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色谱峰分离度计算
2025-09-28 20:54:14 责编:小OO
文档
色谱分析的目标就是要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分离,两个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R(resolution)定义为两峰保留时间差与两峰峰底宽平均值之商,即

           (7-5)   

  

式中tR1和tR2分别为峰1和峰2的保留时间;w1和w2分别为峰1和峰2在峰底(基线)的峰宽,即通过色谱峰的变曲点(拐点)所作三角形的底边长度。

  计算分离度所需的参数都可以从色谱图(图7-4)中获得

如果色谱峰呈高斯分布,则分离度R=2(相当于8分离)即可完全满足定量分析的需要。因为在基线位置的峰宽w为4,R=2时,两个峰完全达到了基线分离。通过调节色谱条件还可获得更高的R值,不过这时的代价将是分析时间增加。如果两组分浓度相差不是太大,分离度R=0.5时,仍然可以看得出两个峰的峰顶是分开的。

分离度   R>1.5即为完全分离

       t1 :色谱峰1的保留时间

       t2 :色谱峰2的保留时间

y1 :色谱峰1的峰宽

y2 :色谱峰2的峰宽

乙苯与对二甲苯        

       对二甲苯与间二甲苯     

从结果可以看出,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三种物质的峰能够完全分离

乙苯与对二甲苯        

        对二甲苯与间二甲苯     

从结果可以看出,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三种物质的峰能够完全分离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