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师德师风宣讲活动个人心得体会
2025-09-28 20:46:03 责编:小OO
文档
师德师风宣讲活动个人心得体会

12月18日,我参加了市师德教育宣讲大会,通过半天的学习,我对教师这个职业和教师的师德素养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古语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我踏上教育工作岗位已有半年了,我不敢说十分热爱这份工作,更不敢说为之付出了多少,但正是在这平凡和朴实中,我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诠释着一个教师存在的价值!

我深知有爱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关键。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可见,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准则。

一、有爱心是“施爱”的基础 

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要留住孩子的心,就要像妈妈对自己孩子一样关心他们,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用他们愿意接受的方式欢迎他们的到来,并不断用亲切的语言与之交谈、沟通,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可亲可爱。我细心照顾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个学生撒种爱心,用爱让他们重新点燃希望之火。

二、有情感是“施爱”的前提

教师真挚、深厚的情感可以发出强大的爱流,有利于传导,教师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间通过精神的交流,达到思想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教师真挚的情感在学生的情绪上就会产生共鸣。打开学生的心扉,引导他们走上一条充满自信,充满欢乐的人生大道,这比什么都重要。 

三、尊重是“施爱”的关键

学生园教育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应充分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发挥潜能的机会。这些要求鲜明地阐述了现代学生教育的先进儿童观。因此,在“施爱”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对学生持尊重的态度。即:尊重学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有礼貌地对待学生。

四、倾听了解是“施爱”的途径

叶澜教授曾说:“教师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才能深入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除了倾听学生,教师还要去多方面地了解自己的学生,然后适时地进行鼓励,这可能改变学生的一生。

五、面向全体,是“施爱”的良法

 我常常在思考,我们能给孩子们什么样的爱?是偏爱还是博爱?我们可以选择爱人,选择职业,却不可以选择学生。我们深知学生需要教师的关怀与爱护。而喜欢得到师爱的并非是一个或几个学生,而是每一个学生。有时候我会当着孩子们的面说“谁谁表现不好,老师不喜欢你,谁谁小朋友真棒啊,老师就喜欢你。“诸如此类的话,孩子们听了心里又会是一种什么感受呢?生活中,我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某某屡教不改,看到他就头疼”。然而静下心来想一想:这样的教育方式恰当吗?《指南》中指出:“要承认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学生,在学生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这样的方法我们确实运用起来了吗?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爱孩子?爱哪些孩子?是听话的还是表现突出的孩子?基于责任,我们的爱不应是偏爱,而应是博爱!带着博爱的眼神去看待每一个孩子,对优秀生严格要求,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怀。让孩子们在充满鼓励的目光中找寻成功和自信。渐渐地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在付出爱的同时,也收获了许多许多。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微笑着面对学生,学生会把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我们的工作也一定会开展得生动活泼。我愿我的爱奉献在我热爱的工作岗位上,我愿我的爱能感化每一个我教过的孩子。在我的人生中,不需要轰轰烈烈,只要将作为教师的美德继续下去,让自己在不断自我剖析、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中实现我的人生价值!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