用口译技巧介绍

课堂操练:直译,反译,意译,增词,减词, 转换

布置课后作业

2检查上单元课后数字传译练习并课后评分
15第十五单元  口译技巧和方法(2)

检查上单元课后作业

继续进行课堂口译技巧巩固练习

导入下单元内容并布置课后作业

2
16第十六单元 访谈(1)

检查上单元作业

使用案例分析法导入人物访谈

人物访谈语言特点

人物访谈口译练习

布置下单元口译实践准备

2
17第十七单元 访谈(2)

学生按小组当堂演练采访活动

教师与学生共同点评

总结

布置课后练习

导入下单元内容

2学生分组进行口译实践活动,确定采访对象及随同口译,准备上课演示
18第十八单元 演讲(1)

观摩公共演讲视频

介绍公共演讲基本技能及主要事项

学生按指定话题分组练习 现场操练

2准备专题演讲稿子中英文各一份
19第十九单元 演讲(2)

分组进行演讲-按指定话题

模拟现场口译 

活动总结 

导入下单元内容

2课前对演讲内容集体录音 课后评分

20第二十单元 会议发言 (1)

观摩会议发言口译实况

会议发言口译是口译的主要形式之一

领导讲话具有三个特点 权威性 思想性 鼓动性

会议发言口译须知

课堂口译练习

课后作业布置

2
21第二十一单元 会议发言(2)

学生分组进行口译实践-专题发言并进行口译

教师对每组学生录像并做出评论与学生讨论

总结本单元 布置下单元的口译实践活动准备工作

2
22第二十二单元 新闻发布(1)

 新闻发布会的作用和特点

新闻发言人到底需要哪些素质

新闻发布会语言特点

口译注意事项

观摩国新办新闻发布实况

课堂口译练习

布置下单元口译实践-分组围绕指定专题准备新闻发布会并进行现场口译

2分组为举行指定专题新闻发表会进行准备学生于下单元课堂上分组演示 教师记录评分

23第二十三单元  新闻发布(2)

口译实践-分组围绕指定专题准备新闻发布会并进行现场口译

现场录像

分析 讨论 总结

模拟考试

2从口译试题库中选一份试题作为样题供学生模考
24第二十四单元 期末考试

2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利用学生已经获得的语言交际能力,帮助他们掌握双语思维的转换和交流技能。学生应在教师进行技能讲解和展示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语言和技能训练,逐步提高外语表达能力,掌握双语思维和转换技能。从初始阶段做到在日常生活中自主交流,到中级阶段能利用掌握的词汇和语法表达完整的思想,直至高级阶段能面对听众通畅自如地表达思想。

2、以口译技巧和各语类口译实践材料为主题训练内容。采用课内和课外结合、师生互动方式实施教学。教材课文内容主要由学生在课外口译小组内完成或完成,课内讨论;补充内容作为课内即席口译材料。

3、学生就规定题材进行课前准备(包括上网查阅资料和小组讨论)。课内以教师演示、根据教学主题组织模拟口译练习以及评讲的方式教学。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翻译理论与实践及其它所有英语专业基本技能课程

后续课程:连续传译,同传入门

五、成绩考核

考核方式:闭卷听译

考核重点:在于公众陈述技巧,脑记及笔记能力以及初步的英汉双语转换能力。分笔试和口试两个部分进行。

说明:平时成绩(含平时测验、课堂表现和考勤)占30%, 期末考试成绩占 70%

六、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建议教材:梅德明编,中级口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主要教学参考书:

[1]李芳琴编,《新世纪口译—理论、技巧与实践》,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

[2]梅德明编,《英语中级口译资格证书考试口译教程》,《英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考试口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3]冯建忠编,《实用英语口译教程》,译林出版社,2002年出版。

[4]厦门大学外语学院中英英语合作项目小组编,《新编英语口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5]鲍刚编,《口译理论概述》,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

[6]林超伦编,《实战口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出版。

《连续传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 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理论课,选修

适用专业:英语(翻译方向)       开课学期:6

总学时数:32       总学分数:2

编写年月:2006年6月            修订年月:2007年6月

执    笔:潘桂林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主要通过讲授连续传译的基本技巧,并对学生进行相关技能的基础性训练,使学生了解交替传译的主要特点,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并能完成陪同、商务、一般外事活动等事务的交替传译工作。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胜任企事业单位中会谈、业务谈判、商贸和技术交流等以及外事陪同、涉外导游和涉外接待等交替传译工作。

