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50分):
1、效用
2、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3、购买力平价
4、替代与互补
5、财政的经济职能
6、再保险
7、国际金融市场是由哪几个子市场构成的
8、借款合同的概念及其主要条款
9、什么是货币的贮藏手段
10、什么是商业汇票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
1、解释经济活动的流量指标与存量指标,并给出二者之间的数学关系。
2、衡量一国外债承受能力和外债偿付指标有哪些
3、试说明投资乘数,发挥投资乘数的前提条件有哪些
4、简要分析建立和健全个人信用制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5、有人认为,“西部开发需要有银行资金的大力支持”,你对此观点有何评价
2002综合
一、简答(45分)
1、市场失灵
2、信息不对称性
3、技术替代率
4、产业投资基金和证券投资基金
5、什么是统计分布中的“肥尾”(fat tail)?
6、请列出我国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的主要项目,并说明资产方与负债方的关系。
7、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对人民币管理有什么规定?
8、什么是间接税?请列出我国间接税的四种。
9、动态分析、静态分析与比较静态分析
二、简述(40分)
1、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2、如何看待我国股票市场的市盈率水平?
3、定义并图示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并用这个原理说明我国降低关税的经济学意义。
4、我国的财政风险有哪些?
三、论述(15分)
你认为应该怎样减持国有股才能保持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
2003综合试题
一、简答题:(7*9)
1、基尼系数
2、公司治理
3、自然失业和自愿失业
4、递延资产和无形资产
5、资产证券化
6、审贷分离制
7、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8、财富效应
9、可持续发展
二、简述题:(15*3)
1、相对购买力平价
2、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原因
3、我国的财政收入都包括哪些?
三、论述题:(21*2)
1、用经济学原理分析提高消费在国名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意义
2、用经济学中的公平效率原理说明解决三农问题的意义
04试题
一。名词解释 (9*7分)
1,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
2,现金流的终值和现值
3,合格境内投资者(QDII)
4,公司治理
5,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
6,保险合同中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义务
7,银行票据
8,货币市场基金
9,国贸中倾销与反倾销
二。简述题 (4*15分)
1,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分析供需弹性和税负转嫁的关系
2,分析损益表。利润分配表和期初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关系
用金融机构(银行,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恒等式分析我国存差或者贷差的变化
3,试用逆向选择原理分析强制保险的必要性
三。论述题(二选一) (27分)
分析GDP增长率和国民经济持续均衡发展的关系
分析开放经济情况下,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影响
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分)
1.系统性风险
2.银行性
3.正回购与逆回购
4.收益率曲线
5.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6.结构性失业
7.真实经济周期
8.什么是会计中的借贷法
二、简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从国民经济统计角度看,储蓄=投资 恒成立;而从凯恩斯乘数理论角度看,储蓄并不总是等于投资。二者有无矛盾,如何解释?
2.影响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简述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
4.试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对监管机构的监督制约与问责机制。
三、论述题(选作一题,共26分)
1.为了缓解目前我国人民币升值压力,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
2.试分析财政由积极转向稳健对宏观金融的影响。
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9×7分)
1、囚徒困境
2、资产收益率ROA和股权收益率ROE
3、收益性支出与投资性支出
4、可决系数
5、时间序列及包含因素
6、MM理论
7、复式预算
8、可转换公司债券
9、责任保险
二、简述题(4×15分)
1、简述IS-LM分析框架和AS-AD分析框架的相互联系和不同
2、近年来我国税收增长加快原因
3、利率决定理论及货币增长与利率水平的关系
4、为什么说货币供给是由银行、商业银行、存款人和借款人共同决定的?
三、分析题(任选一个,27分)
1、论述第一个:人均GDP超过1200美元后,有人说应该公平优先,有人说应该效率优先。试论述。
2、2005年,我国货币供给增加,但是,贷款却呈现下降趋势,这是为什么?请给出建议。
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初试试题
一、简答题
1、什么是搭便车(free-rider)
2、按生命周期理论,宏观上的总储蓄取决于那些因素?
3、什么是现金流量表?它有什么作用?
4、什么是联邦基金利率?
5、什么是贷款损失覆盖率?
6、什么是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
7、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定职责是什么?
8、什么是保险代位求偿权?
二、简述题
1、有人认为,在平衡预算的情况下,增税可以扩大总产出;又有人认为,减税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二者有无矛盾?请简述之。
2、简述商业银行贷款管理中的“6C”原则。
3、简述菲利普斯曲线的内涵及其宏观经济意义。
4、试分析哪些重大事件可能会对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的影响。
三、论述题
试分析中国近年来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及对中国宏观经济平衡带来的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
综合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 7'×9:
1、什么是或有负债?
2、什么是最大似然比检验?
3、什么是国债排挤效应?
4、什么是假设检验的势?若检验的势低,则犯哪类错误的概率较大?
5、什么是消费者剩余?
6、请解释纳什均衡?
7、什么是自然失业率?
8、什么是托宾税?
9、马歇尔——勒纳条件?
二、简述题 16’×4:
1、简述税负转嫁极其主要方式
2、简述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制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3、凯恩斯乘数理论中对消费所作的假设,与持久理论是否一致?若按持久收入理论,成熟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4、简述资本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机制。
三、简述题 23’:
讨论一国长期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决定因素,并谈谈长期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货币的制定的影响。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