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安全交底(顶管施工作业)
2025-09-28 20:57:57 责编:小OO
文档
安全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青州市济青高铁北站周边道路建设PPP工程

交底项目顶管施工作业交底日期

交底内容:

1.一般要求:

    (1)管径小于、等于800mm时,不得采用人工方法掘进。

    (2)采用敞开式掘进顶管,土层中有水时,必须采取降水等控制措施。

    (3)人工挖土,土质为砂、砂砾石时,应采用工具管或注浆加固土层的措施。

    (4)顶管施工中,渗漏、遗洒的液压油和清洗废液等应及时清理,保持环境清洁。

    (5)采用密闭式掘进顶管,管口与掘进机、中继间的连接和管道间的接口必须严密,不得漏水。

    (6)施工前,应根据顶进方法、管径、最大顶力等对后背结构、顶进设备、中继间等进行施工设计,确定安全技术措施,并制定监控量测方案。

    (7)利用已完成顶进的管段作后背时,顶力中心应与已完成管段中心重合;顶力必须小于已完成管段与周边土壤之间的摩擦阻力;后背管口应衬垫可塑性材料保护。

    (8)在城区、居民区、乡镇、机关、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等人员密集区和穿越房屋、轨道交通、铁路、道路、公路和地下管道等建(构)筑物时,宜采用密闭式机械掘进顶管。

    (9)施工过程中应按监控量测方案的要求布设监测点,设专人对施工影响区内的地面、地下管线和建(构)筑物的沉降、倾斜、裂缝等进行观察量测并记录,确认正常;发现异常应及时分析,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2.设备与辅助装置

    (1)施工前,应根据顶进中的最大顶力选择顶进设备和辅助装置。

    (2)施工前,必须对顶进设备和辅助装置进行检查,经试运行,确认合格。

    (3)安装导轨应安装在稳固的基础上;导轨应安装直顺、牢固;设在混凝土底板上的导轨,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50%,且不得低于5MPa时,方可安装。

    (4)拆除顶进设备必须在停机、断电、卸压后进行;拆除的设备和材料,应随时运走或按指定地点码放整齐。

    (5)顶进设备和辅助装置应完好;防护装置应齐全有效;后背结构及其安装应符合施工设计的要求;油泵压力表使用前应经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标定,并形成文件。

(6)安装后背墙体应平整,并与管道顶进轴线垂直;方木、型钢等组装的后背,组装件之间应连接牢固;后背墙体应与后背土体贴实,缝隙应用粗砂等料填充密实;现浇混凝土后背的结构尺寸和强度应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后背墙体埋入工作坑底板以下的深度应符合施工设计要求,且不得小于50cm。

(7)安装(或拆除)洞口密封装置需高处作业时,应支设作业平台,不得垂直交叉作业;脚手架应置于坚实的地基上,搭设稳固;脚手架的宽度应满足施工安全的要求,在宽度范围内应满铺脚手板,并稳固;上下平台应设供作业人员使用的安全梯;平台临边必须设防护栏杆;作业中应随时检查,确认安全。

(8)安装顶铁前,应检查顶铁的外观和结构尺寸,确认完好和符合施工设计要求;顶铁应安装平顺,不得出现弯曲和错位现象;顶铁、千斤顶轴线的中心线应在通过管道轴线的铅垂面上;安装前,应将顶铁表面和导轨顶面的泥土、油污擦拭干净;顶铁与管口顶接处应采用带有柔性衬垫的弧形顶铁;顶铁顺向使用长度,应根据顶铁的截面尺寸确定;当采用20cm × 30cm顶铁时,单行顺向使用的长度不得大于1.5m;双行使用时应在顺向1.2m处设横向顶铁,顺向总长度不得大于2.5m。

