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水泥石粉稳定层施工
2025-09-28 21:06:24 责编:小OO
文档
水泥稳定石粉渣道路基层

施工技术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1.1、水泥稳定石粉渣是采用碎石场的细筛余料,掺入适当的水泥和水的混合料,经过拌和、压实、养生后,达到规定强度的路面基层材料。

1.2、水泥稳定石粉渣具有早期强度高(七天抗压强度可达到使用强度的70%左右),水稳性好,具有良好的板体性。但耐磨性差,不能作为道路的面层。

1.3、水泥稳定石粉渣的强度可以调整,适用于修筑各级道路的基层,尤其适合于多雨地区,以及重交通量道路和高速公路基层.

第二章  材  料

2.1、石粉渣集料要求颗粒坚硬,不含土块等杂质。一般松干容重为1500~1600kg/m2,细度模量3。3~3.5.

2.2、石粉渣材料应粗细掺配,一般其粒径组成应控制为:粒径  2。5毫米以上的粗颗粒及粒径2。5毫米以下的细颗粒各占一半为宜;粒径大于40毫米的粗粒及粒径小于0.7毫米的粉料不超过10%。

2.3、水泥应选用终凝时间长的品种,而且以较底标号为宜,(如  325号)。

2.4、拌和混合料和养生的用水,一般采用清洁的饮用水为宜。

第三章  混 合 料

3.1、水泥稳定石粉渣混合料的配比,一般采用重量比。水泥剂量以石粉渣干重的百分数表示。

3.2、水泥稳定石粉渣混合料的最佳配合比应通过试验决定。根据我市实践经验,作为重交通量干线路面基层的水泥剂量采用石粉渣干重的6%。

3.3、混合料的含水量应接近最佳压实含水量,一般应通过试验确定.如受试验条件时,也可参照我市实践经验使用,一般最佳压实含水量可控制在7~9%的使用范围内。现场外观检查,一般以能手握成团、但不冒浆粘手、落地能散开为宜.

3.4、混合料施工时的含水量控制:当天气干热时,可采用最佳含水量范围的上限(8~9%);当天气潮湿时,可采用最佳含水量范围的下限(7~8%)。施工时每立方松混合料的加水量可用下式计算:

Wg=1.06Yo’(W—Wa)

式中:Wg—--——每立方米松混合料的加水量(kg/m3)

W-—---最佳含水量的取值(7~9%)

Wa———--石粉渣混合料的含水量(%)

Yo'-———-石粉渣的松容重

3.5、混合料的最大压实干容重应通过试验确定。如受试验条件,也可参照我市实践经验使用,一般最大压实干容重为2100~2200kg/m3。

3.6、6%水泥稳定石粉渣混合料七天的试件抗压强度应大于30kg/cm2(相当于弹性模量6000kg/cm2左右),而不大于40kg/cm2(相当于弹性模量7000kg/cm2左右)。

第四章 施  工

4.1、路槽工程质量必须符合《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暂行标准-道路工程》CJJ1—81的有关标准。

4.2、路基弹性模量小于1000kg/cm2时,宜设垫层,垫层厚度一般不宜小于15厘米。

4.3、配料方法可采用重量法、体积法和层铺法。

4.4、拌和方法可采用机械路拌法、机械厂拌法、人工路拌法。一般宜采用机械拌和法,如采用人工拌和时,应严格控制拌和的均匀性,可参照附录的施工方法进行。

4.5、碾压前必须检查控制最佳压实含水量及拌和的均匀性.每次压实厚度最小为10厘米,最大为20厘米,超过20厘米时可分层压实,下层压实后,表面洒水湿润,即可施工上层(使用18吨重振动压路机碾压时,每次压实厚度最大可到25厘米)。

4.6、松铺厚度为压实厚度乘以压实系数,压实系数宜按试验决定。用人工拌和及人工摊铺的压实系数一般可参考使用1。3。为防止碾压推移,应先用轻型压路机或履带拖拉机进行稳压,自两侧向路中,两轮压路机每次重叠1/3宽,三轮压路机每次重叠后轮宽1/2。用机械拌和及机械摊铺的混合料,可直接用12~15吨三轮压路机压实。

最后应碾压至表面平整无明显轮迹压痕,压实度应大于最佳密实度的98%,标高等其他治标均需符合质量验收标准.

4.7、碾压过程中要注意找平,在轻型压路机稳压后,要及时铲高补低,填补处要翻松加料,重新压实成整体,不得出现填补的薄层现象。

4.8、分段施工的衔接处要注意处理,可留出一定长度不压。预留衔接处要适当加水和水泥重新拌和、整平,与下段同时压实。衔接处也可先压实,待下段施工时再翻松,并适当加水和水泥重新拌和、整平,与下段同时压实。

4.9、水泥稳定石粉渣混合料从加水拌和到完成压实的延迟时间(包括干拌时间在内),不应超过3小时。

4.10、压实成型后,必须及时洒水养护,禁止用水管冲洒,一般养护期不少于七天,养护结束应即施工面层。每天洒水次数,以保持表面湿润为宜。

4.11、雨季施工要注意做好预防措施.根据天气情况,采取分段施工,保证雨前压实。如未经压实,被雨水冲刷,雨后凉至最佳含水量后,再加水泥拌和压实.

第五章 质量标准及检查验收

5.1、水泥稳定石粉渣路面基层的施工,必须按照下表项目进行检查.每道工序结束,均需经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凡不合格项目均需作处理。

5.2、水泥稳定石粉渣路面基层质量验收标准及允许误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水泥稳定石粉渣路面基层

质量验收标准及允许误差

编号项目质量验收标准及允许误差检查要求
水泥剂量±1%

每天一次,每次不少于6个样品

抗压强度应符合3.6条规定

每个作业段并不大于1000m2

应作3个试件

弯沉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养生七天后现场做试验
混合料含水量根据检验值或7~9%

随时检查
拌和均匀性颜色均匀一致,无夹层随时检查
压实度大于98%,无明显论迹

每碾压作业段并不大于1000m2

检查不少于3处

厚度±10%

每作业段并不大于50m不少于1处

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每作业段并不大于50m不少于1处

平整度不大于1厘米用3米尺量,着地空隙不大于1厘米,平顺无波浪,每20米检查1处
10纵横高程±1厘米

用水准仪测量,每20米测一点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