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基于物流同盟理论的第三方物流应用模式
姓 名 | |
学 号 | 20122170401 |
专 业 | 物流管理 |
指导教师 |
摘 要
物流联盟(logistics alliance)是以物流为合作基础的企业战略联,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组织为实现特定的物流目标而采取的联合与合作。随着第三方物流的快速发展和物流同盟理论的兴起,是否组建物流联盟,作为企业物流战略的决策之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关键字:第三方物流、物流同盟、优势、建立方法
引 言 1
一、第三方物流概述 1
(一)第三方物流的内容 1
(二)第三方物流的作用 1
1.有利于企业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 1
2.有利于提高顾客服务水平 2
3.有利于企业降低风险 2
4.有利于企业节省费用降低成本 2
二、物流同盟理论概述 2
(一)物流同盟的概念 2
(二)物流同盟理论的产生及产生原因 3
1.物流同盟理论的产生 3
2.产生原因 3
(三)物流同盟理论的兴起 3
三、基于物流同盟理论的第三方物流发展战略研究 4
(一)物流同盟的模式 4
(二)基于物流同盟理论的第三方物流发展 5
参考文献 6
致 谢 7
引 言
物流联盟是介于的企业与市场交易关系之间的一种组织形态,是企业间由于自身某些方面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长期的契约关系。物流联盟是以物流为合作基础的企业战略联盟,它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之间,为了实现自己物流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松散型网络组织。在现代物流中,是否组建物流联盟,作为企业物流战略的决策之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我国,物流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组建联盟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第三方物流概述
(一)第三方物流的内容
第三方物流是一种新的物流管理理念和方式 其概念源于管理学中的Outsourcing 即外包。但第三方物流并不等同于外包 所谓的外包是指粗放型的业务外部委托 而第三方物流则是在更新、更高层次上的发展 其包含更丰富的内容 以其个性化服务 在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建立荣辱与共的联盟关系第三方物流的科学性正在于它充分体现了社会合理分工的原则 以其第三方的专业优势向物流需求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 即针对特定客户的个别业务特征提供为其定制的特定服务 而非面向多个客户提供一般的服务 改变了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由“一对多”变为“一对一”即物流企业依托于客户 客户则以物流企业为后勤 失掉任何一方 企业都无法有效运作 甚至无法继续生存。 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 实现对客户的综合化物流服务 传统的企业物流功能外包主要是某一项或是某几项物流功能的对外委托 并且委托是分散的 如将仓储功能委托给仓储公司 而将运输功能委托给运输公司。
国家 | 美国 | 日本 | 法国 | 德国 | 英国 | 中国 |
比重 | 57 | 80 | 27 | 23 | 34 | 18 |
(二)第三方物流的作用
1.有利于企业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
企业利用有限的资源,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将不擅长或条件不足的功能弱化或外包,其中将物流留给第三方物流,从而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将有限的资源集中核心业务,进行重点研究,开发出新产品参加世界竞争。
2.有利于提高顾客服务水平
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是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物流能力是企业顾客服务的重要内容,会制约企业的顾客服务水平。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网络能加快对顾客订货的能反应能力,缩短订货提前期,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产品的售后服务也可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完成,保证企业为顾客提供稳定、可靠的高水平服务。
3.有利于企业降低风险
企业若将物流业务外包于第三方物流,那么企业就将投资风险转嫁给 了物流公司,从而可规避投资风险。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专业化配送加快了企业存货的流动速度,减少了企业的库存量,进而减少企业的库存风险。
4.有利于企业节省费用降低成本
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利用规模生产的专业优势和成本优势,通过提高各环节能力的利用率实现费用节省,使企业从分离费用结构中获益。
表二:企业第三方物流模式图
二、物流同盟理论概述
(一)物流同盟的概念
