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
1,建筑设计的研究内容包括对建筑空间的研究和对构成建筑物实体的研究
2,建筑物根据其使用性质,通常可以分为生产性建筑和非生产性建筑两大类
3,民用建筑根据使用功能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居住建筑又分为住宅和宿舍
4,建筑物的主要构成部分,楼地层、墙或柱、基础、楼电梯、屋盖、门窗
5,建筑物的构成系统分为结构支承系统和围护分割系统与建筑物主体结构有关的其他子系统
6,建筑设计程序一般分为方案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
7,住宅建筑:层数在3层及以下的被称之为低层住宅;
层数在4~6层的被称之为多层住宅;
层数在7~9层的被称之为中高层住宅;
层数在10~30层的被称之为高层住宅
凡高度在100m以上的建筑均被称之为超高层建筑
8,常用的空间结构体系有薄壳、网架、悬索、薄膜等等,以及它们的混合形式
9,楼层的基本形式(根据力的传递方式)板式、梁板式、无梁楼盖
10、钢筋混凝土楼层的施工工艺分为现浇整体式,预制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
11、楼板是以单向板时,板厚取跨的1/35(简支);1/40(两端皆连续);而且民用建筑楼板板厚≥70mm,工业建筑的楼板板厚≥80mm
楼板是双向板时,板厚取双向板短跨的1/45(四边皆简支);1/50(四边皆连续);而且板厚≥80mm.
无梁楼盖的楼板取其长边的1/35;而且板厚≥150mm
梁的截面宽度一般为其截面高度的1/3~1/1.5,常用宽度为250mm或300mm。其截面高度估算为跨度的1/12~1/10(单跨简支梁);1/18~1/14(多跨连续次梁);1/14~1/12(多跨连续主梁)
12、建筑物的地层构造可以分为实铺地面和架空地面
13、建筑物的墙体依其在房屋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分为内墙和外墙
凡沿建筑物短袖方向布置的墙称为横墙,横向外墙可以通称为山墙,而不论建筑物是否采用坡屋顶;
凡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纵墙,纵墙有内纵墙与外纵墙之分。
在一片墙上,窗与窗或门与窗之间的墙称为窗间墙;窗洞下部的墙称为窗下墙或窗肚墙。
14、从结构受力的情况来看,墙体又有承重墙和非承重墙
非承重墙包括隔墙,填充墙和幕墙
15、砌体墙砌筑要领:错缝搭接,避免通缝,横平竖直,砂浆饱满。
16、隔墙分类:立筋类,条板类,以及可活动类
17、幕墙与建筑物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按照连接杆件类型及与幕墙面板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分为有框式幕墙,点式幕墙和全玻式幕墙
18、建筑物墙及楼地层的构造做法的施工工艺分粉刷类,粘贴类,钉挂类和裱糊类
19、习惯上将木地板的附加骨架称为搁栅;将装饰墙面面板的附加骨架称为墙筋;将吊顶的附加骨架称为龙骨
20、在建筑工程上,把建筑物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部分称为基础,把支承建筑物重量的土层称为地基
21、根据基础埋置深度不同,基础有深基础,浅基础和不埋基础之分
22、基础按照材料和受力特点分为刚性基础和非刚性基础;依照构造形式分为条形基础,基础,筏型基础,桩基础箱型基础等
23、楼梯有楼梯梯段,楼梯平台,扶手栏杆(板)三部分构成
设有踏步以供层间上下行走的通道段落称为梯段;一个梯段又成为一跑。梯段上的踏步按供行走时的踏脚的水平部分和形成踏步高差的垂直部分分别称为踏面和踢面。楼梯的坡度就是由踏步的高度和宽度形成的。
