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8.9
中国动漫产业市场调查报告 摘要:动漫,带给我们许多欢乐,也带给我们多彩的童年。我们这一代的青少年,大都在动漫的氛围下成长。而中国的漫画市场却不如日本、欧美,受众群体也较为狭隘,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要使中国动漫产业走向成功的关键之处是什么呢?国产动漫还有未来吗?抱着种种疑问,我们做了如下的调查。 调查基本情况:
1、调查组成员:
丁一芙、朱歆怡、鲍倩茹
2、调查时间
2012年8月9日至2012年8月11日
3、调查地点
定海五中、定海二中
4、调查对象
定海五中、定海二中11届部分学生
5、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实地采访、互联网查询信息、询问相关人员
6、调查过程及分工安排
第一天,制定调查问卷以及问卷发放、填写、收集。第二天,实地采访相关人员、实地调查相关店铺。第三天,互联网查询信息以及撰写调查报告。
前言
part 1.中国动漫产业现状
一 中国动漫产品的内容主题和形象创意
二 中国动漫产业链分析
a 播出环节
b 衍生品环节
c 动漫期刊
part 2. 国外成功动漫产业发展的启示
一 美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二 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
三 发达国家动漫产业发展的启示
a 增强动漫产业的原创力
b 打造成熟完善的动漫产业链
c 选择合适环节启动产业链始端
part 3. 中国动漫产业展望
一 改变思想,观念革新
二 培养人才,提高技术
三 拓展市场,加大宣传
四 力求创新,与时俱进
调查感悟
前 言
动漫,带给我们许多欢乐,也带给我们多彩的童年。我们这一代的青少年,大都在动漫的氛围下成长。
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
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
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
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
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
具、海报、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
产和经营的产业。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动
漫产业的发展也愈发迅速。纵观全
球,能够称得上是动漫大国的,惟美
国和日本而已,其中日本更尤为突
出,日本动漫已经成为了日本民族的
象征,成为了日本的文化标签。迪斯
尼领军的美国动漫,更是世界动漫的龙头老大之一。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动漫市场十分广阔,但国产动漫却一直不如人意,真正优秀的动漫作品寥寥无几。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差距,这个问题确实值得国人深思。
由上图"我国动漫市场现状"来看,中国原创动漫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增长期。中国动漫产业相比其他国家正刚刚兴起,中国年动漫节目需求量为180万分钟,意味着将有一个250亿美元的市场空间爱你,而目前国内播出的动漫作品每年只有2万分钟,远远不足实际播出量,且大量依赖进口。动漫产品本身有巨大的市场空间,而动漫产品的衍生产品市场空间更大。3.67亿未成年人,他们都将是未来动漫产业潜在的消费群体,中国动漫产业将拥有超千亿元的巨大发展空间。
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动漫市场一直面临着巨大的问题,一方面,国内的动漫大部分是国外的动漫加工而来,原创动漫生产能力薄弱;另一方面,国内广阔的消费市场被日美动漫占领,包括影视播出、音像、以及衍生产品、动漫周边等都被外国的动漫占领,中国动漫产业竞争力薄弱。
一 中国动漫产品的内容主题和形象创意
中国的动漫产品主要是针对低幼儿童,在内容和形式上属于纯儿童的展现,凸现的是动漫产品的教育功能,从而使动漫创作的视野非常狭小,题材选择亦受到诸种。造成了成年人基本不看,年纪较大的孩子不爱看的局面。
强调文艺的教化作用是中国的传统,而强调动漫的教育意义是中国动漫很长一段时间中的制作理念。对教育功能的过分强调使得生产出来的动漫产品,高高在上的成为真理的化身,篇二:动漫调查报告
关于中国大学生动漫观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动漫,顾名思义,就是动画和漫画的简称。
