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创优质工程管理措施
2025-09-29 04:17:33 责编:小OO
文档
创优质工程管理措施

1、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1)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本工程严格按国家有关施工和验收规范、规程及设计图纸组织施工,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按照我企业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进行。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各级人员的质量责任制,实行“创优夺杯”目标管理,签订多项责任状,进行责任目标逐级分解。从项目经理、施工指挥系统到施工班组均有创优目标和实际计划,做到责任到人,措施落实。

(2)ISO9001标准的应用

在施工的全过程严格按照我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进行每一步的工作,建立健全各项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如:

管理职责;

质量体系原则:质量体系评审(内部);

经济性-质量成本核算;

营销质量(合同评审);

采购质量;

生产质量(工序控制);

生产过程的控制:物资控制及其可追溯性验证状况的控制;

产品验证(检查、验证);

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

不合格的控制;

纠正措施;

搬运和生产后职能:售后服务;

质量文件和记录;

人员(培训);

产品安全和责任;

统计方法的运用;

根据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将其具体落实到工程项目中,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是从工序质量到分项工程、分部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的系统控制过程;也是一个由对投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开始,直到完成工程质量检验为止的全过程的系统过程。

现场应就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五大因素,事前对这五个方面的因素严加控制,这是保证施工项目质量的关键。

2、围绕创优质开展质量活动

本工程要争创优质质量目标的实现除了要有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外,要着重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成立创优质领导小组

为了加强对本工程创优夺杯工作的进行,我企业决定成立工程创优夺杯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我企业总经理、总工程师、本工程总指挥担任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企业职能部门负责人和项目管理班子主要成员共同组成。

(2)制定创优质实施计划

企业将结合本工程的实际,从目标管理、宣传教育、实施步骤、措施与对策、奖罚办法、阶段总结等方面制定详细的创优质计划。

(3)建立优质专项奖励基金

良好的激励机制,是提高工作成效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企业将从企业专项奖励基金中划出一定基金,专门用于奖励对本工程创优夺杯工作作出贡献的管理人员及操作班组。

(4)层层签订创优质责任状

本工程是企业直管项目,由企业总经理与项目经理签订创优质责任状,明确项目经理责、权、利、以及奖罚措施;项目经理与班组签订质量责任状,明确职责及奖罚措施。同时,对分包单位的工程质量也用合同形式严格明确奖罚措施。

(5)实行创优质风险抵压

本工程项目经理及项目管理班子成员根据其承担责任的大小,向企业预先提交风险抵押金。

(6)取得权威机构的关注与支持

将我企业创优质工程的计划承诺书,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一并呈送优质评委下的常设工作机构备案,以取得评定权威机械对该工程的关注与支持。积极、主动邀请部、省有关专家、领导来现场视察、检查、指导工作,既扩大该工程创优质的影响,又从中得到专家们的宝贵建议和意见,为最终获得优质工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7)重视施工过程动态资料的搜集

工程实际施工中的操作录像资料在最终评审中的作用相当大,所以我们对重要的结构、装饰、新工艺、新技术等工程特色方面,跟踪搜集实况录像资料,并妥善保管。

3、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管理    

(1)施工图纸会审管理办法

1)进场后,即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现场管理人员学习、熟悉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同时找出问题与矛盾。

2)由我企业技术部门组织图纸会审,组织各专业共同核对图纸,提出问题及不详处,协商施工配合事宜,形成会审纪要后提交设计、监理和建设单位。

3)在图纸会审的基础上组织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图纸会审时会同总承包、设计单位、监理及分包单位有关人员共同进行。形成纪要后经各方确认并盖章后组织实施。

4)根据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图纸会审可分阶段进行。

(2)设计变更管理办法

1)设计变更应由提出单位办理技术核定单,并经设计单位、总承包、监理和建设单位共同签字认可。

2)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材料代用,施工作法改变或施工条件变化而需要修改,提出单位应办理技术核定单。

3)对发生的设计变更,要及时传达到项目部有关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手中。

(3)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办法

1)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编制,并经企业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2)各专业分包必须提供相应专业的施工组织设计。

3)施工组织设计要对项目部全体成员进行交底。

4)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的调整,实行动态管理。当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调整方案,报原审批人审批后执行。

(4)技术交底制度

1)工程开工前,由企业总工程师对整体工程进行技术交底。

2)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分部工程的技术交底。

3)分项工程开始前,由施工员或专业技术负责人要对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4)分部和分项交底的内容应包括施工工艺、操作规程、质量标准、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等。对关键部位施工要点和质量要求要仔细交待。