    (9)安装工具管和顶管机底板混凝土应达到设计强度;导轨应安装牢固,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管径2000mm(含)以上的工具管、顶管机时,应支搭作业平台;工具管、顶管机安装完成后,应检查其主要尺寸、紧固或焊接质量,确认合格;油、气、水等管路应经检查,确认畅通、严密;机械设备经调试和试运行,确认合格,并形成文件后方可使用;顶进设备应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安装。

    (10)使用液压千斤顶前应检查其活塞阀门和管路,确认完好、无漏油;一旦损坏和漏油应立即更换检修;千斤顶必须按规定的顶力使用,不得超载。其使用顶力应按额定顶力的70%计算;最大工作行程不得超过活塞总长度的75%;千斤顶应放置在干燥,且不受暴晒的地方,搬运时不得扔掷,千斤顶和油箱应单独搬运;顶管同时使用的各台千斤顶的规格型号应一致。

    (11)安装液压千斤顶、液压泵、管路和控制系统的配置,应符合施工设计规定;使用一台液压千斤顶时,其顶力线应位于通过管道轴线的铅垂面上,且与后背保持垂直;使用多台液压千斤顶时,宜对称布置在钢制支架上,支架中心线应位于通过管道轴线的铅垂面上,且与后背保持垂直;千斤顶液压系统应采取并联方式,且每台千斤顶都应有的控制装置。

(12)使用起重机吊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作业现场及其附近有电力架空线路时,应设专人监护,确认作业现场符合施工用电安全要求。

     2)起重机与竖井边缘的安全距离,应根据土质、井深、支护、起重机及其吊装物件的质量确定,且不得小于1.5m。

     3)作业前施工技术人员应对现场环境、电力架空线路、建(构)筑物和被吊重物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选择适宜的起重机。

     4)配合起重机的作业人员应站位于安全地方,待被吊物与就位点的距离小于50cm时方可靠近作业,严禁位于起重机臂下。

     5)起重机作业场地应平整坚实,地面承载力不能满足起重机作业要求时,必须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并经验收确认合格,形成文件。

 6)起重机吊装作业必须设信号工指挥。作业前,指挥人员应检查起重机地基或基础、吊索具、被吊物的捆绑情况、架空线、周围环境、警戒人员上岗情况和作业人员的站位情况等,确认安全,方可向机械操作工发出起吊信号。

    3.顶进施工

    (1)顶进前现场工作坑起重系统、工作坑口平台、顶管机械和配套设备、管路与配电线路应完好;机械设备安装应稳固,防护装置应齐全有效。使用前应经检查、试运行,确认合格;穿越铁路、轨道交通、道路、公路、房屋等建(构)筑物时,加固、防护措施已完成,顶进作业已得到管理单位的同意;监测点已按监控量测方案的要求布设完成,并明确了专人负责。

    (2)顶进中,施工人员不得站在顶铁上或两侧。

    (3)土质松软、管径较大时,封门宜在空顶完成后拆除。

    (4)顶进开始后,应连续作业,实行交制度,并形成文件。

(5)穿越铁路、轨道交通顶管,列车通行时,轨道范围内严禁挖掘、顶进作业。

(6)开始顶进时,千斤顶应缓慢地启动,待各个接触部位密贴后,方可正常顶进。

    (7)拆除封门应编制方案,规定拆除程序和安全技术措施。封门宜采用静力法拆除。

    (8)每班作业前,应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试运行,确认合格并记录后,方可作业。

    (9)顶进过程中,严禁工作坑内进行竖向运输作业;进行竖向运输作业时,必须停止顶进作业。

(10)封门拆除后,应立即将首节管或工具管、顶管机顶入土体内。洞口与管道之间的空隙应采取密封措施。

    (11)掘进过程中,必须由作业组长统一指挥,协调掘进、管内水平运输、顶进和竖向运输等各个环节的关系。

    (12)一个顶进段结束后,管道与周边土壤间的缝隙,应及时填充注浆;填充注浆应遵守本规程第10章的有关规定。

    (13)顶进过程中,应对监控量测情况随时分析,确认正常,当发现异常时,应及时调整施工方法或采取安全技术措施。

    (14)掘进中,拆接电路、和泥、浆、水管时,必须在卸压、断电后进行;接长的管路不得进入运输限界,并及时固定在规定位置;管路拆接后,应检查接口密封状况,确认无渗漏方可使用;拆接泥、浆、水管时,应在作业点采取控制和收集遗洒物的措施。