无可否认,中国动漫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
首先,中国动漫的起步早,国际影响大。如果将漫画创作视为动漫艺术发端
的话,中国的漫画创作最早可推至清朝末年。当时,陈师曾在上海的《太平洋报》上发表过一些即兴随意之作。1925年,丰子恺在《文学周报》上发表作
品,编者将他的作品称为"漫画", 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漫画艺术。如果将动
画片制作视为动漫起点的话,1926年,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
涤寰)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40年,万氏兄弟又完成了中国
的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仅比世界上第一篇动画片《白雪公主》晚
一年时间。可以说中国动漫和世界动漫的发展几乎是同时起步的。《铁扇公主》
其次,中国美术片的品种多、品质优。世界上很少有哪个国家的美术片品种可以和中国美术片的品种相匹敌。中国美术片除了动画片以外,还有木偶片(如《阿凡提》)、真人和木偶合成的木偶片(如《小梅的梦》)、折纸片(如《聪明的鸭子》)、剪纸片(如《猪八戒吃西瓜》)、水墨动画片(如《小蝌蚪找妈妈》)等
等。这些动画片的作者,都是在影视和文学领域造诣都相当高的著名艺术家,如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钱家骏、虞哲光、章超群、雷雨、金近、马国良、包蕾这些作品无论在形式上,还是美感上,其品质都在动画的各个领域达到了
顶尖水平。
另外,中国动画形成了独步天下的"中国动画学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动画形成了举世曙目、独具风格的"中国动画学派"。1961年至19年,由万籁鸣导演、美影厂拍摄的大型动画片《大闹天宫》(上、下集)创造了中国美术片一个时代的辉煌。该作品取材神话小说《西游记》,想象力丰富,在造型艺
术和动画技巧都达到很高水平,并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全世界因此而知道中国有一个mongkey king。1979年,为庆祝建国30周年而摄制的宽银幕动
画长片《哪吒闹海》以浓重壮美的表现形式焕发出民族风格的光彩;动画片《三个和尚》的篇幅虽短,但寓意深刻,它既继承了传统的艺术形式,又吸收了外国现代的表现手法,是发展民族风格的一次新尝试。木偶片《阿凡提的故事》的造型夸张、语言幽默,生动地刻画了维吾尔民族的传奇智慧人物阿凡提。剪纸片在美术形式上也丰富多彩:《南郭先生》表现了汉代的艺术风格、格调古雅;《猴子捞月》使剪纸片造型产生毛茸茸的质感。水墨画风格的剪纸片《鹬蚌相争》,形式优美、内容诙谐,动作细腻生动,丰富了剪纸片的艺术风格;水墨动画《鹿铃》抒发了友爱之情。另外,中国美术片在中国各类影片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它是中国影片在国际上获奖最多的一个片种。至1986年止,有29部影片在国内获奖37次;31部影片在各种国际电影节上获奖46次。国外界曾经赞扬中国
美术片在艺术上"已达到世界第一流水平"
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许多中国动画片在艺术上都达到了相当的
高度,是难得的文化瑰宝,也是我们用来教育后代最佳的精神食粮。
二、中国动漫现状
中国原创动漫曲曲折折地走过了10年的发展道路,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春天。
大力支持,动漫制作公司和动漫创作人不断涌现,动漫节此起彼伏,动漫作
品纷纷面世,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目前中国的原创动漫依然存在着几个误区。
误区一:重技术,轻人文。由于现在很多动漫画面都是由电脑程序写出来的,
所以很多动漫人,尤其是年轻的动漫人,认为中国的原创动漫要赶上日本、欧美
的动漫,必须有先进的动漫技术,要在技术上达到与其同等的水平。其实,动漫
技术与动漫艺术是并行的,动漫发展离开技术发展是不可能的,但没有艺术的动
漫是没有灵魂的动漫,也不具有生命力。技术只是一种工具,就像不同的人拿着
同样的相机,但由于文化背景、素质不同,拍出来的东西就可能完全不一样。比
如美国人拍的《花木兰》,美国人有他们自己对"花木兰"的理解和创作,相信
如果是中国人来创作,从造型、音乐,到对人性的理解等都会不一样,这就是文
化背景的差别。
误区二:重画面,轻情节。现在不论翻开漫画书,登录动漫网站,还是参加
动漫节,你都可以看到很多炫目的贴图,画面绚丽多彩,画工精细完美。大家争
相炫耀画一幅漂亮的画,这是对动漫的一种误解。作为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动漫,
画面只是动漫的肌肤表象,情节才是动漫的骨骼灵魂。目前很多国内动漫作品都