5)各项技术交底均要做好书面记录。

(5)现场质量检查

1)项目部每周组织不少于一次的工程质量检查,通过现场黑板报和简报公布检查结果,奖优罚劣,调动现场施工人员的积极性。

2)项目部专职质量管理人员要将主要精力放在作业面的巡视检查。项目部管理人员应经常深入现场,对施工操作质量进行检查;必要时,还应进行跟班或追踪检查。

3)现场质量检查方法可采用目测法,实测法和试验检查。

4)质量检查依据及检测设备:

分项工程名称检查内容验评标准及规范检查工具
土方基底土质、验槽记录、取样试验、外形尺寸及标高等。GB50300-2001;

GBJ201—83;

设计图纸等。

水准仪;经纬仪;圈尺、靠尺、塞尺
模板模板尺寸、强度、刚度、稳定性、接缝、隔离措施等GBJ301—88

GB50204—2002;

设计图纸等。

水准仪;经纬仪;钢尺;麻线、托线板、塞尺
钢筋钢筋及焊接合格证,试验报告,钢筋外观质量、规格、形状、尺寸、间距、锚固、接头设置等GBJ301-88;

GB50204-2002;

JGJ18-2003;

设计图纸等。

钢尺;游标卡尺
混凝土水泥、砂、石、水按规定试验、混凝土配合比、计量、搅拌、振捣、养护、施工缝、试块等。GBJ301-88;

GB50204-2002;

GBJ107-87

设计图纸等。

水准仪;经纬仪;钢尺;托线板;塞尺;线坠等
砌砖砖合格证试验:砂浆试验、配合比、砌体的饱满度、接搓、错缝、拉结筋、平整度,垂直度构造柱等。

GBJ301-88;

GBJ50203-2002;

设计图纸等。

百格网,钢尺;经纬仪;水准仪;托线板;线坠;靠尺;塞尺等

地面与楼地面各种面层材质、强度(配合比)、密实度、各层的粘合情况、泛水渗水等检查。GBJ301-88;

GB50209-2002;

设计图纸等;

小榔头;靠尺;塞尺;麻线;
墙面抹灰抹灰砂浆配合比、抹灰层与基体间粘结;接槎处平整度、滴水线、墙面的横平竖直等。GBJ301-88;

JGJ73-91;

设计图纸等;

小榔头;靠尺;托线板;塞尺;
油漆刷浆材料品种同设计样品比较;面层光泽度、颜色、分色线等。GBJ301-88;

JGJ73-91;

设计图纸等;

观察及手轻摸检查;
门窗安装

窗框牢固性、安装位置、开启方向、框与墙间的保温材料、预埋件、小五金等;

GBJ301-88;

JGJ73-91;

设计图纸等;

直尺;塞尺;圈尺;托线板100N弹簧秤等;

屋面工程找平层、保温层、防水层、隔热层等GBJ301-88;

GB50207-2002;

设计图纸等;

靠尺;卷尺、塞尺等。
主要检测工具一览表

序号仪器名称(型号)单位数量
1拓普康激光电子全站仪1
2经纬仪2
3精密水准仪2
4水平尺5
5游标卡尺2
6楔形塞尺5
7水平靠尺3
8吊线靠尺3
9兆欧表1
10接地电阻测试仪1
11试电笔5
125m钢卷尺

10
1330m钢卷尺

2
1450m钢卷尺

2
15小锤5
16放大镜1
17百格网3
18100N弹簧秤2
(6)隐蔽工程验收与技术复核

1)对具备覆盖、掩盖的部位的隐蔽工程验收分项,在自行检查合格的前提下,提前通知有关方面进行验收,未经监理复核审定不得进入下道工序。并应及时办理检查记录,签字齐全。

2)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按部位、按工序进行技术复核,未经检查验收的分项不得进入下道工序。

3)工程竣工前,由总承包单位组织初验,严格执行建设部关于建筑安装工程竣工验收五条标准(工程项目按设计、规范要求全部完工;建筑物窗明地净,水通灯亮;采暖通风调试完毕,设备试运转达到设计要求、符合规范要求,数据准确有效;场地全部清理完毕,质量保证和技术资料齐全,符合标准。)确认达到竣工要求后,进行正式的竣工验收。

(7)三级检查和工序交接检查

1)三级检查制度,即班组自检、施工员复检、专职质量员专检。

2)工序交接检查,即由下道工序操作人员对上道工序进行检查。上道工序未经验收合格,下道工序不得插入。

3)对不合格工序、部位坚决予以返工,并将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制定预控和防范措施,杜绝发生同样质量问题。

(8)分项(工序)样板制

1)在分项(工序)施工前,由项目部专业责任人,依据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现行的国家规范,标准要求,组织配属队伍的责任班长进行分项(工序)样板施工。

