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青茶是以蒸汽杀青制造而成的绿茶。蒸青茶的品质特点是,香清、味醇及三绿(即干茶色泽绿、汤色绿、叶底绿)。蒸青茶的工艺过程分贮青、蒸青、粗揉、揉捻、中揉、精揉、干燥等工序。
蒸青茶的鲜叶原料,宜采摘叶绿素含量高的嫩芽叶,并尽量实行现采现制,因此要求尽量保持鲜叶的新鲜度。如叶量较多时,需要通风贮青,不要损伤芽叶,控制温度并保持一定的湿度。鲜叶进入蒸青机,用100℃的热蒸汽将叶子蒸软,时间约20秒钟,叶温可达98℃。蒸青冷却以后,叶子进入叶打机,冷却并去除叶表多余的水分,然后进行粗揉,通入95℃热风,粗揉时间约25分钟左右,散失部分水分,使叶子减重55%左右。然后揉捻10分钟,初步成条后进行中揉,边揉压边通入热风进行散失水分,约经30分钟后,叶子减重70%,再进行精揉。精揉温度90℃,使叶温达40℃左右,约经30分钟左右,叶子减重75%。最后进行烘干,烘温80℃,约经30分钟左右,茶叶含水量达5%时即完成烘干。摊凉冷却后就可进行包装,为防止变质,宜采用抽气真空包装的方法。
一、具体加工工艺流程
贮青-杀青—蒸叶处理(冷却)—叶打—粗揉—揉捻—背面中揉—中揉—精揉—烘干
二、各加工工艺操作规程
1、贮青
鲜叶在未加工前,需妥善贮放,防止因温湿度升高而发生红变,同时茶叶适当微调也可提高茶叶香气,提升茶叶品质。
(1)鲜叶投入控制盘:收回的鲜叶根据等级品质应按顺序分区投入,以便先贮青的茶叶先加工。堆放回数选择“1”或“2”,不宜过高,信阳茶叶鲜叶不适宜堆积过厚。投入方法常用“全域投入”,投入方式多用 “横投入”,具体情况可根据茶叶量的多少自行设定,在投入不均时也可选择“手动投入”方式。注意:同一区域,茶叶投入30分钟后禁止再投入鲜叶,以免发生烧叶现象。
(2)风扇加湿控制盘:根据每天的空气湿度和茶叶的新鲜度情况,随时观察并及时调整通风或加湿,保持鲜叶的新鲜度,防止叶质受损。茶叶投入后,应关闭下侧门,打开加水阀门,并打开对应区域的风扇和加湿开关,前两小时内选择“连续”保鲜,以后选择“断续”,“断续”情况下,春茶设定为运行40分钟,停止20分钟,夏茶设定为运行30分钟,停止30分钟。
(3)鲜叶自动取出控制盘:根据实际加工情况选择“手动”或“自动”。常用“自动”取出。
2、蒸汽杀青
即用水蒸汽破坏茶叶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1)生叶流量约360kg/h。(根据工序中叶打机和两台初揉机每次处理能力为120千克计算得出)
(2)蒸汽量108 kg/h(每1千克鲜叶蒸汽杀青需蒸汽量为0.3千克左右)
(3)胴转速数值为“7”,达到35—38r/min。
(4)轴转速数值为“3”,达到350 r/min
(5)胴体倾斜度5—6°,杀青时间约20秒。
(6)蒸汽压0—0.001Mpa
(7)回分计量设定值2kg
(8)锅炉水位1—1.3,压强0—0.032Mpa
3、蒸叶处理(冷却)
通过加热鼓风作用迅速去除刚杀青完茶叶表面的水分,并降低茶温,防止因为茶温过高,湿度过大引起红变。
(1)风量设为4
(2)热风温度设为70—100℃,春75℃左右,夏80℃左右
4、叶打
通过叶打初步除去叶内水分,揉出茶汁,使茶叶叶片紧缩,形成条状。
(1)总时间:15-20 min,
春:前工程8-10 min,后工程8min左右;夏:前8min,后12min
(2)主轴回转速
前38—40 r/min,后37—38 r/min
春:前40 min,后38min;夏:前38 min,后37min
(3)热风温度前90-110℃,后80-100℃