存在着剧情薄弱的问题,很多人误以为动漫就是给孩子们看的,甚至包括一些儿
童心理学家,都认为孩子是一块白板,给什么学什么,不存在特别的欣赏兴趣,
这使得中国原创动漫的创作走入了另一个误区--对情节的忽视。而日本、欧美
的动漫,尤其是有长久生命力的,如《猫和老鼠》、《机器猫》、《米老鼠》等,其
构成故事主角的线条都非常简单,画面也非常朴实,但无不是以生动有趣的情节
吸引观众,历经数十年依然经久不衰,这是非常值得我们中国动漫人学习的地方。
误区三:重制作,轻市场。国产动画曾经异常辉煌,动画片、水墨动画片、
剪纸片、拉毛动画片、贴纸动画片、木偶片、泥塑木偶片等应有尽有,《小蝌蚪
找妈妈》、《大闹天宫》、《哪吒闹海》、《三个和尚》等片还捧回几十个国际艺术大
奖。但当年的国产动画是国家投资,不计成本,不图经济回报;艺术家们只求艺
术,不论票房,不管市场因而造成了"重制作,轻市场"的后遗症。其实动
漫行业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的行业,因为电视播出基本没有收入,投资回报主要
靠音像制品和各种卡通形象衍生品。而国外动画片的一大长处在于擅长造星,他
们会把70%的时间和经费花在前期推广上面,目的都是为了让卡通形象深入人心。
其后他们会把30%的时间和花费用在衍生产品上,而恰恰赚钱的就是衍生产品。
有资料显示:《狮子王》投资约4500万美元,票房收入约7亿美元,而其衍生产
品的收入却达到20亿美元。动漫不仅仅是一种娱乐,还可以延伸到服装、玩具
等各类产业上去,只有解决好制作和市场之间的产业链,中国原创动漫的发展才
能进入良性循环,才不会出现原创动漫"投入一分钱就亏一分钱"的尴尬局面。
误区四:重模仿,轻创作。由于中国原创动漫起步较晚,而且中国的动漫市
场一直被日本、欧美、韩国动漫所占据,中国的动漫人无论是创意还是画风都深
受外来动漫的影响,尤其是在电视机前长大的动漫人,年龄基本上在30岁以下,
他们多是痴迷的漫画读者,阅读了大量的日本漫画,由喜欢看到自己动手模仿画,
许多人都没有受过专业的美术训练,在刚开始从事漫画创作时,不可避免地模仿
日本画风。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原创动漫也不可避免地"重模仿,轻创作",
好一点的就是把一些传统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外国畅销的东西拿过来,改头
换面,不做深层次的研究,差一点的就是全面的"克隆"。
三、调查结果
我们的调查虽然不是一帆风顺,但是也算是进展顺利,也许是因为调查对象是在校的大学生,所以会比较配合,当然有时也会有人以没时间、有事为推辞,总体上还是有所收获的。以下是调查的结果:
1.您经常看动漫吗?
a.是 20%
b.否 25%
c.偶尔 40%
d.一般 15%
2.您最早接触动漫是什么时候?
a.小学 85%
b.初中 9%
c.高中 5%
d.大学 1%
3.您喜欢哪种动漫呢?
a.中国动漫 12%
b.日韩动漫 82%
c.欧美动漫 6%
4.您喜欢什么类型的漫画?
a.少女漫画 28%
b.热血漫画 9%
c.搞笑漫画 26%
d.推理漫画 29%
e.成人漫画 3%
f.其他 5%
5.您最喜欢哪种技术制作的动漫?
a.2d 20%
b.3d 39%
c.flash 31%
d.其他 10%
6.看动漫时您最注重哪一方面?
a.画面素质 36%
b.情节 56%
c.作者 6%
d.顺应潮流 2%
7.您会利用学习时间看动漫吗?
a.经常 8%
b.不会 39%
c.偶尔会 53%
8.您每天看动漫的时间是?
a.1小时以下 77%
b.2-3小时 17%
c.4-5小时 6%
d.5小时以上 没有
9.您会花钱买动漫产品吗?
a.经常 10%
b.不会 50%
c.偶尔会 40%
10.您打算从事有关动漫的职业吗?
a.打算 10%
b.不打算 26%
c.没有想过 %
11.动漫对您生活的影响?
a.腐蚀心灵的毒药 1%
b.没什么感觉 21%
c.一般娱乐 68%
d.人生因动漫而光明 10%
12.您有没有观看过国产的动漫作品?
a.经常看 8%
b.有时间就会 9%
c.偶尔会看 72%
d.从来没有 11%
13.您对中国现有动漫的总体评价是?
a.非常出色 没有
b.还可以 15%
c.有特点但不成熟 20%
d.和动画强国相比差距明显 65%
14.您对中国动漫发展前景的看法?
a.前途无限光明 10%
b.一般般啦 80%
c.完全没有希望 10%
15.您觉得中国动漫和外国同行业的最大差距是什么?
a.动画观念 12%
b.脚本 10%
c.制作 30%
d.宣传 8%
e.多方面 40%
16.您觉得中国动漫画相对外国同行业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a.民间基础 25%
b.文化底蕴 55%
c.人才资源 10%
d.扶植 5%
e.其他 5%
17.您认为以下哪一个方向是最适合中国动漫发展的道路?
a.具有中国民族传统的(水墨剪纸等) 30%
b.先"漫"后"动"的(偏日) 28%
c.由网络普及开来的(偏韩) 18%
d.大成本大制作的(偏美) 4%
e.都不是 20%
18.您最喜欢的动漫是什么?
