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20高考语文(名句默写)
2025-09-28 21:06:56 责编:小OO
文档
【2020高考语文】

2020备考名句名篇默写轮番练1-10

1.【2019届河北邯郸高三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诗人认为,只要自己的本心是美好的,而不在意别人怎么看待自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禹锡《陋室铭》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自己的陋室不简陋的原因之一是自己的朋友都是有学问的人。

(3)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词人的忧愤之作,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北方已非宋朝国土,感慨极为沉痛。

【答案】(1)不吾知其亦已兮    (2)苟余情其信芳    (3)谈笑有鸿儒    (4)往来无白丁    (5)佛狸祠下   (6)一片神鸦社鼓

2.【2019届河南天一大联考四】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先写蜩与学鸠以自己的飞行和休息来嘲笑大鹏,发出“_______”的疑问,再写斥安鸟以自己的飞行来嘲笑大鹏,发出“_______”的疑问。

(2)白居易《琵琶行》在行文内容上多次写到“月”,送别时用“________”一句借月抒发别情,听完音乐后用“________”一句借月表达感受。

(3)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用“_______”一句写出他对暮色中春花飘零的感叹;用“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他在花闯小路上心情难宁。

【答案】(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而)彼且奚适也    (3)别时茫茫江浸月    (4)唯见江心秋月白    (5)无可奈何花落去    (6)小园香径独徘徊

3.【2019届湖北七市(州)教研协作体高三3月联】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两句蕴含哲理,表明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从横(空间)、纵(时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缠身。

(3)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消愁;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写词人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表达自己的情感。

【答案】(1)沉舟侧畔千帆过    (2)病树前头万木春    (3)万里悲秋常作客    (4)百年多病独登台    (5)往往取酒还独倾    (6)一尊还酹江月

4.【2019届江西赣州高三摸底】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非常重视反省。比如《论语•学而》中曾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强调要经常反省自身荀子在《劝学》中还用“ _______________”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反省的重要作用。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从不同方面对周瑜形象进行了刻画。“______________”以婚事衬托其少年得意;“____________________”写其装束,表现他的儒雅风度。

(3)杜牧《阿房宫赋》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阿房宫的占地之广、建筑之高。

【答案】(1)吾日三省吾身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2)小乔初嫁了    (4)羽扇纶巾    (5)(3)覆压三百余里,    (6)隔离天日

5.【2019届河北石家庄一中高三3月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论语·里仁》里所说的“_____,_____”意思是见到有德行有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反思自己。这成了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

(2)《师说》中总结“师道不复”的原因,揭示士大夫不愿从师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中,用鸟语和流水声来生动状写琵琶声的句子是:“_____,_____”。

【答案】(1)见贤思齐焉    (2)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位卑则足羞    (4)官盛则近谀    (5)间关莺语花底滑    (6)幽咽泉流冰下难

6.【2019届黑龙江哈三中高三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观刈麦》中诗人看到农民在酷夏中的劳碌与痛苦后,感叹“_____”即可以拿着俸禄,因而“_____”,喟叹终日。

(2)白居易《琵琶行》中,以粗俗的乡野音乐来反衬琵琶女技艺高超的两句是“_____,_____”。

(3)《赤壁赋》中客人心中的疑虑消除,于是同苏轼“_____,_____”,跟文章开头的“泛舟”“月出”遥相呼应。

【答案】(1)曾不事农桑    (2)念此私自愧    (3)岂无山歌与村笛    (4)呕哑嘲哳难为听    (5)相与枕藉乎舟中    (6)不知东方之既白

7.【2019届湖南雅礼中学高三月考(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如“___________,________”就表明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渝。

(2)《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刘禅如果能跟郭攸之、费袆、董允等人商量宫中大小事情,然后实施,就可以取得如此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的《阿房宫赋》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吧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亦余心之所善兮    (2)虽九死其犹未悔    (3)必能裨补阙漏    (4)有所广益    (5)管弦呕哑    (6)多于市人之言语

8.【2019届湖南长郡中学高三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两句借助对比突出了梁柱上的钉头之多,批判了秦朝统治者的奢靡浪费。

(2)李煜的《虞美人》中,除春花秋月之外,“_______”也是勾起词人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__”则是对词人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3)郦道元的《三峡》写秋霜之季,以高猿“_____”的悲凉叫声与前面“_______”肃杀环境一同渲染了三峡秋季特有的气氛。

【答案】(1)钉头磷磷    (2)多于在庾之粟粒    (3)小楼昨夜又东风    (4)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属引凄异    (6)林寒涧肃

9.【2019届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一联】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我们既要善于从正面学习,又要善于从反面借鉴,关于这种辩证的学习方法,《论语·述而》中是这样表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 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是女子表达对所爱之人的期盼与思念,曹操在《短歌行》中借此来表达对贤才的渴望。

(3)《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即便在芳香与污浊混杂的环境里也要保持品格的高洁,以体现其“不忘初心”的决心。

【答案】(1)择其善者而从之    (2)其不善者而改之    (3)青青子衿    (4)悠悠我心    (5)芳与泽其杂糅兮    (6)唯昭质其犹未亏

10.【2019届辽宁沈阳东北育才高三第五次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择吉”是中国人做大事前通常要做的一项古老传统习俗,以期趋利避害。《诗经·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能印证这一习俗早已有之。

(2)朱自清在《荷塘月色》结尾处“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以此表明自己在获得短暂“宁静”后不得不回归残酷现实。同夜游的苏轼则自适太多,从他《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束出游的方式也可以看出。

(3)韩愈因事被贬,贾岛作《寄韩潮州愈》以慰之,诗有云“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案】(1)①尔卜尔筮,(2)体无咎言。(3)②相与枕藉乎舟中,(4)不知东方之既白。(5)③我寄愁心与明月,(6)随君(风)直到夜郎西。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