分语类继续对学生进行口译基本技巧的训练;培养学生关心时事的信息意识,积累知识,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结合口译实践,提高学生专题连续传译的能力,提高各项交际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为同传入门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单元主 要 内 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作业题量备注
讲授实验讨论习题其它小计  
一 

口译概论 连传介绍

        
二 

连续传译方法讨论        
常见口译语类简介        
访谈的特点及口译
论证类讲话的基本特点
演讲的基本特点及其口译
讨论材料特点
连传质量评估标准

分析欣赏各类连传现场实录

译前准备
如何处理口译现场出现的危机
十一模拟口译练习及现场评析
十二模拟口译练习及现场评析

十三

口译小组口译演练
十四口译小组口译演练
十五口译小组口译演练
十六课程总结及模拟考试
十七考试
合计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连续传译教学是利用学生已经获得的语言交际能力,帮助他们掌握双语思维的转换和交流技能。学生应在教师进行技能讲解和展示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语言和技能训练,逐步提高外语表达能力,掌握双语思维和转换技能。从初始阶段做到在日常生活中自主交流,到中级阶段能利用掌握的词汇和语法表达完整的思想,直至高级阶段能面对听众通畅自如地表达思想。

2、以口译技巧和各语类口译实践材料为主题训练内容。采用课内和课外结合、师生互动方式实施教学。教材课文内容主要由学生在课外口译小组内完成或完成,课内讨论;补充内容作为课内即席口译材料。

3、学生就规定题材进行课前准备(包括上网查阅资料和小组讨论)。课内以教师演示、根据教学主题组织模拟口译练习以及评讲的方式教学。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翻译理论与实践,口译基础及其它所有英语专业基本技能课程

后续课程:同传入门

五、成绩考核

考核方式:闭卷听译

考核知识点及要求:考核的重点在于公众陈述技巧,笔记法和双语转换能力。要求当堂测试和一对一的测试。老师播放两段录音,一段中文一段英文,分别进行中英和英中传译,通过学生姿态,笔记和翻译的效果评分。

说明:平时成绩(含平时测验、课堂表现和考勤)占30%, 期末考试成绩占 70%

六、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建议教材:梅德明编,中级口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主要教学参考书:

[1]李芳琴编,《新世纪口译—理论、技巧与实践》,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

[2]梅德明编,《英语中级口译资格证书考试口译教程》,《英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考试口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3]冯建忠编,《实用英语口译教程》,译林出版社,2002年出版。

[4]厦门大学外语学院中英英语合作项目小组编,《新编英语口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5]鲍刚编,《口译理论概述》,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

[6]林超伦编,《实战口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出版。

[8]林郁如编、Leong Ko主编,《英汉汉英口译教程》,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6出版。 

[9]王逢鑫编,《汉英口译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出版. 

[10]钟述孔编,《实用口译手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出版. 

[11]吴冰编,《汉译英口译教程》,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1995. 

[12]中国译协《中国翻译》编辑部选编,《论英汉翻译技巧》,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6出版。 

[13]厦门大学外文系/中英英语合作项目小组,《新编英语口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出版。

[14]冯建忠编,《实用英语口译教程》,译林出版社,2002出版。 

[15]方凡泉编,《新汉英分类口译词典》,世界图书出版社,2003出版。 

网络及媒体资源:

研讨会录像带、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电视录像,如历届总理记者招待会、外长记者招待会、国家领导人互访等。

国内外报刊杂志和电视节目 

 

《同声传译入门》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 Basic Skills for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理论课,选修

适用专业:英语(翻译方向)       开课学期:7

总学时数:32       总学分数:2

编写年月:2006年6月            修订年月:2007年6月

执    笔:潘桂林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同声传译的入门课程。在授课过程中介绍同传的发展史、特点、译员素质、评判标准及常见同传设备使用。此外从同传基本技能着手,以实践为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并掌握同传的基本技巧,包括影子练习、视译技巧、注意力分散、预测等。利用带同声传译基本功能的教室设备,引导学生在大量练习过程中总结应用各种同传技能对策。

