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病毒性肝炎;心理护理;生理护理
病毒性肝炎,尤其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在我国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传染病高发地区。病毒性肝炎的病人的行为反应很典型,也很突出,比如:生理上会有疼痛、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胸闷、气急等不适感觉,有时甚至难以承受;心理上的害怕、恐惧、孤单自然随之而来;社会的亲属或单位同事对于此类患者冷漠、隔离、躲避的态度加剧了病情的发展;对于一些文化程度低的患者来说,对于疾病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更加不到位,有时甚至会害怕被护士和医生瞧不起。所以,一旦被诊断出肝炎,周围的朋友、同事,甚至是至亲之人,时刻在躲闪、时刻在防备,避之惟恐不及,给肝炎病人心理上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这种由外界给予患者的本不该有的情绪,给病情的好转带来了极大的阻力。而截至目前,治疗上还仅是对症治疗,没有特效的方法,加之人们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情的夸大、错误的宣传,使很多患者以为,一旦患有病毒性肝炎,那么发展路径多为肝炎、肝硬化,最终必将死于肝癌,也就是说患者往往把肝炎理解成为一种绝症,再无治疗的希望。因此,对肝炎患者的治疗,除了合理的药物干预外,肝炎患者的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现针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1护理理论——以病人为中心
针对肝炎的患者,除了家庭方面,医护对于患者在生理上、心理上合理有效的医疗、护理,对肝病的转归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医学科学知识的不断普及,加上社会上各种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医患关系在发生着变化,原来的“医生有权利,病人守义务”的模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已逐渐退出医学领域,因其对于患者的预后有着不可估量的不良影响。“病人有权利,医生守义务”已代替原有模式迅速扩展,形成了一种相对先进和科学的护理模式,并且非常系统化。这种模式要求医护人员对于患者要始终“以病人为中心”,一切服务于病人,一切为了病人。那么这种以现代化护理为指导的,以护理诊断为核心的模式就从根本上提高了医护人员对于患者的服务质量,对肝病患者持和蔼、可亲、认真的负责态度,从人格上尊重病人,在工作中让肝病患者信任自己,从而这种护理模式的科学性和诊疗技术的合理性服务于每一位肝病患者之后,能让肝病患者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能得到最大的满意度,在疾病诊断、治疗过程中处于一种相对最好、最舒服的心理状态,从而有利于疾病的预后,为肝炎患者的日后康复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2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生理护理必不可少,但在给予患者整体护理中,最重要的是心理护理,没有心理护理何谈整体护理。心理护理的媒介不是药物,而是医护人员的行为、语言、态度、表情和姿势等。和肝炎病人的交流应占用护理人员大部分的工作时间,这是医务人员最基本的职业要求。对于护士来讲,对肝炎患者的病情等方面进行关心、询问,且能用真诚、耐心的态度去倾听肝炎患者的叙述,甚至是唠叨,并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种种日后护理问题,这是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工作的必要环节。通过这一环节,护理人员掌握不同肝炎患者的疾病特点、心理特点、生活习惯、日常喜好,针对不同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护理,针对不同生活习惯进行生活护理。比如,有的患者有早睡的习惯,护理人员打吊针时间应尽量顺应患者作息时间。这些不仅是提高工作效率和治疗效果的基础,而且也是护理人员必备的职业素质。护理人员在与肝炎患者交谈中要学会一定的技巧。比如,护理人员整洁的仪表,干净的妆容,和蔼、热心、沉稳的态度,面带真诚的微笑与病人主动打招呼和自我介绍,以平等的姿态和患者交流,尽量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气氛。与患者交流的方式也可多样化,采用不同的安慰、询问、暗示、解释、劝导等方式,使病人有被尊重的感觉。同时对于日后护理方面提出具体方案、具体建议和生活指导,让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对于肝炎患者来说,能够起到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珍惜生命的作用,并且树立战胜肝病的信心,积极地配合治疗,从而早日康复。