24、像楼板可以分为板式和梁板式一样,楼梯梯段也可以分为板式和梁板式两种。板式楼梯的一个梯段就是一块板,而梁板式楼梯的梯段又分成踏步板和梯段梁两部分
25、习惯上将梁板式楼梯的踏步从侧边可以看到的称为明步,而将梯段梁,使得从侧边不能看到踏步的称为暗步。
26、门窗主要由门窗框,门窗扇,门窗五金几部分构成。
门窗框又称作门窗樘,一般由两边的垂直边梃和自上而下分别称作上槛、中槛(又称作中横档)、下槛的水平构件组成。
在一樘中并列有多扇门或窗的,垂直方向中间还会有中梃来分隔及安装相邻的门窗扇。考虑到使用方便,门大多不设下槛。为了控制门窗扇的关闭是的位置和开启时的角度,门窗框一般要连带或增加附件,称为铲口或铲口条(又称止口条)
27、根据所用防水材料的不同,平屋面防水方案又可分为卷材防水,刚性材料防水以及涂膜防水等几种
28、热量从高温处向低温处转移的过程中,存在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29、常用的屋面保温材料从形式上可以分为板材,块材,卷材和散料
30、常用外墙外保温构造分为保温浆料外粉刷、外贴保温板材、外加保温砌块墙
31、伸缩缝(温度缝)--对应昼夜温差引起的变形;
沉降缝--对应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变形;
防震缝--对应地震可能引起的变形。
32、工业厂房按照厂房用途分主要生产厂房,辅助生产厂房,动力用厂房,储藏类建筑,运输工具用房
按照厂房生产状况分冷加工厂房,热加工厂房,恒温恒湿厂房,洁净厂房
按照厂房层数分单层厂房,多层厂房,混合层数厂房
33、单轨悬挂式吊车梁式吊车,桥式吊车
34、单层工业建筑的结构支承方式可以分为承重墙支承和骨架支承两类
35、排架结构俺材料可分为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
36、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种骨架结构多采取预制装配的施工方式。结构构成主要由横向骨架,纵向连系构件以及支撑构件组成。
37、横向骨架: 屋面大梁(或屋架)、柱子、柱基础,承受各种荷载。纵向连系构件: 屋面板、连系梁、吊车梁、基础梁等,此外,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支撑构件用以提高整体稳定性。
38、我国多层厂房承重结构有(1)混合结构,(2)钢筋混凝土结构①框架结构②框架--剪力墙结构③无梁楼板结构(3)钢结构
二、名词解释
1,建筑设计--主要是指对建筑空间的研究以及对构成建筑空间的建筑物实体的研究
2,建筑空间--供人使用的场所,它们的大小、形态、组合及流通关系与使用功能密切相关,同时往往还反映了一种精神上的需求建筑物实体--同时具有利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其利用价值是指对空间的界定作用,观赏价值是指对建筑形态的构成作用
3,建筑红线--工程项目立项时,规划部门在下发的基地蓝图上所圈定的建筑用地范围,如果基地与城市道路接壤,其相邻处的红线应该即为城市道路红线,而其余部分的红线即为基地与相邻的其它基地的分界线
4,墙体承重结构体系——以部分或全部建筑外墙以及若干固定不变的建筑内墙作为垂直支承系统的一种体系.根据建筑物的构造材料及高度、荷载等要求,主要分为砌体墙承重的混合结构系统和钢筋混凝土墙承重系统
5,构造详图--构造详图通常是在建筑的平、立、剖面图上,通过引出放大或进一步剖切放大节点的方法,将细部用详图表达清楚,除了构件形状和必要的图例外,构造详图中还应该标明相关的尺寸以及所用的材料、级配、厚度和做法
6,板式楼盖--当房间的尺度较小,楼板可以直接将其上面的荷载传给周围的支撑构件,而不会使得其因为跨度太大,而造成断面尺度太大或者结构自重太大,在这种情况下,可将楼板做成平板的样式,称为板式楼盖
