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关于在全国机关普遍实行警务公开制度的通知
2025-09-28 21:05:13 责编:小OO
文档
关于在全国机关普遍实行警务公开制度的通知

关于在全国机关普遍实行警务公开制度的通知 

1999年6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

在机关普遍实行警务公开,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也是加强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便于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工作实施监督,促进机关严格、公正执法,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为此,决定,在实行多年的“两公开一监督”等警务公开形式的基础上,依照《人民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在全国机关普遍实行警务公开制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警务公开的主要内容

机关的执法办案和行政管理工作,除法律法规规定不能公开的事项外,都要予以公开。公开的内容包括:

(一)执法依据和制度、程序

1、机关的性质、任务、职责和权限;

2、人民的职责、权利和义务;

3、机关和人民执法活动的原则、执法依据、办案程序、执法制度、工作制度和要求;

4、机关受理举报、控告、申诉、行政复议、国家赔偿等的制度规范。

(二)刑事执法

1、机关管辖刑事案件的范围、执法职权、办案程序和立案标准;

2、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依法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3、律师在侦查阶段参与刑事诉讼的权利、义务。

(三)行政执法

1、机关行政执法的范围和职权;

2、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车辆牌证和机动车驾驶证、边境通行证和出入境证件等有关制度、程序、时限、收费依据、收费标准、投诉方式;

3、治安处罚、交通违章处罚、交通事故处理、消防监督管理中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4、机关依法适用公开听证的程序、要求。

(四)警务工作纪律

1、机关和人民的执法、管理、服务的纪律规范、要求;

2、对机关和人民违法违纪行为进行举报、控告的途径、方法等。

二、警务公开的形式和办法

(一)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介和其他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公布;

(二)在公共场所和对外办公的场所设置公示栏、牌匾,或印发“警务公开手册”等形式公布警务公开的内容,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机关的性质、任务和职权,宣传有关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三)机关基层单位要将群众常办事项所需手续、程序、时限等印成“警系卡”、“便民卡”或“明白卡”,还可以通过邮电部门设立电话查询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在对外办公的场所,设立电脑触摸屏,方便群众查询和办事;

(四)看守所、收容教育所、治安拘留所、强制戒毒所等监管场所要将被监管对象依法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生活卫生管理制度等张榜公布;

(五)通过口头告知的办法,使到机关办事的社会各界群众及时了解办事程序和要求,使被传唤对象或犯罪嫌疑人知道依法享有的权利。

三、警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业务部门和各级机关及其各警种、各部门都要按照本通知的要求,结合本地区、本部门业务工作实际,制定警务公开的具体实施办法,于今年十月一日前予以公开。各级机关的警务公开工作由本级机关的行政首长负责组织实施,行政副职对其分管部门、警种的警务公开工作负分管责任,各警种、各部门警务公开工作由各警种、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组织实施。各级机关及其警种、部门要指定专人对近几年来制定的警务公开规定和制度进行认真清理,按本通知的要求,进一步修改、补充、完善;目前没有制定这方面制度和规定的单位要抓紧制定,及时公开。

四、警务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

各级机关要加强对警务公开的监督检查,要建立、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定期不定期地召开新闻发布会或情况通报会,向社会公布、通报警务公开工作、队伍建设、社会治安状况和有影响的重大刑事案件侦破等情况。要公布举报电话,设置举报信箱,认真受理群众的检举、控告,并将结果及时向群众反馈。要建立警务公开工作群众评议制度,每年一至三次,请、政协委员、特邀监督员及社会各界和群众代表评议警务公开工作。对评议中收集的意见和建议,要责成有关部门研究、整改并限期作出答复。上级机关要加强对下级机关警务公开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各级机关纪检、监察、督察、政工、法制等职能部门,对警务公开的情况,要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违反警务公开有关规定,情节严重的,要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各地接此通知后,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并不断总结经验,充实警务公开的内容,完善警务公开制度。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报部。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