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5年上半年湖北省城市规划师规划原理:都市村庄考试题
2025-09-28 20:48:38 责编:小OO
文档
2015年上半年湖北省城市规划师规划原理:都市村庄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城市始终都不是也不能脱离区域而孤立发展,引领区域发展的核心是。A:经济B:城市C:社会D:国家E:综合治理

2、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和不宜直埋且无机动荷载的人行道等处,当电缆根数较多或需要分期敷设而开挖不便时,宜采用。A:排管敷设方式B:直埋敷设方式C:隧道敷设方式D:沟敷设方式E:经济

3、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指。A:城市在一定年限内各个组成部分和各项建设的全面安排B:提出城镇近期内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时序和选址,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布局和用地,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安排C: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分阶段实施安排和行动计划,是落实城市、镇总体规划的重要步骤D:通过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可以使得城市的开发建设更加科学一些、更加合理一些,在法定规划的指导下来依法开发建设,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E:综合治理

4、环道车行道可根据交通流的情况布置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或分道行驶。分道行驶时分隔带宽度应大于等于m。A:0.5B:1C:1.5D:2E:经济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二十九条,具体规定了城市、镇以及乡、村庄规划实施组织的具体要求为。A:城市新区的开发和建设,应当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时序,充分利用现有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格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体现地方特色B: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应当优先安排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妥善处理新区开发与旧区改建的关系,统筹兼顾进城务工人员生活和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村民生产与生活的需要C:在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外,不得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D:旧城区的改建,应当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风貌,合理确定拆迁和建设规模,有计划地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改建E:综合治理

6、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法定规划,基本特征为。A:科学性B:程序性C:地域性D:法律效应E:综合治理

7、在城市消防规划中,建筑物耐火能力分为级。A:一B:二C:三D:四E:经济

8、在对城市居住用地在城市总体布局的分布中,常采用的布置方式为。A:分散布置B:轴向布置C:圆心布置D:集中布置E:综合治理

9、在多层居住或一般公共建筑用地中,一排建筑的宽度约需要m,每增加一排建筑应增加一个建筑进深与间距,依次来确定台地的宽度。A:10B:15C:20D:30E:经济

10、我国的一级行政单位是。A:聚落B:乡村C:镇D:城市E:综合治理

11、城市总体规划一般分为两个层次。A: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省域城市健系规划B: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C: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D: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E:综合治理

12、不仅直接影响国内需求,而且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障碍的是。A:农民收入增长缓慢B:工业发展的速度慢C:人口增长的过快D:老龄化问题严重E:综合治理

13、城市规划中的大量内容需要依靠才能得到最终的实现。A:城市规划B:项目构想和决策C:项目投融资D:商业性开发E:综合治理

14、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并以较低的成本提供了城市监测更为详尽的信息。A:MSS图像B:微波雷达图像C:彩红外航空像片D:高空间分辨率卫星影像E:经济

15、当建筑物无进车道时,一般室内地坪比室外地面高出,允许在0.3~0.9 m的范围内变动。A:0.15~0.30 mB:0.30~0.45 mC:0.45~0.60 mD:0.60~0.75 mE:经济

16、在市域城镇发展布局规划的主要内容中,市域城镇发展的集中区为。A:中心城市B:重点城市C:中心镇D:重点镇E:综合治理

17、确定主、次、支三级道路交叉点、转折点的标高和他们的坡度、长度等技术数据属于城市用地竖向工程规划的的内容与深度。A:总体规划阶段B:分区规划阶段C: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D: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E:经济

18、天然气长输管线的压力可分为级。A:2B:3C:4D:5E:经济

19、居住综合区的优点不包括。A:使居民的通勤更加方便B:节省上下班交通时间C:使城市景观更加丰富D:减少城市热岛效应E:综合治理

20、土壤环境容量取决于,一般包括绝对容量和年容量两个方面。A:污染物的性质和土壤净化能力的大小B:污染形态和土壤酸碱度的大小C:污染形态和土壤净化能力的大小D:污染产生的原因和污染物的性质E:经济