7,梁板式楼盖--当房间的平面尺度较大,采用办事楼盖会造成单块楼板的跨度太大时,可以通过在楼板下设梁的方式,将一块板划分为若干个小块,从而减小小块板的跨度,这种楼盖称为梁板式楼盖
8,现浇整体式施工工艺--是指在施工现场按支模,铺设钢筋,绑扎钢筋,铺设管道,浇灌混凝土等顺序将整个楼盖结构系统浇筑成型。9,预制装配式施工工艺--是指将楼层构件在预制加工厂或施工现场先制作成型并达到强度后,运送到指定位置按顺序进行安装。10,结构找坡--坡屋顶的坡角是有结构构件的形状或者其支承情况形成的,又可以称之为结构找坡
11,圈梁--是沿着建筑物的全部外墙和部分内墙设置的连续封闭的梁。设置部位在建筑物的屋盖及楼盖处。
12,散水(护坡)--为保护墙基不受雨水的侵蚀,常在外墙四周将地面做成向外倾斜的坡面,以便将屋面雨水排至远处
13,空腔原理(等压原理)--是指将门窗开启缝靠室外的一边局部扩大,这样使室外较大的风压到了此处会突然降低,甚至有可能做到与室内等压,于是便不能继续将雨水压入室内,扩大的空腔同时也破坏了毛细现象生成的环境。
14,构造防水--是指同伙构造节点设计和加工的合理及完善达到防水的目的,所选用的材料不一定是防水材料。
15,材料防水--关键在于被选材料自身良好的防水性能,当然构造设计仍需合理。
17,三毡四油--是指在找平层上先涂一层重量配合比为4:6的石油沥青及煤油的混合液,或者是3:7的石油沥青及汽油的混合液,俗称“冷底子油”。然后再用热沥青逐层粘贴沥青类卷材,共三层。
18,绿豆砂--因为防水卷材大多数是黑色的材料,在屋面上经日晒容易吸热并老化,所以需要在上面再做一道保护层。高分子卷材所用的保护层多为浅色细砂或是反光的涂料。而沥青类防水卷材表面则多撒上加热至100℃的绿豆般大小的石粒,利用高温使沥青表面溶化来粘接石粒,俗称“绿豆砂”
19,平均传热系数--将组成外墙的各种材料所具有的导热系数与该种材料做成的构件的垂直
热流方向的表面积的乘积之和去除以外墙的总得表面积,得到的平均导热系数被认为更能够
接近真实情况
20,变形缝--在建筑物因昼夜温差、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而可能引起结构破坏的变形的敏感
部位或其它必要的部位,预先设缝将整个建筑物沿全高断开,令断开后建筑物的各部分成为
的单元,或者是划分为简单、规则、均一的段,并令各段之间的缝达到一定的宽度,以
能够适应变形的需要,这就是变形缝
21,柱网--在工业建筑平面上排列所形成的网格称为柱网
跨度--柱子纵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称为跨度
柱距--柱子横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称为柱距
三、简答题
1、建筑设计的要求
(1)满足建筑功能的需求
(2)符合所在地规划发展的要求并有良好的视觉效果(3)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
(4)提供在投资计划所允许的经济范畴之内运作的可能性2、影响确定建筑物层数和总高度的因素:
(1). 城市规划的要求;
(2). 建筑物的使用性质;
(3). 选用的建筑结构类型和建筑材料;
(4). 城市消防能力的影响3、建筑物面设计的体型和立面设计要求:
(1)符合基地环境和总体规划的要求
(2)符合建筑功能的需要和建筑类型的特征
(3)合理运用某些视觉和构图的规律
(4)符合建筑所选用结构系统的特点及技术的可能性
(5 )掌握相应的设计标准和经济指标
4、由于立面的效果更多的表现为二维的构图关系,因此要注意
(1)注意尺度和比例的协调性
(2)掌握节奏的变化和韵律感
(3)掌握虚实的对比和变化
(4)注意材料的色彩和质感
5、建筑物与基地红线的关系