①柯南 10%
②灌篮高手 6%
③美少女战士、火影、蜡笔小新 4%
19.您看的第一部动画片是什么?
①葫芦娃 7%
②哆啦a梦 6%
③美少女战士、海尔兄弟 5%
通过以上的调查统计,我们可以对国产动漫的形势有了大体的认识。100份调查问卷,在中国本土调查,调查对象是以后国产动漫的生力军,而喜欢中国动漫的只有12%,11%的人居然没看过国产动漫,甚至认为国产动漫没有希望的也占了10%!这是一个多么让人心痛的答案!在自己的国家里,本国的人民竟不约而同的喜欢着其他国家的东西,是时候我们的动漫制作人该反省了吧!这是一个原因。但是让他们不够认真的根源是什么呢?是我们的观念吧。一种永远把动漫只当成是糊弄小孩子的无聊东西,认为它纯粹是浪费时间与精力的东西的观念。因此从来没有用心的去体会过它的美好审视过它的内涵。长久以来,中国的家长们认为漫画是小孩子看的,甚至认为是骗人的东西,这不仅是对漫画的侮辱,也是对艺术的侮辱。动漫创作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尤其是在刚起步的中国,那些作者更需要理解与支持。可惜的是他们没有得到他们该得的。或许这也是日本的漫画家们与我们的漫画家们所最不同的。他们有全国甚至国外人士的注重。有时想想,我们的制作人们也是可悲的。
然而,在这次的调查中,我们也得到了一些安慰、一些希望。我们发现很多人还是用心喜欢着动漫的。在问卷中,有56%的人看动漫不仅是因为画面漂亮、也不是崇拜某作者或是顺应潮流,而是更关注情节,由此提高了审美观、丰富了视野、获取了信息、了解了人性人生大多数的人还是对国产动漫抱有希望的,有一些人还打算在将来从事与动漫有关的职业。
四、总结
尽管国产动漫并不强势,但国内动漫市场却十分活跃,青少年观看各种境外动漫的渠道也很多。青少年对动漫的欣赏,在范围上呈现社区化(如大学动漫社、动漫迷网站等)的特征,文化消费上呈现泛动漫化,欣赏也越来越专业。音乐、篇三:动漫产业调查报告
动漫产业调查报告
题目:动漫产业调查报告
学校:安徽大学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会计学
班级:二班
姓名:苏明明
学号:11237390927
2012年10月21
日
动漫产业调查报告
作为一名动漫粉丝,我进行这次动漫产业调查报告的目的,不仅是能向大家详细地讲述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状况,而且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动漫事业的发展。我一直都很喜欢动漫,这次十分荣幸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对动漫的见解。此次调查报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我国动漫发展史,第二部分是分析此次调查报告的结果,第三部分是我国动漫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措施。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动漫产业的定义。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舞台剧等产品开发、生产、发行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生产和经营的产业。因为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动漫产业被称为"新兴的朝阳产业"。
一.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状况
我国以1926年诞生的中国第一部动画
《大闹画室》来试图阐述中国国产动画的起
源,该片是万氏三兄弟制作出的,在这之后
万氏三兄弟又陆续制作了《一封书信寄回来》
等等一系列的动画影片。至1941年《铁扇公
主》的摄制完成,确立了中国早期动漫在其
亚洲的地位。同时该片也成为第一个在日本国内上映的中国长篇动画。