    (15)采用敞开式掘进顶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敞开式掘进顶管,严禁带水作业。

     2)每一循环掘进完成后,应立即将管道推至开挖面前壁。

     3)掘进过程中,人员必须在管道内或工具管刃脚内作业。

     4)使用设有格孔和正面支撑装置的工具管时,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规定挖掘程序。

     5)当土质较松软时,宜在管道前端安装带有刃脚的工具管;掘进过程中,必须保持刃脚切人土体内。

     6)管端前挖土长度,土质良好时,不得大于50cm,不良土质地段不得大于30cm;铁路下顶进,轨道下不得大于l0cm,道轨外不得大于30cm,且必须遵守铁路管理部门的规定。

     7)掘进时,管顶部位超挖量不得大于15mm;管底部135°范围内不得超挖;在不允许土层沉降的地段,管子周围均不得超挖。

    (16)顶进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停止顶进,待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并确认安全后,方可恢复顶进:

1)开挖面发生严重塌方。

     2)遇到障碍物无法掘进。

     3)后背变形、位移超过规定。

     4)顶铁出现弯曲、错位现象。

     5)顶力骤然增大或超过控制顶力。

6)管道接口出现错位、劈裂或管道出现裂缝。

     7)影响区内地面、地下管线、建(构)筑物的沉降、倾斜度、结构裂缝和变形等量测数据有突变或超过限值。

     8)密闭式掘进机械的切削功率(或切削扭矩)和密封舱的压力大于额定值。

    (17)采用密闭式机械掘进顶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顶管设备操作工必须听从掘进机械操作工的指令。

     2)掘进机械操作工,必须按照机械使用说明书的规定程序操作。

     3)顶进时,应设专人观察管道状况,确认管口无错位、损伤等情况。

     4)使用泥水平衡掘进机械时,应设泥水分离装置和排水设施,不得泥水漫流。

     5)掘进过程中,应随时观察密封舱压力,并保持压力稳定,且不得大于控制压力。

     6)顶管设备和掘进机械操作工必须经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严禁未经培训人员上岗操作

7)掘进时,应随时观测掘进机械切削功率变化情况,并进行控制,保持切削功率稳定,且不得大于额定功率。

     8)掘进机械运行中,出现故障必须立即报告项目经理部主管领导研究处理;处理故障前必须编制方案,针对处理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状况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4.中继顶压站(中继间)

(1)中继顶压站的运输道路(轨道)接顺后,运输车辆方可通过。

    (2)启动中继顶压站前,应检查其电气、液压系统情况,确认合格。

    (3)中继顶压站拼装前应检查各组成部件、配件,确认符合施工设计的要求。

    (4)中继顶压站顶进中,作业人员不宜进入站内,人员必须避离油泵和千斤顶接头。

    (5)在工作坑内顶进和中继顶压站的顶进作业,应由作业组长统一指挥、协调,有序进行。

    (6)拼装中继顶压站的壳体宜在工作坑外拼装;壳体各组成部件和配件应拼装牢固,经验收确认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并形成文件;拼装时,壳体应挡掩牢固;拼装管径大于1600mm的壳体时应支搭作业平台;拼装作业应由作业组长统一指挥,作业人员协调一致。

    (7)三角架的三支腿应根据被吊设备的质量进行受力验算,确认符合要求;三角架应立于坚实的地基上,并支垫稳固;三角架的三支腿宜用杆件连成等边状态;吊装作业和移动三角架必须设专人指挥;三角架顶部连接点必须连接牢固。