(1). 建筑物应该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将其基底范围,包括基础和除去与城市管线相连接的部分以外的埋地管线,都控制在红线的范围之内。如果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对建筑物退界距离还有其他要求,也应一并遵守
(2). 建筑物与相邻基地之间,应在边界红线范围以内留出防火通道或空地。除非建筑物前后都留有空地或道路,并符合消防规范的要求时,才能与相邻基地的建筑毗邻建造
(3). 建筑物的高度不应影响相邻基地邻近的建筑物的最低日照要求
(4). 建筑物的台阶、平台不得突出于城市道路红线之外。其上部的突出物也应在规范规定的高度以上和范围之内,才准许突出于城市道路红线之外
(5). 紧接基地红线的建筑物,除非相邻地界为城市规划规定的永久性空地,否则不得朝向邻地开设门窗洞口,不得设阳台、挑檐,不得向邻地排泄雨水或废气
6、建筑构造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
(1)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及变化的要求(2)充分发挥所用材料的各种性能(3)注意施工的可能性和现实性(4)注意感官效果及对建筑空间构成的影响(5)讲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符合相关各项建筑法规和规范的要求
7、P142 图4-3-2-19水平防潮层的设置部位
答:水平防潮层设在建筑物内外墙体沿地层结构部分的高度。如果建筑物底层室内采用实铺地面的做法,水平防潮层一般设在地面素混凝土结构层的厚度范围之内。工程中常将其设于-0.06m处。如果底层用预制板做架空处理,则可以在预制板统设地梁,以兼作水平防潮层用。
8、防火墙采取的措施:
(1). 耐火极限不小于4.0h;
(2.) 直接设在基础或钢筋混凝土框架上,并高出不燃烧体屋面不小于400mm;高出燃烧体或难燃烧体屋面不小于500mm。当屋顶承重构件为耐火极限不低于0.5h的不燃烧体时,防火墙(包括纵向防火墙)可砌至屋面基层的底部,不必高出屋面;
(3.) 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如必须开设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窗,并应能自动关闭;
(4.) 防火墙上不应设排气道,必须设时,两侧的墙厚不小于120mm;
(5.) 防火墙不应设在建筑物的转角处,否则内转角两侧的门窗洞口的水平距离不小于4m。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最近距离不小于2m。设耐火0.9h的非燃烧固定扇的采光窗时不受此限
9、据楼梯的结构支撑情况,楼梯的支撑形式有
(1).用平台梁来支承的板式楼梯和梁式楼梯
●平台梁是设在梯段与平台交接处的梁,是最常用的楼梯梯段的支座。平台可以与梯段共用支座,也可以另设支座
●平台梁做在梯段的两端,可使梯段的跨度做到最小。如因建筑物整体布置的关系使得需要移动平台梁的位置,就有可能将梯段和平台当成折线形的构件来处理
●板式楼梯的一个梯段就是一块板●梁式楼梯的梯段又分成踏步板和梯段梁两部分
(2)从侧边出挑的挑板楼梯●梯段板不由两端的平台梁支承,而改由侧边的支座出挑,这时梯段板相当于倾斜或受扭的挑板阳台(3)作为空间构件的悬挑楼梯●采用作为空间受力构件的悬挑楼梯,取消楼梯一端的平台梁及其支座,可取得较好的视觉效果
(4)悬挂楼梯●利用栏杆,或者另设拉杆,把整个梯段或者踏步板逐块吊挂在上方的梁或者其它的受力构件上,形成悬挂楼梯(5.)支承在中心立杆上的螺旋楼梯●直接将踏步做成踏步块安放在中心的立柱上,然后调整角度并加以固定●螺旋楼梯的装饰性较强,但踏步近中心处较窄,只能用于居住建筑的户内以及一些小型的办公、储藏空间等,不能用于有大量人流的公共空间,尤其不能用作消防疏散楼梯
