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女娲造人 教学设计
2025-09-28 20:47:30 责编:小OO
文档
教学内容分析

这篇课文是袁珂根据《风俗通》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的。作者运用大胆奇特且合情合理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演绎和扩充,使得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由于这个故事对学生来说,大都耳熟能详,所以不必对情节过程进行分析;而当着重体会情节中渗透的丰富想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2.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象手法的运用,并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3.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教学难点分析

理解本文联想与想象手法的运用,并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师:大家喜欢神话吗?你们熟悉的神话都有哪些?

    生答:盘古开天辟地、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夸父追日……

    师:那么这些故事是不是真有其事?

    生答:不是。

    师:明明知道这些并不存在,可我们听起来还是觉得津津有味,为什么?

    生答:故事有趣、神奇,有神秘色彩,想象奇特……

    师:确实如此,神话故事当中有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情节,瑰丽的色彩,以及奔放的情感。它表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天真”,具有“永久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神话世界,感受一下女娲抟土造人的神奇。板题:《女娲造人》 

(二)、了解神话及其特点和袁珂。

    1、了解神话及其特点。

    师:同学们,你们对神话有哪些了解。

    生答。

    师出示: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  创作.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肋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神话的特点主要是:神话是原始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神话富有幻想的形式。神话中的人物形象都是神或半人半神。 

    2、作者简介 

    袁珂:我国著名的神话学家。其著作《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 

(三)、比较阅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的作用。 

     1、请大家小声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①将课文与课后《风俗通》中的短文比较阅读。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②比较后筛选,课文中哪些情节更能体现作者的想象力?有感情地读一读。 

     2、小组交流后明确: 

     ①大多数同学更喜欢课文。袁珂的《女娲造人》是根据《风俗通》中的两则短文改编的。《风俗通》中的短文想象大胆,情节较简单,是故事的骨架。袁珂的《女娲造人》在此基础上,想象更丰富,情节更具体,使得故事血肉丰满。 

     ②更能体现作者的想象力的情节,如:女娲造人的动机、造人的过程、人类诞生后的喜悦感、女娲的喜怒哀乐……挑出语段品读,着重体会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3、给大家提高点要求,能不能用你的口头语言,再现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讲故事:选择自己喜欢的情节讲述,尽量投入感情,表述连贯,力求生动。 

说明:同位之间合作,互相讲述;推荐两三个同学当众讲述,鼓励借助肢体语言表现。 

   (四)、探究阅读,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1、美好的故事不能浅尝辄止,让我们来共同探讨这则神话中想象的焦点----女娲。 

讨论:结合文中想象的情节,体会女娲形象。完成句式:女娲是一个(            )。 

说明:四人小组讨论,及时把成熟的见解写在黑板上,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学生板书结论:勤劳、慈祥、聪明、活泼、情感丰富、有伟大的神力…… 

     2、结合学生的板书,浅析女娲。 

学生板书中有的将女娲看成神,有的将女娲看成人。 

问:女娲到底是神还是人?(明确:神) 

女娲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她是人们借助什么创造的?(明确:想象) 

     3、结合女娲形象,体会想象的特点。 

作者运用怎样的想象,才塑造了这个既有着奇异神力,又有着丰富情感的女神? 

(明确:大胆奇特的想象,成就了女娲抟土成人、洒泥成人的神力;而合情合理的想象,赋予了女娲聪明勤劳、有喜有悲的人性。这样才使得女娲的形象,既神奇又符合人类社会的情理。所以想象要大胆奇特,却又不能随心所欲、任意发挥、不受,还要合情合理。) 

教师板书:大胆奇特与合情合理 

   (五)、课堂练习

   (六)、课堂小结: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进步,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大胆合理的想象不仅可以锦上添花,有时也能化腐朽为神奇。古今中外的神话故事便是“想象”的宝藏,有待大家去开采。 

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张开想象的双翼自由飞翔。 

八.课堂练习

    展开大胆奇特而又合情合理的想象,扩写《夸父追日》。选择一处情节,写片断。 

    夸父拄着杖,去追赶太阳。当他到达太阳将要落入的禺谷之际,觉得口干舌燥,便去喝黄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干后,口渴仍没有止住。他想去喝北方大泽里的水,还没有走到,就渴死了。夸父临死,抛掉手里的杖,这杖顿时成了一片鲜果累累的桃林,为后来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 

    生写作文片段,师巡视指导。 

    请两三个同学读自己的片段,其他同学评析其中的想象是否符合要求。(师生共议) 

九.作业安排

    1、完成课后想象写话练习。

    2、阅读中外神话故事,体会其中的想象。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