1956年由《骄傲的将军》和《神笔》奠定了中国学派的动画电影,这之后中国动画在1958年又拍摄了《猪八戒吃西瓜》这种剪纸动画,可以说这种动画充分的表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根基。这之后他们又制作了《渔童》、《济公斗蟋蟀》、《金色的海螺》等等全都是以民间艺术为代表的动画作品。这之后很多中国传统的水墨画都被搬上了银幕,《小蝌蚪找妈妈》在世界上受到了极大的肯定。1963年瑞士第41届洛迦国际电影节获得短片银帆奖,随后又获得了别的奖项的认可。之后水墨的魅力在一定程度上席卷了各国的评奖机制,但是却并未形成一个广泛的市场认可。
在改革开放之后,动画片制作走入繁荣时代,涌现的多家动画制作生产部门也改变了过去上美影一家独秀的局面,在1978年到19年的十年间,这些制片单位就制作了219部动画片,例如《哪咤闹海》《金猴降妖》《天书奇谭》等优秀作品都是这个时段制作的,而且电视动画片也在这个时候有了《葫芦兄弟》 《黑猫警长》《阿凡提的故事》等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从整体上来讲,这是个比较平均的时代,既有少量全年龄段艺术动画片,也有大量类似《黑猫警长》这样的纯粹给儿童看的主流式教育动画片。 九十年代至今是中国动画事业发展的
关键时期,动画单位增加,动画从业
队伍的不断壮大,动画制作数量迅猛
增长,基本上缓解了外国垄断中国电
视荧屏的状况。这是比较出名的动漫
游《魔方大厦》、《舒克与贝塔》、《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海尔兄弟》、《蓝猫淘气三千问》等等。不得不提的是于1999年8月公映的《宝莲灯》,取得巨大的商业成功,纯收入达2000万元,获得1999年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如今热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也广受好评。
二. 分析此次调查报告结果
1. 请问您的性别是()【单选】
a男 b女
在此次调查中,有100人参与(其中有58位男性,42位女性),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如实填写报告,并作为有效调查问卷作为此次调查报告分析的主要依据。
2.请问您喜欢动漫吗?您喜欢国产动漫吗?()【单选】 a都喜欢 b都不喜欢
c喜欢动漫但不喜欢国产动漫 d说不清
有26%的参与者选择a,10%的参与者选择b,41%的参与者选择c,其余的人选择d。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喜欢动漫,但是对国产动漫存在着很大的成见。
3.您觉得中国动漫适合什么年龄的人看?()【单选】
a 幼儿 b青少年 c老少皆宜
我国的动漫存在着情节幼稚的问题,主要是以儿童市场为主,有53%的参与者选择a,17%选择b,10%选择c.
4. 您品是看动漫会偏向于()【单选】
a欧美 b日本 c中国 d其他
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目前还处于初步阶段,动漫产品质量还比较差,相比之下,欧美和日本的动漫产业处于比较成熟阶段。此题中,有54%的人选择b,我国动漫产业应该多向日本学习,21%的人选择c,12%的人选择a,剩下的选择了d。
5. 您认为中国动漫的不足之处有哪些?( )【多选】
a日本和美国的动漫太强大了 b情节幼稚,没有创新性可言 c画风粗糙,画风差 d配音恶心
e抄袭现象严重 f没有不足之处,很好 g请补充--
这道题是多选题,但是有52%的参与者选择了b,32%的参与者选择了c,25%的人选择了e,19%的人选择了a,12%的人选择了d,7%的人选择了f,其中一人选择了g,并且补充了理由:看不下去。由此可见,故事情节幼稚,没有创新性,画风粗糙、简单,抄袭现象严重等等,这些都是中国动漫产业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
6. 您最喜欢的动漫类型是哪一类?( )【多选】
a励志类 b热血类 c幽默搞笑类
d科幻灵异类 e侦探推理类 f少女类
这道题目是多选题,主要是了解一下参与者喜欢哪一种类型的动漫,41%的人选择了c,37%的人选择b,34%的人选择了a,31%的人选择了e,28%的人选择d,9%的人选择了f。篇四:中国动漫期刊市场调查报告
中国动漫期刊市场调查报告
