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阅读链接,资料袋),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三大部分。
本组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研究语文的特点。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中外童话、热爱生命、战争与和平、浓浓的乡情、成长的故事、执著的追求。其中第三单元“中外童话”和第七单元“成长的故事”还安排有综合性研究内容,使专题的研究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研究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全册共有课文40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选读课文8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研究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每个语文园地由4、5个栏目组成。个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一组和第五组,引导汇集、了解有关我国的五岳、五大淡水湖和战争给人类酿成的灾难的事实以及英雄人物的事迹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进行综合性进修的第三、七单元,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进修的功效提供舞台。
每组课文后有增设了“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记记”中列的是由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略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也列在“读读记记”中。
二、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进修进程的熏陶和熏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主动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进修等进修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进修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2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扳谈中能认真聆听,养成向人讨教、与人商讨的惯。听人说话能掌控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研究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⑴重点:
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进修进程的熏陶和熏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主动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进修等进修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阅读教学中,侧重教会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
⑵难点:
继续引导学生加强自立、合作、探究的进修体式格局。
⑶关键:
1.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感情。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动性,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
3.口语交际中体现生与生、师与生的交流互动进程。
4.作、实事是什么样,就写成什么样。
四、班级情况分析及改进措施: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研究,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研究惯和研究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研究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
本班共有人,从总体看,班级大部分学生对语文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思维比较活跃,也养成了良好的语文研究惯,比如课前预、上课积极发言、认真完成作业,在识字写字、查字典等基础知识方面也比较扎实。然而由于部分学生缺少家长的监督,所以个别学生的行为有时候会有反复。另外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书写惯普遍不好,有部分学生不能坚持读课外书,不愿主动积累。
针对学生特点和教材特点,我将精心设计教学,在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认真地做好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工作。
1、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研究活动,拓宽学生的研究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2、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的行为惯。从知识到智慧,由技能到惯绝非一日之功,惯依靠是快速反应直觉,是要长期实践,反复训练的。
3、注重对学生进行读书指导。在课堂上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读书时间,要指导全班学生把书读通顺、流利、连贯。
4、要充分利用好教辅手段,帮助学生领会课文内容。
5、重视阅读与作的有机结合,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这学期继续让学生每周写一篇日记,指导学生研究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的方法。
6、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惯。引导学生做好语言的积累。
7、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研究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㈠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紧张义务。要引导学生将已掌控的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识字、写字中去。识字的巩固是一项经常做的工作。要继续加强写字指导。
㈡阅读教学
1.精读课文的教学:①加强词、句锻炼。通过背诵、誊写等积累优美词语、句
段。②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
学的紧张义务。③逐步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继续加强默读指导。④在教师
的指导下,学生阅读、感悟过程。⑤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质疑问难。2.略读课文的教学
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
3.选读课文的教学:
以学生自己课外、自我检测为主。教师提出要求和酌情检查。
㈢口语交际教学
1.明确教学要求,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激发兴趣,围绕话是交流讨论,提高学
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2.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互动过程,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3.全员参与,人人参与,从练说、互说,交流,扩大交际面。
㈣作教学:
1.重视培养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
2.加强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研究的联系;鼓励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表达。
六、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
11、古诗词两首
2
1、古诗词两首
2、桂林山水
3、记金华的双龙洞
4、七月的天山
语文园地一
5、中彩那天
5、中彩那天
6、万年牢
7、尊严
8、将心比心
语文园地二
语文园地二
9、巨人的花园
10、幸福是什么
3
4
5
6
7
10.1放假
11、去年的树
12、小木偶的故事
语文园地三
语文园地三
13、触摸春天
14、永生的眼睛
15、生命生命
16、花的勇气
语文园地四
期中复
期中考试
17、夜莺的歌声
18、小英雄雨来
19、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20、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语文园地五
21、古诗词三首
22、梅花魂
23、桂花雨
24、小桥流水人家
语文园地六
25、为中华之兴起而念书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7、乌塔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语文园地七
语文园地七
29、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30、全神贯注
31、鱼游到了纸上
32、父亲的菜园
语文园地八
复至期末考试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一、本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的专题是“走遍千山万水”,围绕这一专题,教材选取了4篇课文,分别是古诗词三首、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
本组课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并以他们独特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那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山水,那充满神奇色彩的天然溶洞,那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那奇特的天山风光,犹如一幅幅画卷,带我们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
本组课本除课文外,还在“语言园地”中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如积累描摹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汇集自然风光的图片、文字材料。以拓宽学生视野。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组的25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正确读写48个词语。
3.能正确读出本组课文中易错字的读音。
4.积累课文中的精彩语段如:第一课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桂林山水、第三课是记金华的双龙洞的3-6段心脏《语文园地》“日积月累”中的五句古诗名句,了解五岳及五大淡水湖。
5.进修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咀嚼大自然的优美,体味课文的写作特点,学会运用排比句。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积累课文中的精彩语段如:第一课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桂林山水、第三课是记金华的双龙洞的3-6段心脏《语文园地》“日积月累”中的五句古诗名句
2、难点:了解课文的内容,咀嚼大自然的优美,体味课文的写作特点,学会运用排比句。
四、为完成教学义务所采取的措施:
1、认真仔细地备好每一个教案,详尽的上好每一课。
2、要求学生多读书多思考,有心得体会主动和同学交流。
3、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直观教具的运用和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通过自制课件和借鉴课件,使教学效果显著提高,以提高教育质量。
4、不断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观摩优质课研究他们的教学理论,并能在自己的教学中得以体现,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很好的体现课堂训练的力度,以提高学生的做题的应对能力。
5、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进修的惯,预的惯和认真书写的惯。在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中多加强自己的示范感化。
6、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性检查,多对学生进行常规性检查,并努力让学生在研究中学会研究,提高学生研究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研究的主人。能够具有一定的语文能力。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