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关于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2025-09-28 21:10:23 责编:小OO
文档
关于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河南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河南省交通运输局“十二五”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更好地促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为确保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结合行业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全会精神,认真落实转方式、调结构的部署要求,以服务于“五大体系”构建为目的,以强化行业管理和优化公众服务为着力点,以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为手段,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动行业业务协同,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为全市道路运输管理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遵循“统筹规划、统一标准,整合资源、协同应用,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注重实效、保障安全”的原则。

二、工作目标

通过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信息化“引领发展、促进融合、提升服务”的突出作用,加快构建和完善包括领导决策、组织管理、制度标准、建设应用、安全保障、服务保障和考核评价等内容的信息化建设管理体系,在应急安全保障、运输市场管理、物流信息交换、综合执法监督、运输电子监察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营造有利于全行业信息化工作环境氛围,为建设现代运输业提供支持和保障。

三、重点工作

(一)做好“十二五”期间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对“十一五”运输信息化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十二五”信息化建设的任务目标和措施。市处通过组织召开运输信息化工作会议对信息化建设做出全面部署,营造信息化工作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为“十二五”开好头,起好步。

(二)建立完善信息化领导决策和组织管理机构。成立道路运输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充分利用行业内外信息化专家资源,发挥他们在、理论、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和智囊作用,提高信息化科学决策水平。根据市处道路运输信息化工作任务,组织成立信息化重点项目实施工作小组,具体负责重点信息系统建设组织调度工作。市处成立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信息化建设组织领导机构,统筹协调信息化建设工作,进一步落实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定期研究解决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进一步明确各县市区信息化建设责任部门,落实责任人员和相关的职责任务,做到信息化工作组织机构健全、部门职责明确、人员落实到位,形成全市道路运输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

(三)加强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制度和标准建设。根据省局出台《河南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河南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安全管理办法》及信息化各项工作要求,通过制度进一步规范信息化建设管理,规范信息化建设、应用、维护流程,加强对信息化建设全过程的管理,促进信息资源整合,逐步实现全行业信息数据资源“大集中”。各县市区道路运输主管部门和单位参照制定本部门、本单位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逐步将现有及新建系统数据统一到市局信息数据资源标准体系框架下,确保全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共建、共享、共用。

(四)做好重点信息系统建设和推广应用。市处根据省局的统一部署,扎实做好重点信息系统的配套建设,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按计划完成承担的建设任务,做到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结合各县市区,各自实际,明确重点项目,以项目为依托,全面推进信息化发展。

1、完善现代道路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进一步拓展完善全市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功能,推进电子物流建设,实现行业物流信息化共享,实现物流企业和物流试点部门单位全部实现与平台互联,形成组织化、开放性、高效能的道路运输公共物流服务体系,为建设现代电子物流业提供支持。

2、道路运输执法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建立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信息平台,实现统一执法信息内容、统一数据标准、统一执法程序流转,全面提高交通运输执法能力、执法质量、执法效率和执法公信力。2011年完成全市执法人员、车辆等数据库,统一执法文书、执法裁量标准,规范执法流程,促进全市范围内各类执法信息共享与交换,实现执法协同配合。

3、继续完善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完善公众出行系统服务功能,将全市从业人员信息全部纳入新运政系统,加快整合客货运站场等重点部位信息发布终端资源,逐步实现出行信息分布维护、分级监管、统一展示。

4、按照省交通部、省交通运输管理局的统一部署和工作安排,做好道路运输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推广应用等,完成省局办公自动化(OA)系统推广及应用。5、继续深化交通运输业务应用。各部门、各单位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要根据自身业务管理需要,对现有业务系统进行改造,整合信息资源,优化业务流程,推动综合道路运输管理平台信息化工作的建设和完善,为道路运输行业管理和公众也行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

5加强城市客运智能调度系统建设。各部门、各单位要建立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实时采集出租车运行状态信息,加强安全监管、信息服务和行业管理,提升公共出行服务能力。

(五)加强道路运输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依托重点信息系统建设,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以多种形式加强信息化建设交流与合作,促进信息化建设人员横向和纵向联系沟通,充分挖掘现有技术队伍潜力。积极组织举办信息化建设专项培训班,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四、实施步骤

全市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工作从2011年5月开始至2012年4月结束。本次活动由省局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部署,道路运输信息化各县市区相关单位部门同步推进。整个活动分三个阶段组织(一)动员部署阶段(2011年5月)。召开市处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工作会,全面部署 “十二五”市处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工作。道路运输信息化有关单位部门根据市处统一安排,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发动,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全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明确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为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6月~2012年2月)。各单位各部门要按照《河南省道路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河南省交通运输局“十二五”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的统一部署,修改完善各县市区发展规划,全面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全市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围绕本方案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做好各县市区信息化工作的实施方案,全面开展相关工作制定适合各县市区实施方案,细化目标任务,制定工作措施,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认真抓好实施。

(三)总结提高阶段(2012年3月~2012年4月)。各县市区要对照第一阶段制定的目标任务,对信息化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提出下一步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推进措施。市处将组织相关人员对各县市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总结评比,评比结果作为2011年度各县市区信息化建设工作考核重要依据。

五、具体措施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推进信息化建设事关道路运输行业发展大局,是综合道路运输行业体系构建的重要技术保障,各县市区务必高度重视,要健全信息化建设工作组织领导机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信息化建设与各相关业务紧密结合,明确职责分工,落实专门人员专职负责相关工作。牵头部门要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牵头组织制定工作计划,提出具体方案,配合单位要积极协助、主动配合,认真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确保建设任务目标和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二)拓宽融资渠道,确保资金投入。坚持财政拨款与多方筹资相结合的方法,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项目建设经费落到实处。各县市区要以此次信息化工作的开展为契机,加强与各级财政主管单位协调沟通,将信息化建设重点项目建设和维护资金列入社会发展计划和年度财政预算,积极推动建立信息化专项资金投入常态化机制;同时探索建立多元的信息化投资机制,在物流平台、出行信息系统建设及应用等面向社会的道路运输信息服务领域探索市场化运行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投入,逐步形成行业和社会力量共同推进交通信息化建设的局面。

(三)加强监督管理,保障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各县市区按照信息化建设年工作要求,各单位要建立工作调度制度和工作报告制度,每个阶段都要对照具体任务目标和工作内容,认真总结分析,找出问题,改进措施,形成阶段工作总结报告,并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明确部署,确保每个阶段任务都得到全面落实。市处将根据各县市区工作的开展情况适时进行督查,对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并将开展情况作为各县市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确保活动有序进行。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