动漫期刊作为动漫产业的基础环节,在产业链中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它们既是动漫作品的试金石和风向标,又是动漫产业的试验地和先行者。可以说,中 国原创动漫(尤其是漫画)能否强盛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动漫期刊在市场中的作为。为全面了解我国动漫期刊的真实市场情况,笔者在2009年11-12 月对全国动漫期刊批发零售市场进行了大范围的走访调查,基本上较为全面地掌握中国动漫期刊发展情况。目前,我国动漫期刊市场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动漫期刊阵营日益强大,品种数量明显增多
作为漫画作品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我国动漫期刊已有17年历史(自1993年国内首本新漫画杂志《画书大王》创刊算起)。十几年里,先后出现了近百种动漫 期刊,多数以停刊、休刊或转型收场,仅有少量期刊在总结前人失败的经验教训中顺应了市场和读者需求,渐渐探索出一条可行的经营之路。在优秀动漫期刊品牌的 带动之下,动漫期刊数量激增,发行量一路走高,当然其中也不乏跟风之作。根据2009年11-12月份对全国动漫期刊批发零售市场调查情况,各地涌现出来 的各类动漫期刊(其中不少是以图书形态出现,即mook)达到50余种。
二、业外机构纷纷涉足,动漫期刊数量激增
初步统计,2009年新涌现出来的期刊(包括以图书形态出版,以杂志模式发行的出版物,即杂志书mook)约十种。2009年,动漫期刊上演大阅兵:"五 一"期间,武汉出版社联合银都文化推出杂志书《淘漫画》;"五一"期间,优扬传媒联合学友园教育传媒集团推出《花园宝宝》杂志中文版;6月,冬日漫画联手 迪文文化创立《奇想ex》(11月起改为由《孩子》杂志社出版);7月2日,《虹猫蓝兔》杂志正式创刊;7月,意林传媒集团创办意林漫画《漫仔漫妞》;同 月,《影视艺苑》杂志社创办《漫游》;8月,《北京卡通?大漫画》复刊;9月8日,童趣出版与原创动力联合推出杂志书《喜羊羊与灰太郎》;12月,漫友文 化旗下《漫画show》创刊,动漫期刊又添新兵。这股热潮一直延续到2010年,于2009年6月获准出版的《小樱桃》杂志在今年1月正式创刊。天闻动漫 宣布将于3月份创办《开心智趣园》,哈尔滨出版社也将于3月份推出《嗨漫》。此外,《读者爱动漫》等也在筹备新刊。动漫期刊的火爆与近年来陆续出台大 量扶持有很大关系,正基于此直接刺激了动漫期刊出版热潮。
三、专业运营机构代理期刊,提升期刊专业化水平
动漫期刊是文化娱乐产品,属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刊物类别,其赢利模式以全国报摊零售发行为主。但长期以来,期刊基本上都是由其杂志社、编辑部进行编辑出 版,但这种大多以事业单位身份出现的杂志经营单位市场化意识较低,专业化能力较差,难以将动漫期刊提升至较高的市场化水平。这势必要求经营者要么提升专业 水平,要么借助于专业机构进行运营,不然就要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局面。实际上,在现有的动漫大刊强刊的背后都有专业运营机构的身影,如漫友文化传播机构、童 趣出版公司、知音动漫公司、学友园教育传媒集团、天闻动漫传媒公司、吉美文化传媒公司等等。
四、动漫期刊出版日趋集团化,推动漫画市场加速细化
由于动漫期刊市场尚未完全大众化,读者群体较为狭窄,在不能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的现实情况下,出版机构不约而合地打起了范围经济的主意。这直接推动了动 漫期刊市场的进一步细分,出版机构纷纷推出多个契合"窄众"的子刊,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作为动漫期刊策划出版的龙头企业,漫友文化推出了《漫友》、 《漫画世界》、《可爱100》和《漫画bar》等多种期刊,截止到2009年底每月出版期刊12本。2009年底问世的《漫画show》起步即为半月刊, 它与原有强势大刊《漫画世界》既有鲜明的差异性,又在读者群方面上下承接。《漫画show》在定位上与其他姊妹刊有一定差异,以12-16岁为主的年龄定 位与《漫画世界》以8-13岁为主的读者群体形成了很好的衔接,可以使漫友文化的优秀产品持续伴随着青少年读者的成长生活。童趣出版公司出版的期刊有《童 趣》(芭比、小公主、卡酷全卡通)、《米老鼠》、《小熊维尼》,每月出版7本,此外还推出了《喜羊羊与灰太郎》、《米奇妙妙屋》、《终极米迷》等多本杂志 书。此外,学友园教育传媒集团策划出版《花园宝宝》、《漫画少年》、《史奴比》和《动漫周刊》等多种定期出版物,吉美文化传媒推出《猫和老鼠》、《兔巴 哥》、《史酷比》、《飞天小女警》等刊物。