10、建筑门窗应满足一下要求
(1)采光和通风方面的要求
(2)密闭性能和热工性能方面的要求
(3)使用和交通安全方面的要求
(4)在建筑视觉效果方面的要求
11、建筑防水构造做法设计的基本要求
(1.)有效控制建筑物的变形,例如热胀冷缩、不均匀沉降等。并且对有可能因为变形引起开裂的部位事先采取应对措施
(2.)对有可能积水的部位,采取疏导的措施,使水能够及时排走,不至于因为积水造成渗漏
(3.)对防水的关键部位,采取构造措施,将水堵在外部,不使入侵
12、刚性材料防水方案所用的防水材料主要是防水砂浆和防水细石混凝土,其适应变形的关键是:
(1)在刚性防水材料之下先用无粘结或难粘结的材料做一层浮筑层,使得防水混凝土不与基层水泥的材料粘结,可以相互错动,从而减小在温度应力或结构变形应力作用下不同构造层次之间的相互牵制和影响
(2)在防水层混凝土中配筋,要求双向配Φ4钢筋,间距不大于200,而且要求细石混凝土的厚度不小于40,强度等级不小于C20级(3)在防水层混凝土中留分仓缝,部位、间距同卷材防水屋面中的刚性材料层,而且混凝土中所配的钢筋也必须在分仓缝处断开。在檐口出应由防水卷材做收头处理。
13、保温材料在屋面上的放置层次上的选择
(1.)保温层放置在屋面结构层与防水层之间,下设隔蒸汽层
(2)“倒铺屋面”——保温层放置在屋面防水层之上(保温材料必须自防水)
(3).内保温——保温层放置在屋面结构层之下14、建筑外墙面的保温层构造应该能够满足:
(1)适应基层的正常变形而不产生裂缝及空鼓;
(2)长期承受自重而不产生有害的变形;
(3)承受风荷载的作用而不产生破坏;
(4)在室外气候的长期反复作用下不产生破坏;
(5)罕遇地震时不从基层上脱落;
(6)防火性能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通风隔热原理(7)具有防止水渗透的功能;
(8)各组成部分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所有的组成材料彼此相容,并具有防腐性
15、需要采取隔热措施的建筑物,其热源主要来自太阳光的辐射源。不同于采暖建筑希望通过阳光隔热的建筑物正相反,希望能够将一部分来自阳光的辐射热能挡在室外,这除了可以在门窗玻璃上镀反射膜,或者在外墙上用浅颜色的饰面材料来反射掉部分辐射热,以及在门窗洞口上方做遮阳板以遮挡部分太阳的直射光外,在外围护结构表面设置通风的空气间层,利用层间通风,带走一部分热量,使屋顶或外墙变成二次传热,以减低传至外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温度,是最为有效的办法。
16、在建筑物设变形缝的部位,要使两边的结构满足断开的要求,又自成系统,其布置方法主要有几种:
(1)按照建筑物承重系统的类型,在变形缝的两侧设双墙或双柱
(2)变形缝两侧的垂直承重构件分别退开变形缝一定距离,或单边退开,再像做阳台那样用水平构件悬臂向变形缝的方向挑出(3)用一段简支的水平构件做过渡处理,即在两个单元相对的两侧各伸出悬臂构件来支撑中间一段水平构件。
17、工业建筑的特点
厂房应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厂房内部有较大的通敞空间
采用大型的承重骨架结构
结构、构造复杂,技术要求高
18、多层厂房的适用范围
(1)生产工艺流程适于垂直布置的企业
(2)楼面荷载小于2t/m2
(3)生产上要求在不同层高上操作的企业
(4)生产工艺对生产环境有特殊要求的企业(如恒温恒湿、净化洁净、无尘无菌等)
(5)当建筑用地紧张及城建规划需要时四、作图题
实铺地面做法
底层室内标高
回填土高度
室外地面标高
水平防潮层
架空地面的做法
通风洞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