教学目标:旨在通过教师讲授及大量课内外大量同传练习,培养学生初步的同传能力, 更为部分学生将来进一步自修或接受同传的系统训练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单元主 要 内 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作业题量备注
讲授实验讨论习题其它小计  
一 

同传简介及本课程介绍

同传的特点

同传分类

同传的过程

影响同传质量的重要因素

同传入门课程学习目标

       
二 

同传基本原则及同传训练方法

同声传译的原则

同传案例分析

同传训练的两种模式

 2

       
原语复述 (中文)

中英文各类语体材料

重点练习中文材料

       
原语复述 (英文)

中英文各类语体材料

重点练习英文材料

2
倒数练习 (中文)

倒数练习与同声传译的关系

用各类中文材料进行倒数练习

2
倒数练习(英文)

练习英文材料的倒数练习

对话

演讲

访谈

重点在于熟悉常见语体,缓解英文听力理解压力

2
译入语复述

同声传译基本原则

2
译入语复述(中文)

复习前一单元课后作业,总结巩固英语到汉语的复述(初步同传)能力

导入本单元练习材料

2
同声传译主要技巧

断句、等待、转换、重复、增补、省略、反说、归纳、语气

教师现场示范

2
巩固同译主要技巧

主要是讲解,示范

2
十一视译(英文)

介绍视译概念和练习步骤方法

教师示范 

部分学生示范

集体练习

讨论总结

重点在于英文材料的练习

2
十二视译(中文)

检查前一单元课后练习并加以巩固

本单元练习重点为中文材料的视译

2

十三

同声传译主要技巧实际训练巩固

前一单元布置的作业

2
十四多媒体同传

完成前一单元布置的作业

重点在于介绍并示范多媒体口译,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及其互联网

提供相应的名称和网址

2
十五多媒体同传巩固练习

检查,讨论,总结前一单元布置的同多媒体同传练习作业

进行本单元的多媒体材料同传训练

模拟会议(小组)

观摩点评会议同传现场视频

组织学生进行会议模拟发言及同声传译,具体内容为:

改善广州公共交通的有效措施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英文水平

加强外来人口管理共建和谐社会

歧视农民工是一个城市市民素质低的表现

2
十六模拟会议(全班)

组织学生进行会议模拟发言及同声传译,具体内容为:

资源短缺和人口过剩――中国今后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中国迫切需要发展素质教育

中日关系的前景

中国是否应该制造航母

2
十七期末考试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利用实际口译现场声像及文字资料,从基本技能着手,以实践为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并掌握同传的基本技巧,如影子练习、口译速读、视译技巧、注意力分散、预测等。同时辅以较高难度交替传译练习,强化学生对语言结构的驾御能力,确保每周一次的课堂教学都能有实质性的收获。

2、要求学生查询和收集上课将涉及的相关知识,就规定专题进行课前准备。

3、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辅,师生互动式口译训练为主。

4、要求学生完全掌握和消化课堂内容,修正错误,弥补不足,通过后续练习来巩固和加深所学技能。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翻译理论与实践,口译基础,连续口译及其它所有英语专业基本技能课程

五、成绩考核

考核方式:闭卷听译

考核重点:在于检测学生在事先并无准备的情况下对一些常见题材的英汉双语转换能力。要求当堂测试和一对一的测试。老师播放两段录音,一段中文一段英文,分别进行中英和英中现场同传,通过学生口译的流利程度和准确程度进行评分。

说明:平时成绩(含平时测验、课堂表现和考勤)占30%, 期末考试成绩占 70%

六、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建议教材:梅德明编,高级级口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主要教学参考书:

[1]张维为编,《英汉同声传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出版。

[2]林超伦编,《实战口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出版。

[3]吴冰编,《汉译英口译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出版。

[4]冯建忠编,《实用英语口译教程》,译林出版社, 2002年出版。

[5]王大伟编,《现场汉英口译技巧与评析》,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1年出版。

[6]李芳琴编,《新世纪口译—理论、技巧与实践》,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

推荐使用参考资料:

各类国际会议现场音频视频

CCTV国际频道访谈,主题讨论节目,CNN新闻等。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