五、动漫期刊内容丰富,类型多样,但仍以青少年为主
随着动漫期刊整体市场的不断壮大和进一步细分,期刊形态、题材、内容来源和定位群体日益丰富多样。按照读者年龄段来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幼儿(3-7 岁)、儿童(5-9岁)、少年(9-12岁)、青少年(12-18岁)和成年人(18-24
岁)等几个主要板块,《花园宝宝》、《儿童漫画》、《漫画世 界》、《漫友》和《新蕾》可以说是以上类别的代表刊物。按照内容来源来看,主要分为资讯志、原创动漫期刊和引进版权内容期刊三类。资讯志以刊载国外(主要 是日本)动漫业界动态、新作资讯、作品评介为主,兼有海外漫画连载,较有影响的刊物包括《动感新势力》、《动漫前线》、《最动漫》、《看动漫》等;原创动 漫期刊队伍最为庞大,日式漫画语言期刊日渐式微,中式漫画期刊占据主导地位,品种数量与发行量一路走高,《漫画世界》和《知音漫客》月均发行量都超过了 150万册;引进版权内容期刊在市场上也较受欢迎,主要刊物有《米老鼠》、《小熊维尼》、《芭比》、《小公主》、《花园宝宝》、《龙漫》、《猫和老鼠》和 《兔巴哥》等。从题材来看,内容极为丰富,但总体而言都和学生一族、校园生活密切相关。此外,除了各种题材的原创漫画期刊之外,还出现了动画派生漫画期刊 和网游派生漫画期刊,尽管市场表现参差不齐,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探索意义值得肯定。
六、动漫期刊形态多元,盛行彩色16开本,以"四拼一"为主
笔者对市场上主流漫画期刊(2009年12月号)的刊载内容进行了统计分析,调查样本包括《漫友》、《漫画世界》、《可爱100》、《漫画bar》、《知 音漫客》、《幽默大师》、《漫画派对》、《飒漫画》、《漫画大王》、《龙漫》、《淘漫画》、《孩子?奇想ex》等12种期刊,共20期。根据统计,这些刊 物共发表漫画作品221篇次,共计1512页,3716幅画面。期刊开本较多采用16开本,非常盛行"四拼一"的刊载形式,根据统计有59%的作品是以 "四拼一"的形态呈现的。期刊的彩色化趋势越来越强,根据统计有45.37%的页面为彩色印刷,54.63%为单色印刷(纯黑白印刷的页面占 35.98%)。当前不少刊物已经全面彩色化,如《漫画世界》、《知音漫客》、《飒漫画》、《漫画bar》等,而《幽默大师》、《漫画派对》、《漫画大 王》等则以黑白为主,兼有彩页,只有《龙漫》一本刊物为纯黑白印刷。漫画作品以分镜头漫画为主,占78.28%,单幅漫画占2.26%,多格漫画占 8.60%,四格漫画占10.86%。在剧情方面,作品以连续性故事为主,有70.59%的作品剧情上下承接,只有29.41%为非连续性作品。
七、期刊连载作者创作队伍日益强盛,收入渐涨,行情向好
根据对2009年12月漫画期刊的统计,在当月期刊上发表连载作品的主笔作者(或第一作者)共有140人(或组合),这还未计入编剧、助理等人员。根据
统 计,这些作者在当月刊物上共发表漫画作品221篇次,共计1512页、3716幅画面。其中,每月发表4期以上连载的有5人,占3.57%;发表3期连载 的有11人,占7.86%;发表2期连载的有32人,占22.86%;发表1期连载的有92人,占65.71%。根据统计,周洪滨同时在《漫画世界》、 《漫画bar》、《知音漫客》、《幽默大师?连环泡》和《漫画派对》五本刊物上,发表《无赖熊猫》、《米米与四季王子》、《偷星九月天》、《芥子学院》、 《大唐魔镜》和《赏金神侠》等六部连载作品,共11个篇次。敖幼祥同时在《漫画世界》、《幽默大师》、《漫画大王》和《孩子?奇想ex》四本刊物上,发表 《乌龙院大长篇》、《q版活宝》、《乌龙院》、《礼物》和《乌龙万事通》等五部连载作品,共7个篇次。此外,陈翔、茗卡通?暴雨和赖有贤在刊物上也有4个 篇次以上连载作品。根据统计,有13人当月发表作品达到30页以上,占9.29%;37人发表作品10-29页,占26.43%;42人发表作品5-9 页,占30.00%;48人发表作品为5页以下,占34.29%。根据统计,13人发表作品在50幅以上,占9.29%;34人发表作品30-49幅,占 24.29%;55人发表作品15-29幅,占39.29%;38人发表作品为15幅以下,占27.14%。以每页篇幅数小于4幅的每幅作品200元,每 页篇幅数大于4幅的每幅作品150元的稿费基准推算,当月稿费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的漫画家有12位,占当月连载作者的8.57%;达到5000-9999 元的有37位,占26.43%;达到3000-4999元的有50位,占35.71%;3000元以下的有41位,占29.29%。倘若加上单行本图书版 税收入,职业漫画家的创作收入应较为可观。
