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
2025-09-28 21:08:03 责编:小OO
文档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

    【摘要】作为我国悠远历史沉淀的产物,语言和文字具有艺术性、魅力性和思想性。而继承和发扬我国悠久的语言和文字,也是当代教育的主要目标。而语言和文字也在教育体系中成为一门特色的主修科目――语文。语文包含语言和文字的基本特点,即抽象性与感性,所以语文学习的方式也包含“听、说、读、写”四个过程,其中读是素材积累的过程,而写是思想表达的运用过程,这两个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是极为重要的。所以研究初中语文教学读写结合,将为我国初中语文教学指明发展方向,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读写结合策略 分析和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2015)02-0104-02 

  初中是义务教育由初等教育过渡到高等教育的关键时期,所以初中的教学尤为重要。特别是作为一门主修必修科目,初中语文教学包含其重要意义。由于初中时期也是学生在思想和人格寻求的时期,传统教学观念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从而导致学生学习过于被动,不但无法获得学习兴趣,同时也会产生厌学的心理。但是将传统语文教学中的读写教学进行结合,并且通过科学的方式,可以很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笔者将通过下面几个范例,就初中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进行研究和分析: 

  1.以读导写,开展情感教学 

  由于语文学习过程不单单是死记硬背的过程,更是思想感染和情感感悟的过程,而教师开展教学时首先要从情感角度出发,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借物抒情或者寓情于景的名篇佳作,让学生在思想和情感方面具有一定的悟性,从而能够从感性的角度去引导学生。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材文章教学过程中,鲁迅先生轻松而质朴的语言通过对家中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发生的童年趣事进行描述,从而借着场景表达了对美好童年的追忆和向往,这是一种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而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通读全文,从字里行间体会诙谐而幽默的场景,然后提出类似问题,即你们童年的趣事是怎样的,这些趣事发生在哪里,这些地方的特点,学生通过课堂的思考和讨论,进行丰富的回忆和联想,且将自己从当时到现在的情感变化描述出来,而教师可以趁热打铁,开展写作任务,让学生模仿教材中的写作手法,这时由于写作带着情感和思想,从而能够增加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章的真实性[1]。 

  2.好句留空,引导探索教学 

  初中学生具有较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思想和人格渴求得到的过程中,会不断进行思考和想象,而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把握这一特点,开展读写教学,即教师可以在课前选择一些具有特点句子,将一些描述形容用词进行留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进行填写,最后与原文进行对比评估,从而让学生通过对比结果了解这些字词中的文字魅力。例如:在《紫藤萝瀑布》一文的教材学习前,教师可以将以下这一段进行留空:“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________。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__________。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___________。”并且让学生进行填写训练,而学生则会根据词句的上下文展开联想和分析,即一些学生看到留空的部分是一些比喻和拟人句常用的句式,就会采用比喻或者拟人的文字进行描述:“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天边彩虹的一块”,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再向我招手,泛着点点银光,就像夜空中璀璨的繁星”。这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描述进行点评,即把紫色比喻成天边彩虹的一部分可以,但是描述缺乏直观性,给人的视觉想象不多,这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展示文章的写作手法,并评价这种写作手法的好处。这也是一种以写促读的教材学习过程[2]。 

  3.扩展特点,掌握写作手法 

  语文学习的灵活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也不仅仅只是对积累的素材进行模仿,而是要掌握一些名篇佳作的写作手段,侧面衬托就是一种特别的手段,也是语文读写教学中的重点。例如教师在进行以“秋天”为题的写作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这篇文章,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了解到,对春季的描述语言不仅仅是一些陈词旧句,即“花儿开了”、“叶子绿了”等等,同样可以通过抓住春天的特点进行侧面描述,像文中对春雨的一段描述:“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而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秋天的联想,秋天有什么气候或者特点,布置写作任务,而他们在写作时也会下意识采用这种手法,从而达到掌握的目的[3]。 

  4.结语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时代的发展,语文教学已经成为我国教学的核心,也需要不断的继承和发扬。通过读写结合教学可以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加感性和生动,同时也能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展和培养。 

  参考文献: 

  [1]刘燕清.以读导写,以写促读――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有效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04(04):17-18. 

  [2]何银萍.浅谈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学),2013,07:179. 

  [3]徐雨芹.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导学2013,11:66.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