物流同盟是介于的企业与市场交易关系之间的一种组织形态,是企业间由于自身某些方面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长期的契约关系。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在第三方物流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通过建立联盟来保证物流活动的效率,以及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二)物流同盟理论的产生及产生原因
1.物流同盟理论的产生
物流同盟是企业战略同盟理论的一种,这个理论最早由美国DEC公司总裁简公司总裁简公司总裁简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提出。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战略联盟的数量猛增,成为广泛使用的战略手段之一。
2.产生原因
(1)利益是物流联盟产生的最根本原因。企业之间有共享的利益是物流联盟形成的基础。物流市场及其利润空间是巨大的。在西方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占GDP的10%左右 而我国占15%-20%之间如此大的市场与我国物流产业的效率低下形成鲜明的对比 生产运输企业通过物流或供应链的方式形成联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物流效率 实现物流效益的最大化。
(2)大型企业为了保持其核心竞争力通过物流联盟方式把物流外包给一个或几个第三方物流公司。
(3)中小企业为了提高物流服务水平通过联盟方式解决自身能力的不足。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零售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给物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因物流发展水平的长期落后如物流设备、技术落后资金不足按行政条块划分物流区域等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不能一下子适应新的需求于是通过联盟的方式来解决这个矛盾。
(4)第四方物流为中心对物流服务的各个机构尤其是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整合,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服务能力都大大提高,解决单独靠一家企业或第三方物流机构不能完成的问题,因此产生新的联盟方式。
(5)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跨地区的物流企业联盟成为可能。由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使得世界距离大大缩短,异地物流企业利用网络也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联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物流同盟理论的兴起
80年代的10年,标志着这样——个时期,即发展伙伴关系和联盟关系的思想已成为最佳的物流实践的基础。过去的几十年来,业务关系的特点就是建立在权力基础上的对手间谈判,如今,经理们开始欣赏合作的潜力。合作的最基本的形式是发展有效的组织间的作业安排。厂商们甚至更进二步,开始考虑将顾客和供应商都作为业务伙伴。这种想法是要减少重复劳动和浪费,把注意力集中在业务上,以有助于取得共同成功。
联盟的发展超越了各种范围广泛的研究,并超越了业务组织之间及其与组织之间的作业领域。由于1984年制定的“国家合作研究和开发条例”(NationalCooperat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以及1993年的“生产修正案”(Production Amendment ofl993),使发展合作性作业安排的普遍想法制度化。达部法规及其随后的修正案发出信号,表示司法部门所执行的传统的反托拉斯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厂商们对此迅速作出反应,采取了各种范围很广的创新安排。80年代中,基于物流的联盟已成为最可观的合作安排的例子之一,专家们选择了物流活动作为其外延实践,而使之迅速发展。许多物流联盟是以提供有效的作业系统,把买方与卖方联系起来为目的,围绕着特定的服务厂商的能力建立起来的。
概括地说,从1980年至1995年,这15年时期代表了物流的复兴时期。规章制度的标志性变化、低成本计算的可得性、信息技术、质量创新理念的推广,以及普遍接受的联盟等,所有这一切结合在一起在几乎每一个物流方面都产生了崭新的思想。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一些经理们从这15年中吸取的经验教训和受益远比其他一些经理多。那些接受经验教训最好的经理们能够在这种程度上重新铸造其公司的物流能力,也使潜在的优势变成其基本业务战略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基于物流同盟理论的第三方物流发展战略研究
(一)物流同盟的模式
供应链联盟可分类为资源补缺型、市场营销型和联合研制型三种。物流联盟的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1. 纵向
即垂直一体化,这种联盟方式是基于供应链一体管理的基础形成的,即从原材料到产品生产、销售、服务形成一条龙的合作关系。
2. 横向
即水平一体化,由处于平行位置的几个物流企业结成联盟,包括第三方物流。
3.混合模式
既有处于上下游位置的物流企业,也有处于平行位置的物流企业的加盟。
4. 以项目为管理联盟模式
利用项目为中心,由各个物流企业进行合作,形成一个联盟。这种联盟方式只限于一个具体的项目,使联盟成员之间合作的范围不广泛,优势不太明显。
5. 基于web的动态联盟