21、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资源中,不包括资源。A:矿产B:水C:土地D:海洋E:综合治理

22、使居民的通勤更加方便,节省上下班交通时间,减轻城市交通压力的是。A:住宅综合区B:住宅小区C:居住综合区D:居住小区E:综合治理

23、关于城市经济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城市经济用经济学基础理论揭示出的经济运行原理来分析城市经济问题和城市B:城市经济学成功地将空间变量带人了理论模型,用于说明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结构的形成C:城市经济学的特征表现在对经济活动平面关系的分析D:城市经济学针对众多的城市问题进行经济的剖析,找出问题形成的经济原因,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经济评价,以找出效率最高的解决问题途径E:经济

24、多利用河湖水系、城市道路、旧城墙等线性因素,形成纵横向绿带、放射状绿带与环状绿地交织的绿地网的城市绿地空间布局形式是绿地布局。A:地状B:带状C:楔形D:混合式E:综合治理

25、下列选项中,不是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基本内容的是。A: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B:禁止开发和开发的范围C:人文历史资源评价D:风景名胜区的游客容量E:综合治理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认真对待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的要求是。A:要充分利用现有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B:要根据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等的承载能力,量力而行C:要充分考虑防灾减灾、人民防空和通信等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和统筹兼顾D: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按规划进行,不能人规模地盲目改建E:要与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遵循统筹安排、综合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

2、城市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A:区域、城市的多年平均降水量,年均降水总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B: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城市总体规划目标,结合水资源承载能力,按照节流、开源、水源保护并重的规划原则,提出城市水资源规划目标,制定水资源保护、节约用水、雨洪及再生水利用、开辟新水源、水资源合理配置及水资源应急管理等战略保障措施C:从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量、再生水等几方面分析供水现状及趋势,从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及生态环境用水等几方面分析用水现状及趋势,横向及纵向分析城市用水效率水平及发展趋势D:对总体规划中供水管渠的走向、位置、线路进行落实或修正补充,估算控制管径E:根据本地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及外调水等现状情况及发展趋势,预测规划期内可供水资源,提出水资源承载能力;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预测城市需水量,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3、影响居住区规划结构的主要因素中,不包括。A:区位及规划要求B:场地及环境条件C:人的生活需求D:生活方式E:住宅类型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必须坚持的原则是。A: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原则B: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原则C:加快建设节约型城市原则D:区域空间整体协调发展原则E:可持续发展原则

5、城乡规划行政行为合法应具备__。A.行政行为主体合理B.行为的权限合法C.行政行为的内容合法D.行政行为符合法定形式E.行政行为的客体合法

6、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的特点是。A:强制性内容必须落实上级规划管理的约束性要求B:强制性内容的表述必须明确、规范,符合国家有关标准C:规划强制性内容具有法定的强制力,必须严格执行,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D:下位规划不得擅自违背和变更上位规划确定的强制性内容E:涉及规划强制性内容的调整,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

7、城市防灾规划在总体规划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A:布置防灾设施B:提出防灾对策措施C:确定防洪和抗震设防标准D:提出防灾设施规划建设标准E:按照防灾要求合理布置建筑、道路,合理配置防灾基础设施

8、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的责任主体在一级是。A:发展和改革委员会B:环境保护部C:文物主管部门D:建设主管部门E: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部

9、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与土地管理是不同的,其不同点是__。A.任务B.条件C.职责D.情况E.内容

10、镇规划的实施特点包括。A:镇的基础设施相对滞后,需要较大的投入B:规划管理人员缺乏,需要更多技术支持和倾斜性C:我国镇量大面广,规划实施强调示范性和带动性D:镇的建设要强调节约土地、保护生态环境E:规划技术指标体系地域性较强,具有特殊性

11、当代世界城镇化的特点有。A:郊区化、逆城镇化现象的出现B:经济的全球化.已使城市职能分工更明确C:城镇化进程大大加速.发展中国家逐渐成为城镇化的主体D:大城市快速发展趋势明显,大都市带得以形成和快速发展E: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仍以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迁移为主