3心理护理时,语言修养尤为重要
古希腊著名的“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医生治病,一靠药物,二靠语言。”所以我们给予患者药物进行保肝治疗时,应该更加明确,其实您的美丽、善良的语言对于患者也是很好的“保肝”药物,从疗效看,不一定比真正的保肝药物差。因此让病人心情好起来,护理人员应当想尽办法用优雅、美好、善意、真诚的语言来关心患者、抚慰患者。所以,一个优秀的护理工作者,必备的精湛的技术除外,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及工作中和谐的医患关系。语言不仅是表达思维、感情的手段,也是交流思想传达意志的工具。提高语言艺术,优美的语言可以治病,但冷漠、恶毒的语言也可以致病,甚至致命。但是护士与患者交谈时要慎重,所阐述的治疗方法或护理方式等应与医生所表达的一致,语言清晰明确,使病人听起来可信,不可与医生所说有出入,切忌不懂乱说、不会装会。语言解释要有情感、语气亲切、语意清晰、通俗易懂,并富有逻辑性、系统性用语要通俗易懂,使患者能够理解的词语和字句,尽量避免用不适当的医学术语,如果非用不可,务必要具体解说。更不可用语义不清,模棱两可的,易使病人产生误解的词语。医护人员的身体姿势,打手势、点头、摇头等动作,尤其面部表情这些非词语性的表达,肝炎患者都会从中获得重要信息,也能了解到医护人员内心活动。比如,目光接触,这是一种重要的体势语言,它是非词语性沟通信息传递渠道,眼神能表达与传递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情,使其受到鼓励和支持。从事传染性疾病工作的护理人员应每时每刻注重自己的语言修养,尤其是慢性病毒性肝炎这样的疾病,因其疾病迁延不愈、反复复发,更应在护理时予以贴心照顾、语言安慰、行动鼓励,要用已好转出院的患者的成功经验和事实鼓励现住院患者,让其在思想上解除顾虑,增强信心。医护人员的一言一行,都与肝病患者的情绪,病情的转归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每一个言行都能使肝炎患者有亲切感、信任感、安全感、达到心理平衡。以贴切的行动、善意的语言影响病人,给患者安慰和信心。
4对青少年、老年人肝炎和晚期肝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青少年大多为中学生,在心理上多有因与同学交往和涉及升学等的压力,不能正视肝炎。因此,很多青少年患者会产生焦虑的情绪、抑郁的心理,那么在对这样的患者护理时尤其注重心理护理,首先要稳定患者的情绪,因此类患者多数会有轻生的想法,待情绪相对稳定后对其进行进一步疏导,甚至是引导,引导到积极、正确、光明的思路上来,阻断其抑郁的发展。告诉这些中学生,有那么多康复出院的患者,正在为社会奉献青春、贡献力量,并且充满希望的在展望美好前程。并且舍身处地的提出有利于他们的生活方式,帮助这些迷茫的孩子剖析现实状况,调动他们内心深处最积极的心理因素,教会他们如何克服消极的心理。同时可在空闲时间和孩子们一起参加一些必要的文体、娱乐活动,分散患者注意力。老年肝炎患者的问题相对更多,子女对于父母的漠不关心、周围的老年同伴们对其的默默远离、社会上的不尊重,这些不良因素对于老年患者会产生心理失落、丧失信心、甚至轻生的念头。尤其是经济上的困难,老年多无劳动能力,无限的治疗费用更加加重了不积极治疗的思想因素。心理护理时,要非常重视以上因素,对于子女对于父母的漠不关心,鼓励病人子女、家属、朋友经常来探视,探视时要给患者带些消遣性的书籍,或者食物,让病人觉得自己受到了关心、关爱。无家属探视时,可以根据病人的身体精神状况,代替亲人的角色,安排病人听音乐、看书报、看电视等,以改变单调的常规的生活。对于经济困难的患者,必要时给以经济、医疗和心理上的支持和帮助,鼓励其树立生活信心,配合治疗。医护人员的同情心、细心、耐心、关心就成了治疗患者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倾听老年人的陈述、唠叨、甚至是对亲人的抱怨、辱骂也是一种关心,加深与病人之间的交流,让其治疗的更舒服。对肝病晚期病人,因生理上的极度不适、心理上的极度抑郁。多数都表现出失望、绝望的悲观心理。这种有恐惧心理的病人,首先必须把握此类患者的心理特点,富有同情心,为肝病病人谋求最佳的治疗方案。对症处理,或采用姑息疗法,解除和减轻身体上的痛苦,给予心理支持,使不良情绪得以渲泄。同时给病人家庭成员以必要的方便,争取配合,尽全力使晚期肝病病人走完他的人生。另外,在日常工作中,安排房间时,注意每一房间所安排的患者的年龄、性格是否有差异。尽可能将生活条件相近的患者共处一室。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