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产后出血应急管理方案
2025-09-28 20:54:12 责编:小OO
文档
产后出血应急管理方案

【目的】产后出血是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绝大多数是可以避免的,关键在于早期识别风险、及时处理和正确处理。我院根据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了我院的产后出血应急预案和流程。

【组织结构与职责】

产后出血急救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产后出血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医院产科急救的领导和指挥。

2、负责产科急救应急措施的重大决策。

3、制定产科急救的对策、措施及应急预案。

4、建立与完善产科急救原则与流程。

5、组织协调产科急救工作。

6、组织预案演练和负责产科急救体系日常管理。

7、负责将会诊及抢救的危重孕产妇情况及时上报。

8、负责本院危重、疑难孕产妇的抢救工作。

9、根据孕产妇死亡及急救中诊治、抢救的薄弱环节,及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指导落实。

产后出血应急保障措施:

1、医疗保障:妇产科负责实施医疗急救,应急办负责人员、物资协调,其他科室以妇产科工作为中心,协助医疗急救,保障药品、物资供应,做好妇产科急救的辅助检查准备。

2、通讯与交通保障:各小组成员确保24小时开机,听候调遣,应急办负责急救车辆调配。

3、物资保障:妇产科负责产科急救药品和器械的准备和保管;麻醉科负责麻醉急救药品和器械的准备和保管,检验科负责组织血源,药房负责急救应急药品供给,产房负责急救车内急救用品齐备。

4、制度保障:实行问责制,全院医护人员及急救应急专业小组成员须严格服从应急办调遣,对不听从调遣或履行职责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医院予以相应处罚。

产后出血抢救小组成员职责、程序及应急预案

一、抢救小组组成

组  长:

成  员:

二、产后出血抢救小组工作职责

1、负责全科产后出血产妇抢救工作。

2、抢救小组成员必须24小时手机畅通,接到呼叫10分钟内赶到科室,迅速投入抢救,按院、科抢救小组组长安排有条不紊地工作。

3、抢救小组成员要加强产科重症的理论及实践学习,熟练掌握产科岀血、各种休克、DIC、子痫、羊水栓塞、急性心衰及呼衰肾衰等危重病人的监护处理程序。

4、抢救结束后及时组织小组成员讨论,总结经验及教训,不断提高产科抢救技术,确保母婴安全

三、产后出血抢救小组成员具体分工如下:

组长:

职责:全面负责产后出血抢救小组的组织、协调,对集体讨论的重大抢救方案和措施作出决策。与患者及家属进行病情交待、沟通。

成员:

职责:负责产后出血病人的具体抢救、医嘱处理、病历书写完善等工作。

成员:全体妇产科护士

职责:主要负责产后出血抢救的护理工作,包括医嘱执行、计算出入量、保证液体通道及管道通畅、急救药品的补充等。

四、工作程序

首诊医师及护士在积极实施抢救措施的同时,立即通知二线医师或报告科主任参与指导抢救,必要时报告总值班、医务科,也可直接报告业务副院长;并简要汇报抢救情况,提出抢救器械、药物、人员等方面的要求。抢救小组接到通知后以最快的方式到达病房进行抢救。(见产后出血抢救流程图)。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