(4)热风量 前工程55%-70%,达到195—270m3/min,后工程50%-60%,达到165—225 m3/min
春:195—165m3/min,夏:270—225 m3/min
(5)茶温设定值35.5℃
(6)计量设定值110—125kg
5、粗揉
通过粗揉进一步除去叶内水分,揉出茶汁,使茶叶色泽深绿油光,条索紧圆挺直,为形成蒸青茶的外形特征打下基础。
(1)时间:20-25 min
(2)投入潮湿度16-18
(3)投入量:120千克左右
(4)潮湿度取出值9—14;春茶潮湿度取出值11.5;夏茶潮湿度取出值9
(5)茶温35—35.5℃
(6)水分测定频率:2分钟
工 程 | 1 | 2 | 3 | 4 | 5 |
回转数 | 36-38 | 35-37 | 34-36 | 33-35 | 32-34 |
茶温(℃) | 35-36 | 35-36 | 35-36 | 35-36 | 35-36 |
热风温度(℃) | 100-110 | 95-100 | 90-100 | 85-95 | 85-90 |
风量(%) | 55-60 | 50-55 | 50-55 | 45-50 | 40-45 |
时间(min) | 4-5 | 4-5 | 4-5 | 4-5 | 4-5 |
通过揉捻进一步除去茶叶水分,破坏叶组织并整形,使得茶叶条形紧凑。
(1)时间:8-15 min
春8-10 min;夏12-15 min,
(2)加压位置2-3
(3)分铜运动选择“自动”
7、背面中揉
通过背面中揉和中揉解散团块及整形并进一步除去茶叶水分。
(1)时间: 15-20 min;
(2)前工程时间选择0.5
春15min(前8min,后7 min);夏20min(前10min,后10 min)
(3)茶温设定:35℃
(4)主轴转速:前30-33 r/min,后28-30 r/min
(5)风量:前工程设定值为:2,达到38 m3/min,后工程设定值为:1,达到30—34 m3/min
(6)热风温度前100—85℃,后95—80℃
春100—95℃,夏85—80℃
8、中揉
通过中揉再次去除茶叶水分,使茶叶色泽深绿油光,条索紧圆光滑。
(1)总时间:30-50 min(春短夏长)
(2)湿度取出值:1.0-2.0
(3)前后工序交替时间:10 min
(4)筒回转数转速(r/min):前22—24,后19—22(前夏后春)
(5)风量:前工程设定值为:70%-75%,后工程设定值为:60%-65%(前春后夏)
(6)热风温度(℃)前95—85,后90—80(春高夏低)
(7)排气温度37.3℃(排气温度=茶温+2℃)
9、精揉
通过精揉使茶叶在较低水分情况下再次作形,最后达到茶条圆紧而伸直长形、有尖锋、无茶块、色泽鲜绿或深绿带油光。
(1)时间30-50min,春长夏短
根据不同茶叶原料等级选择不同的精揉程序,春茶一般选择程序4或5,夏秋茶可选择程序5或6。
(2)加压:按照“轻-重-轻” 原则调节压力。
(3)工程时间(min)春1 4 30 3 1
夏2 3 8 4 3 2 2
(4)投入量春7-9kg,夏7kg
(5)锅温前100-110℃,后90-100℃
10、烘干
采用低温慢烘的办法使茶叶到达足干,同时固定茶叶形状,进一步提高茶叶色、香、味。
(1)茶层厚度10—15cm
(2)温度80—95℃
(3)时间22—40 min
三、入库保存
1、包装材料采用食品用编织袋(内衬聚乙烯薄膜),并密封严实。
2、包装物标识及标识内容应包括:级别、品种、规格、净重、制作工艺、生产单位代号、日期、批号等组成。
3、贮藏方法和方式
在0~5℃之间冷冻贮藏,要求冷库清洁、通风、避光和无异味。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