12、目前常见的居住区规划空间结构的类型主要有等。A:内向型B:开放型C:自由型D:封闭型E:外向型

13、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是。A:城乡结合,统筹安排B:功能协调,结构清晰C:依托旧区,紧凑发展D:分期建设,留有余地E:因地制宜,节约用地

14、城乡规划实施原则包括行政合法原则、行政合理原则、行政效率原则、行政统一原则、行政公开原则。下列不属于行政统一原则的有__。A.行政权统一B.行政行为与客观规律统一C.行制统一D.民主与法制统一E.行政行为统一

15、村庄规划的现状调研与分析的具体内容包括__。A.现场调查:对村庄的基本情况如人口、经济、产业、用地布局、配套设施、历史文化等进行充分调查了解,调查的内容和深度与村庄规划的内容相结合B.社会经济发展:产业发展,人均年收入,村集体企业,出租土地厂房,村民福利C.分析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和归纳,找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村庄规划建设、配套服务设施等方面的问题和原因,分析问题注意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现实情况,分析问题的成因不仅有普遍意义,也要能反映当地的特点,并对后面的村庄规划有指导和借鉴作用D.道路市政:现状道路情况,机动车、农用车普及情况,停车管理,饮用水达标,黑水(厕所冲水)、灰水(洗漱污水)和雨水的收集处理,供电,电信,网络,有线电视,采暖方式,燃料来源,垃圾收集处理E.村庄背景情况:周围关系,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历史沿革等

16、有机疏散理论是沙里宁为缓解由于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而提出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理论,他认为改建应当达到的目标包括。A: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合的地方去B:把腾出来的地区,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整顿,改作其他最适宜的用途C: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D:保护生态环境平衡E: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17、城市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任务包括。A:以对城市重要规划建设地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控制作为规划编制的重点B:规定规划区内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各项控制指标C:为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建设项目的设计以及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D:根据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要求,确定规划范围内各专项地下空间设施的总体规模、平面布局和竖向分层等关系E:确定规划范围内各专项地下空间设施的总体规模、平面布局和竖向分层等关系

18、城市总体规划采用的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方法包括。A:综合平衡法B:系统评价法C:相关分析法D:层次分析法E:区位法

19、影响城市公共设施用地规模的因素主要包括。A:城市经济发展水平B:城市性质C:公共设施用地规模的确定D:城市布局E:居民生活习惯

20、公共建筑群体组合类型可分为两种形式,即分散布局的群体组合和中心式布局的群体组合。下列属于分散式布局组合的建筑是。A:医疗建筑B:博览建筑C:居住区中心的公共建筑D:交通建筑E:市政中心

21、城镇体系概念的深层含义是。A: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B:城镇体系的核心是中心城市,没有一个具有一定经济社会影响力的中心城市,就不可能形成有现代意义的城镇体系C:城镇体系是由一定数量的城镇所组成的。城镇之间存在着性质、规模和功能方面的差别,即各城镇都有自己的特色,而这些差别和特色则是依据各城镇在区域发展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下,通过客观的和人为的作用而形成的区域分工产物D:城镇体系最本质的特点是相互联系,从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E:城镇体系是以一个相对完整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城镇体系

22、在场地总平面设计中,选择设计地面连接形式,要综合考虑的因素有。A:自然地形的坡度大小B: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及运输联系C:场地面积大小D:土石方工程量多少E:建筑场地的供水与供电

23、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包括__。A.满足组织城市用地的“骨架”要求B.满足各种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C.既要满足交通的功能要求,又要起到组织城市和城市用地的作用D.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要求E.满足城市环境的要求

24、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中,省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主要包括。A:自然保护区B:大型湖泊C:风景名胜区D:历史文化保护区E:分滞洪地区

25、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包括。A:行政监督检查B:法律监督C:立法机构监督检查D:执法机关监督E:社会监督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