(8)使用倒链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重物需暂时在空间停留时,必须将小链拴系在大链上。

     2)需将链葫芦拴挂在建(构)筑物上起重时,必须对承力结构进行受力验算,确认结构安全。

     3)链葫芦外壳应有额定吨位标识,严禁超载。当气温在-10℃以下时,不得超过额定重量的一半。

     4)拉动链条必须由一人均匀、慢速操作,并与链盘方向一致,不得斜拉猛拽;严禁人员站在倒链正下方操作。

     5)使用前应检查吊架、吊钩、链条、轮轴、链盘等部件,发现锈蚀、裂纹、损伤、变形、传动不灵活等,严禁使用。

     6)起重时应先慢拉牵引链条,待起重链承力后,应检查齿轮啮合和自锁装置的工作状态,确认正常后方可继续吊装作业。

     7)作业中应经常检查棘爪、棘爪弹簧和齿轮的技术状态,不符合要求应立即更换,防止制动失灵。齿轮应经常润滑保养。

     8)倒链使用完毕应清洗干净,润滑保养后入库保管。

9)中继顶压站的千斤顶必须安装牢固,油泵压力表安装前必须经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标定,并形成文件。

    10)中继顶压站顶进设备出现故障或检修时,必须在断电、卸压后进行,严禁带电、带压作业。

    11)多级中继顶压站作业时,前中继顶压站一个循环顶进完成,并卸压处于自由回程状态时,后中继顶压站方可开始顶进,其一个循环顶进长度,不得大于前中继顶压站千斤顶的行程。

    12)中继顶压站开始顶进时,其千斤顶应与前后管道端部处于紧密顶接状态;工作坑中的千斤顶应与管道端部处于紧密顶接状态。

    13)当顶进段中设一个中继顶压站时,中继顶压站一个循环顶进完成,并卸压处于自由回程状态时,工作坑顶进设备方可开始顶进,其一个循环顶进的长度,不得大于中继顶压站千斤顶的行程。

14)中继顶压站宜设的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当与工作坑顶进设备的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并用,并集中控制时,中继顶压站应设手动控制装置。

15)拆除中继顶压站作业应设经验丰富的技工指挥;拆除设备前,必须断电、卸压;当管径大于1600mm时,应支搭作业平台;拆除千斤顶和导向壳体的配件,应自上而下进行;拆除中继顶压站壳体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拆除壳体必须按施工设计规定的程序进行。

    ②拆除壳体和空挡推拢,宜控制在3h以内完成。

    ③拆除前,必须向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形成文件。

    ④当土壤松软或拆除壳体和空挡推拢不能在3h内完成时,必须采取临时支护空挡的措施。

⑤采用千斤顶推顶方法拆除壳体时,必须设牢固的后背;采用倒链牵引方法拆除时,必须及牢固的锚固点。

    5.触变泥浆

    (1)注浆压力不得超过控制压力值。

    (2)泥浆池周围应设护栏和安全标志。

    (3)注浆过程中出现故障,必须在停机、断电、卸压后处理。

    (4)注浆作业中应及时清理遗洒浆液,作业后的余浆应妥善处置。

    (5)补浆顺序应保持向顶进方向逐个进行,不得与顶进方向相反。

    (6)顶进过程中,应设专人观察注浆压力表,当表值低于规定压力时,应进行补浆。

    (7)注浆前,应检查泥浆搅拌设备、空气压缩机、注浆泵、压力表、安全阀和管路等状况,确认完好、有效。

    (8)注浆施工应具备下列条件:

     1)控制压力值已确定。

     2)压力表已经检测单位检测、标定。

     3)封门洞口与管道之间的缝隙已密封。

     4)经检查,确认机械设备完好,输浆管接口严密,防护装置齐全有效。

交 底 人

被交底人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