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
2025-09-28 20:47:02 责编:小OO
文档
《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

一、概述

本节是必修3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第2节。本节内容包括激素调节的发现、激素调节的实例、激素调节的特点三部分内容,大约需要二课时。本节内容与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和第4节《免疫调节》共同构成了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三个主要环节,是稳态调节中必不可少一个内容。三个环节看似,但其实有着内在的联系,学好本节课内容,将为理解其它两种调节机制有积极的帮助。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

(2)描述血糖调节。

(3)描述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构建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2)通过阅读、分析材料,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讨论在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2)了解糖尿病,并讨论其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3)参与讨论、探究、分享,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涉及的部分内容如“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因此并不作为重难点,只需稍加复习即可。高二学生在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中已经了解稳态调节的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因此在学习第二章内容的时候已经有一个整体上的概念。在学习第1节“通过神经的调节”后,知道动物和人体的生命活动是受神经系统调节的,这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学习了解神经调节的机制再学习激素的调节,这样更符合学生认知的特点,准确把握“神经—体液调节”的过程和特点。从教材编写特点来看,本节内容大多是通过实例和资料分析、学生活动等来实现这些目标的,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以辅为主,顺利地完成本节课主要内容的学习。

四、教学策略

本节课设计的整体思路是通过学生的资料分析、模型建构等活动来完成主要内容的学习。关于“激素调节的发现”,让学生了解相关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接受科学精神熏陶;“血糖平衡的调节”一部分,以资料分析和“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的活动来进行,意在引导学生通过这个探究活动更好的理解人体内是如何对血糖含量进行调节的,并在此基础上理解人体内激素如何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同时,也力图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建构模型,尤其是概念模型的基本方法和意义。至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特点”,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很容易理解,只要辅以一定的讲解即可很快掌握。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建立血糖调节模型”所需各种颜色卡片。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组织与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复习导入呈现问题:    

  1.什么叫稳态?

  2.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什么?

联系已有知识回答温故知新, 导入新课。

一、激素调节的发现师:激素调节是继神经调节之后被发现的。那什么是激素?激素调节是如何被发现的呢?咱们得从第一种被发现的激素说起。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上资料分析,思考以下问题:

1.沃泰默的实验过程是怎样的?他为什么不是激素的发现者?

2.斯他林和贝利斯作出了何种假设?

3.如果是你,你认为怎样设计实验才能证明这个假设呢?

4.“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大脑”。是哪些因素使斯他林和贝利斯抓住了成功的机遇呢?

师: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由此人们也意识到人和动物体的生命活动,除了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外还有有另一种调节方式——体液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

你还记得我们初中学习过的几种激素吗?这些激素分别是由什么器官分泌的?有什么功能?

投影教材中图2-8,要求学生归纳介绍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阅读课本,

回答:1.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说出沃泰默的实验过程。讨论并归纳:受当时权威观点的影响,囿于定论!

2.假设: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3.彻底的切除小肠与胰腺之间的神经联系,如将小肠切下来一段。

4.不唯书、不唯上,敢于质疑权威的气魄,敢于创新求异的思维品质,严谨科学的实验方法,丰富的想象让他们饱享发现真理的快乐。

学生上讲台介绍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培养学生以及对资料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树立严谨、求实和创新的科学精神。

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实验的设计能力。

复习旧知,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铺垫。

二、激素调节的实例

(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激素是怎样调节生命活动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两个实例:

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展示P25图2-9。

要求学生完成“问题探讨”与“思考与讨论”问题。

展示P26图2-10。

师:前面我们复习人体内分泌腺的时候知道了,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跟血糖的调节有关系,它们分别是由胰岛B细胞和胰岛A细胞产生的。那么两者究竟是怎样对血糖水平进行调节的呢?下面,根据我们准备的材料进行血糖调节的模型建构,画出血糖调节的模型。

要求:1.每组4人。其中三人分别充当甲、乙、丙,第四人负责记录。

2.活动结束后四人小组讨论并画出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模型,活动结束派代表上台展示并作介绍。

3.乙代表什么器官?

4.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将会发生什么情况?

介绍反馈调节的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计算、讨论和交流。

生:胰岛素有降血糖的作用。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分组活动,小组内讨论与交流。

小组代表交流模型构建的过程和结果,展示小组绘制的血糖调节机制示意图,交流问题:

3.胰岛。

4.血糖上升,可能会引发糖尿病。

理解概念。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明确血糖平衡的途径。

从生活的实例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分组活动,构建模型,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归纳能力。

实例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问题情境:

    当你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你的机体为了抵御寒冷作了哪些反应?这些反应是通过怎样的调节机制实现的? 

展示P28图2-11。要求学生描述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

补充知识:

(1)促进新陈代谢,使绝大多数组织耗氧量加大,并增加产热。因此,寒冷可刺激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而甲状腺机能亢进者往往基础代谢率增高,喜凉怕热。

(2)促进生长发育,对长骨、脑和生殖器官的发育生长至关重要,尤其是婴儿期。此时缺乏甲状腺激素则会患呆小症。

(3)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学生分析:寒冷条件下,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应该增多。

据图分析描述分级调节及反馈。

设计情境,激发兴趣。

 

训练学生获取、加工以及表达信息的能力。

补充知识点,帮助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

三、激素调节的特点

教师举例:美国学者肯德尔从3 t 新鲜的动物甲状腺中才提取出0.23 g的甲状腺激素。在人体的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3×10-5~1.4×10-4 mg/mL,而1 mg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产热增加4200 kJ。

要求:根据刚刚学习的两个激素调节模型和初中学过的有关知识,讨论得出激素调节的特点。

思考:1.众多的激素分子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是不是对所有细胞都起作用呢?

2.什么是靶器官,靶细胞?

引导: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因此有人说激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你赞成这一说法吗?

讨论,归纳激素调节的特点。

带着问题阅读教材P28相关内容,并回答问题。

学生讨论并作出结论:激素是信息分子。

利用具体数字,进行分析归纳。

明确靶细胞和靶器官的概念。

课堂小结请同学说出本节课学习的主要知识点,并整理笔记。(见“知识内容分析”部分)学生归纳知识点明确一节的主要知识点及其相互关系。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布置作业课后作业、《导与练》。巩固。
七、板书设计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一、激素调节的发现

二、激素调节的实例

1.血糖平衡的调节

2.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三、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八、教学流程

成功就是先制定一个有价值的目标,然后逐步把它转化成现实的过程。这个过程因为信念而牢固,因为平衡而持久。

生活才需要目标,生命不需要目标。

就像驴子面前吊着个萝卜就会往前走。正因为有那个目标,你才有劲儿往前走。在做的过程中,你已体验到生命是什么。问题是,没有几个人,能够在没有目标的情况下安详当下。因为没有目标,他都不知道要做什么。

穷人生活的成本,要比富人高多了。

穷人考虑价钱而不考虑价值,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富人考虑价值并且果断决定,于是他获得了最好的机会。

这就是为什么穷人越穷,富人越富的原因。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