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激烈的竞争,为了占据市场的领导地位,供应链应成为一个动态的网络结构,以适应市场变化、柔性、速度、革新、知识的需要,不能适应供应链需求的企业将从中淘汰,并从外部选择优秀的企业进入供应链。供应链从而成为一个能快速重构的动态组织,实现供应链的动态联盟。但这种联盟方式缺乏稳定性。
表三:物流同盟运作示意图
(二)基于物流同盟理论的第三方物流发展
基于物流同盟理论的第三方物流发展是通过对供应链产生影响的能力来增加价值 在向客户提供持续更新和优化的技术方案的同时 满足客户特殊需求。服务供应商可以通过物流运作的流程再造 使整个物流系统的流程更合理、效率更高 从而将产生的利益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之间进行平衡 使每个环节的企业客户都可以受益。如果供应商只是提出一个解决方案 但是没有能力来控制这些物流运作环节 那供应商所能创造价值的潜力也无法被挖掘出来。因此 供应商对整个供应链所具有的影响能力直接决定了其经营的好坏 也就是说除了具有强有力的人才、资金和技术以外 还应该具有与一系列服务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的能力。
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为客户提供所有的或一部分供应链物流服务 以获取一定的利润。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的服务范围很广 它可以简单到只是帮助客户安排一批货物的运输 也可以复杂到设计、实施和运作一个公司的整个分销和物流系统。第三方物流有时也被称为“承包物流” “第三方供应链管理”和其他的一些称谓。第三方物流公司和典型的运输或其他供应链服务公司的关键区别在于 第三方物流的最大的附加值是基于自身特有的信息和知识 而不是靠提供最低价格的一般性的无差异的服务。“第三方物流”的主要利润来自‘效率的提高’及‘货物流动时间的减少’。
然而 在实际的运作中 由于大多数第三方物流公司缺乏对整个供应链进行运作的战略性专长和真正整合供应链流程的相关技术。于是基于物流同盟理论的第三方物流发展正日益成为一种帮助企业实现持续运作成本降低和区别于传统的外包业务的真正的资产转移。它依靠业内最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 技术供应商 管理咨询顾问和其他增值服务商 为客户提供独特的和广泛的供应链解决方案。这是任何一家公司所不能单独提供的。
这些新型的服务供应商可以通过其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能力来为客户提供更为复杂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和价值。基于物流同盟理论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可以使迅速、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运送服务得以实现 将实现零库存的目标距离又缩短。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 张延峰.国内外战略联盟理论研究评述[J].南开管理评论,2002.53-53.
[3] 甘华鸣.经营战略[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
[4] 李军谢天帅. 第三方物流服务定价方法.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68-70.
[5] 吴健.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1-25.
[6] 牛鱼龙. 日本物流经典案例.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240-259.
[7] Efraim Turban,David King. Electronic Commerce.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8] 商务部信息化司,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08-2009).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355-359.
[9] 骆温平 谷中华 第三方物流教程[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10] 吴清一 现代物流概论[M]修订2版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5
致 谢
衷心感谢我的导师李南老师。本文的研究工作是在李教员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研究计划的制定、思路的选择到系统的完成,各个方面都离不开的帮助和教导。认真的工作态度,宽厚的为人处世态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为我今后的工作树立了优秀的榜样。 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不仅使我的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上了一个新台阶,更重要的是,各方面的素质得到了提高。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老师们的深切教诲与热情鼓励。感谢我的同学以及所有老师们,有了你们的孜孜不倦,才有了今日的我。值此论文顺利完成之际,我首先要向我尊敬的老师表达深深的敬意和无以言表的感谢,同时怀以深切的感激之情,感谢各位老师在我学习期间给予的帮助和关怀。感谢和我一起讨论研究的同学们,他们缜密的思维,严谨的解决问题的态度,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 相信对我今后的工作生活中都会有很大的益处。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