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医学⾼等专科学校2012-2013(1)学年
成⼈本科《医学统计学》考试题(A卷)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总计40分,请将答案填⼊相应空格内)
1、某地5⼈接种某疫苗后抗体滴度为:1:20、1:40、1:80、1:160、1:320。为求平均滴度,最好选⽤:B
A、中位数
B、⼏何均数
C、算术平均数
D、平均数
2、为了直观地⽐较化疗后相同时间点上⼀组乳癌患者⾎清肌酐和⾎液尿素氮两项指标观察值的变异程度的⼤⼩,可选⽤的变异指标是:D
A、标准差
B、标准误
C、相关系数
D、变异系数
3、某疗养院测得1096名飞⾏员红细胞数(万/mm2),经检验该资料服从正态分布,其均数值为414.1,标准差为42.8,求得的区间(414.1-1.96×42.8,414.1+1.96×42.8),称为红细胞数的:B
A、99%正常值范围
B、95%正常值范围
C、99%可信区间
D、95%可信区间
4、某医院⼀年内收治202例腰椎间盘后突病⼈,其年龄的频数分布如下:
年龄(岁)10~20~30~40~50~60~
⼈数 6 40 50 85 20 1
为了形象表达该资料,适合选⽤:C
A、线图
B、条图
C、直⽅图
D、圆图
5、5个样本率作⽐较,χ2>χ20.01,4,则在α=0.05检验⽔准下,可认为:A
A、各总体率不全等
B、各总体率均不等
C、各样本率均不等
D、各样本率不全等6、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0到1.96的⾯积为:C
A、90%
B、95%
C、47.5%
D、50%
7、均数与标准差的关系是:D
A、均数⼤于标准差
B、均数越⼤,标准差越⼤
C、标准差越⼤,均数的代表性越⼤
D、标准差越⼩,均数的代表性越⼤
8、正常成年男⼦收缩压的正常值范围⼀般指该指标在(C)中的波动范围
A. 所有⼈
B. 所有正常⼈
C. 绝⼤部分正常⼈
D. 少部分正常⼈
9、在进⾏成组设计资料的假设检验之前,要注意两个前提条件:⼀要考查各样本是否来⾃正态总体,⼆要B
A. 核对数据
B. 作⽅差齐性检验
C. 求X、S
D. 作变量代换
10、某作者收集到如下的资料,并根据全体病⼈中⼯⼈占75%,农民占10%,得出结论:⼯⼈⽐农民容易患病,上述结论不正确的理由是D
A. 统计中计算有误
B. ⼯⼈接触阳光⽐农民少,⽆可⽐性
C. 错把患病率当作构成⽐
D. 错把构成⽐当作患病率
11、减⼩均数的抽样误差的可⾏的⽅法之⼀是B
A、严格执⾏随机抽样
B、增⼤样本含量
C、设⽴对照
D、选⼀些处于中间状态的个体12、⽤某新药治疗急性腹泻病⼈35例,⼀周后痊愈25例,由此可以认为C
A. 新药疗效好
B. 此新药只有近期疗效
C. ⽆对照⽽不能说明疗效如何
D. 治疗例数少⽽不能说明疗效如何
13、为评价某药的降压作⽤,某单位随机选择50名⾼⾎压患者,记录每⼈服药前后的舒张压值,这种实验设计的类型称为(B)设计
A. 完全随机
B. 配对
C. 成组
D. 配伍组
14、实验设计中要求严格遵照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其⽬的是为了A
A. 尽量减少或抵消⾮实验因素的⼲扰
B. 消除随机误差的影响
C. 便于进⾏实验
D. 便于统计处理
15、4×3列联表资料的χ2检验,总例数为720,则⾃由度是B
A. 718
B. 6
C. 719
D. 12
16、描述⼀组数值变量资料的分布特征时C
A、应同时选⽤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
B、应同时选⽤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
C、根据分布类型选⽤相应的集中、离散趋势指标
D、以上都不正确
17、在下列研究中,研究者不能⼈为设置各种处理因素的是A
A、调查研究
B、社区⼲预试验
C、临床试验
D、实验研究
18、关于随机抽样,下列说法哪⼀项是正确的C
A、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
B、研究者在随机抽样时应精⼼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
C、遵循随机化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观察单位,使样本能较好地代表总体特征
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越好19、最⼩组段⽆下限或最⼤组段⽆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何指标描述其集中趋势C
A、算术平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何平均数
20、下列哪⼀项描述不是正态分布的特征D
A、曲线位于横轴上⽅均数处最⾼B、以零为中⼼,左右对称
C、均数为其位置参数D、标准差为其变异度参数
⼀、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总计40分,请将答案填⼊相应空格内)
⼆、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5分,总计20分)
1、样本——按照随机化原则,从总体中抽取的有代表性的部分观察单位的某变量值的集合。
2、计量资料——⼜称为定量资料,指构成其的变量值是定量的,其表现为数值⼤⼩,有单位。
3、抽样误差——由于抽样造成的统计量与参数之间的差别,特点是不能避免的,可⽤标准误描述其⼤⼩。
4、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按⼀定的概率⼤⼩估计总体均数所在的范围(CI)。常⽤的可信度为95%和99%,故常⽤95%和99%的可信区间。
三、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总计40分)
1、标准差与标准误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区别——
(1)含义不同:
①s描述个体变量值(x)之间的变异度⼤⼩,s越⼤,变量值(x)越分散;反之变量值越集中,均数的代表性越强。
②标准误是描述样本均数之间的变异度⼤⼩,标准误越⼤,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间差异越⼤,抽样误差越⼤;反之,样本均数越接近总体均数,抽样误差越⼩。
(2)与n的关系不同:n增⼤时,
①sσ(恒定)。
②标准误减少并趋于0(不存在抽样误差)。
(3)⽤途不同:
①s:表⽰x的变异度⼤⼩,计算cv,估计正常值范围,计算标准误等;
②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标准差与标准误的联系:
⼆者均为变异度指标,样本均数的标准差即为标准误,标准差与标准误成正⽐。
2、应⽤相对数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案⼀:应⽤相对数时的注意事项有——(1)计算相对数时分母过⼩。
(2)以构成⽐代替率。
(3)求⼏个相对数的平均数时,简单地将⼏个相对数相加后除以相对数的个数。
(4)忽视资料的可⽐性,各相对数直接相⽐较。
(5)如数值型变量⼀样,抽样所得的样本相对数也有抽样误差,因此相对数间的⽐较也应做假设检验。
答案⼆:应⽤相对数时的注意事项有——
(1)构成⽐和率的应⽤不能混淆
(2)正确计算加权平均率
(3)注意指标的可⽐性
(4)计算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太⼩
3、正态分布有哪些主要特征?
答:正态分布的特征——
(1)正态曲线在横轴上⽅均数处最⾼。
(2)正态分布以均数为中⼼,左右对称。
(3)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即均数和标准差。
(4)正态曲线下⾯积的分布有⼀定规律。
4.、2010年某医院⽤两种⽅法治疗急性⼼肌梗塞并发休克患者,疗效资料如下,请根据统计表的编制原则,指出下表有什么缺点并重新制作⼀个符合要求的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