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人类遗传性状的调查与分析
2025-09-29 04:18:31 责编:小OO
文档
人类遗传性状的调查与分析

摘要:为了解人群中各遗传性状的情况,本小组成员设计了调查问卷,其中有6个遗传性状,调查了600人的数据。得到数据后,我们对其进行了显隐性,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分析。得出在人群中(假定为孟德尔群体)各基因的显隐性比率近似为1:1的结论。

关键词:遗传性状    调查    数据分析    基因型频率    基因频率

正文:

一、实验目的 

1.初步学会调查和统计人类遗传性状或遗传病的基本方法;

2.通过对遗传性状或遗传病的调查,了解其遗传方式,学会系谱调查及分析的基本方法;

3.通过实际调查,培养接触社会,从社会中直接获取资料或数据的能力;

4.学习设计性实验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人类的各种性状都是由特定的基因控制的。由于每个人的遗传基础不同,某一特殊的性状在不同的人体会出现不同的表现。通过一个特定人群的某一性状的调查,将调查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可以初步了解某性状的遗传方式、控制性质基因的性质,并能计算出该基因的频率。

三、实验安排

1.制作问卷

2.调查地点:石河子大学中区,北区

3.调查对象:石河子大学在校学生及老师

4.派发问卷及收集问卷

5.对问卷进行整理分析,根据问卷结果分析结论

小组成员:

四、实验内容

1.调查的性状

(1)可否卷舌

(2)单眼皮与双眼皮

(3)美人尖的有无

(4)酒窝的有无

(5)拇指最后一截可否向外弯曲与拇指垂直轴线呈60度

(6)耳垂的有无

2.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3. 调查对象:300名男生,300名女生

4.统计数据时用到的计算公式

基因型频率:某基因型个体数/总个体数

基因频率:某基因个数/种群内给基因以及该基因等位基因总数

五、实验数据统计

卷舌眼皮美人尖酒窝拇指耳垂
不翘
男生198102126174782227722317512521090
女生2109084216552456623422278150150
小计

408192210390133467143457397203360240
六、实验分析

 卷舌

 眼皮

 美人尖

 酒窝

 拇指

 耳垂

不翘
人数408192210390133467143

457397203360

240

基因型频率0.680.320.350.650.220.780.240.760.660.340.600.40
显隐性
基因频率0.430.570.590.410.470.530.490.510.420.580.370.63
假定所调查的对象为孟德尔群体。

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个遗传性状都与性别都没有关系,所以可以排除是性别遗传的可能性。在所调查性状中,可卷舌对不可卷舌为显性,双眼皮对单眼皮为显性,无美人尖对有美人尖为显性,无酒窝对有酒窝为显性,拇指可外翻对不可外翻为显性,有耳垂对无耳垂为显性。

由数据可得,基因型频率均近似于3:1,基因频率近似于1:1。

误差存在原因:1.所调查的群体人数较少,范围狭小,数据误差大

              2. 还有是无记名统计,所以难免有重复性

七.参考文献

[1]浙江农业大学主编. 遗传学. 第二版.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

[2]王亚馥,戴灼化主编. 遗传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