2)在施工部位挂牌注明工序名称,施工责任人,操作班长,施工日期等,等样板施工完成后,填写分项(工序)样板施工记录,报项目部复查合格后,再请监理、建设单位验收,如合格则组织本工序专业班组人员实地学习,然后全面施工。

3)分项(工序)大面积施工时,以样板的质量标准进行质量控制与验收。

(9)施工部位挂牌制

1)作业班组在每个施工部位挂牌,注明部位、班组名称、操作人员姓名、施工质量状况等,加强操作人员的责任心,督促各责任人严把施工质量关。

2)对连续两次发生质量问题的,无论问题大小,都将给以一定的处罚,直至清除出场。

(10)QC小组活动管理

1)根据工程特点和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确定质量管理点,通过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确保工程质量。

2)在项目经理部和操作班组内成立质量管理小组。

3)通过管理目标规定,质量缺陷调查分析,制定对策,措施实施,效果检查,总结提高,进行PDCA循环,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

4)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对质量管理点和工序控制点实行预控,把质量缺陷消除在施工形成过程中。使每通过一次循环,质量缺陷均明显减少。工程质量不断改进,不断提高,使工程各个分部达到一次成优。

(11)作业人员素质管理

1)定期对项目施工人员进行规范、规程、工序工艺、标准计量、检验等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开展质量意识教育。

2)树立为“用户服务”和“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严格按照工艺规范,使每个操作人员做到不合格工序不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3)项目经理部的管理人员都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等级职称和上岗证书。

4)对分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等级复核,并对操作人员进行技能抽检。特殊工种必须持有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方能上岗操作。

(12)原材料质量管理

1)在材料、构件的外采购前,应向采购部门提出质量要求。

2)对供应厂商的生产能力、技术力量、生产稳定性和管理水平需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3)做好原材料的进场验收和取样化验试验工作。对用于工程的主要材料,进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的材质化验单。钢材必须有质保书和试验报告,并做机械性能复验;对焊和电渣压力焊钢筋做抽样试验。水泥、防水材料、电焊条等同样必须具备质保书和试验报告。工程中所有各种构件,必须具有厂家批号和出厂合格证。

4)钢材、水泥取样,及混凝土和砂浆试块制作时应实行旁站制度,即在工程监理人员在场的情况下进行操作。

5)在现场配制的材料,应先提出试配要求,经企业下属中心试验室试配检验合格,提供配合比。

6)本工程装饰材料品种较多,大量采用大理石、地砖、石膏板、金属铝板等高档装饰材料。目前装饰市场上,对名牌建筑产品的假冒产品较多,造成鱼目混珠。在材料进场时,对品牌、规格、尺寸、平整度、色差等严加把关,杜绝假冒产品进入现场。

7)原材料进场后必须挂牌标识。

(13)设备管理

1)制定机械设备使用的最优方案。根据工程占地面积、工程量、结构特点、施工需要等具体情况选择施工机械并合理布置。

2)采用先进的施工机械来投入施工。

3)广泛采用新技术,使用高效能的建筑机械,并在施工生产中采用电子计算机监督系统,提高机械设备使用水平。

4)在机械设备进场安装使用之前,首先按产品规范进行验收,发现问题应及时交涉解决,并作详细验收记录,办理好必要的移交手续。

5)定期对机械设备有计划地进行清理、润滑、调整、紧固、排除故障、更换磨损失效的零件,使机械设备保持良好的状态。

(14)计量管理

1)施工中应用的文件、图纸、资料、报表应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2)凡新购、修复、安装的计量器具,必须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并按计量检测要求进行周期检测。

3)各类工程测量、试验、质量评定等使用的计量器具,其种类、规格及精度应满足国家施工规范和质量检验标准的要求。

(15)专业分包工程质量管理

1)审查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2)项目经理部配备资深专业技术人员,加强专业分包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巡视检查,及做好隐蔽工程验收、关键部位的质量监控。

3)把好材料、设备质量检验验收关。

4)督促专业分包单位及时做好技术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16)技术资料及竣工图管理

根据我们创优工程的体会,除了搞好实测和观感工程质量外,工程技术资料的收集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要克服以往重实物质量,轻资料管理的弊端,为此,我们选派曾担任获优质工程的专职资料员负责本工程的技术资料管理,以便准确、全面、同步地搞好本工程的技术资料管理。

1)各项技术资料均应按工程进展,及时填写和收集,并分门别类,不允许集中补办现象存在。

2)按建设主管部门的规定做好竣工技术资料收集工作。工程交工前,由公司工程管理处检查无误后,统一整理汇总,并按优质评审要求装订成册。

3)竣工图的绘制应与工程进度同步。

4)专业分包工程的资料收集和管理是资料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分包管理部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协调和管理。各专业分包单位均设专人负责编制技术资料,并在工程交工前统一送总承包汇总。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