八、动画派生期刊有增无减,市场表现参差不齐
近年来,随着国产动画的蓬勃发展,与动画结合的期刊不断涌现。除了早期的《漫动作?哇o》、《动画大王》之外,《卡酷全卡通》、《虹猫蓝兔》和《喜羊羊与 灰太郎》等新生力量相继登场。《漫动作?哇o》自2005年9月改刊重新上市后,变身为一本针对4-12岁读者的动画杂志,栏目内容不仅有热门动画片、卡 通剧、流行玩具,还有知识性、娱乐性内容。杂志内容不仅有《戴拿奥特曼》、《金甲战士》等热门特摄动画,还集合了《急电小信使》、《天眼神牛》、《快乐精 灵》、《猪猪侠》等原创动画。《动画大王》则主打《铠甲勇士》、《爆龙战队》、《电击小子》、《百兽战队》、《超星神》、《变形金刚》、《蓝龙》等动画故 事。《卡酷全卡通》创刊于2008年10月,以刊载卡酷动画卫视播映的《卡酷天使历险记》、《羊羊运动会》、《虫虫王国》、《战龙四驱》等动画片为主。 2009年,以国产明星动漫形象为主角的动画刊物《虹猫蓝兔》和《喜羊羊与灰太郎》先后问世,演绎了"先动画后杂志再图书"的出版模式,但在2009年的 市场表现未免差强人意。
九、网游派生漫画期刊风生水起,方兴未艾
十、动漫资讯杂志鱼龙混杂,日益边缘化
动漫资讯杂志作为特定阶段的产物,始终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但今时今日已经难成气候。制约动漫资讯杂志难以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版权因素,其次,信息时代互 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使动漫资源分享变得越来越容易,这也使得动漫资讯杂志首当其冲。除了一些老牌资讯杂志,如《动感新势力》、《动漫前线》、《最动漫》、 《看动漫》等刊物还能在全国较有影响之外,其他新生刊物大都很难立足,基本上都是昙花一现。现今的动漫资讯杂志基本上全都是使用音像号定期出版,以光盘附 加手册的形态出现。由于资讯杂志和音像出版关联很大,除了定期出版资讯杂志之外,还不定期推出增刊特刊以及影像专辑。以超影动漫工作室为例,定期出版有 《动漫迷城》、《动漫志》、《动画快典》、《萌城acg》、《漫龙志》等刊物,并推出了漫龙风暴、动漫音乐嘉年华、萌珍画集、综合画集等多种增刊,以及推 出经典剧场、长篇连载、金装剧集等多种盒装音像出版品。一家名为"漫动天地文化传媒公司"的机构以其制作班底,推出了《看动漫》、《萌动漫》、《菠萝 志》、《囧动漫》、《听动漫》等刊物,并策划推出了《clannad珍藏宝典》、《鲁鲁修完结典藏》、《火影忍者 绘之卷》、《贞本义行二十周年典藏画集》、《柯南案件侦破大全》和《c75萌少女画集》等增刊,但笔者在其出版物上未能发现任何版权标识信息。概括来说, 动漫资讯杂志呈现出以多个子刊、姊妹刊、增刊的形态共同出击的发展趋势。
十一、期刊与图书形成出版联动,强势打通内容产业链
动漫期刊是动漫行业先锋,引领形成了以期刊带动图书的运作模式。以此模式,《漫画世界》成功策划出品了《乌龙院》、《爆笑校园》、《兔子帮》、《泡篇五:中国动画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中国动画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中国动画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本报告中企业收入及相关市场预测主要由公司研究员采用行业访谈、市场调查、二手数据及其他研究方法分析获得,部分数据未经相关企业直接认可。本报告中发布的调研数据部分采用样本调研方法,其数据结果受到样本的影响。由于调研方法及样本的,调查资料收集范围的,部分数据不能够完全反映真实市场情况。本报告只提供给购买报告的客户作为市场参考资料,本公司对该报告的数据准确性不承担法律责任。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同本公司。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