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4年广州市番禺区教师招聘真题回忆版
2025-09-29 04:14:52 责编:小OO
文档
2014年广州市番禺区教师招聘真题回忆版

1、选择题。30分,15题,每题2分。

2、判断题。10分,10题,每题1分。

3、填空题。4分,每空一分。

4、简答题。16分,两题,每题8分。

5、分析题。10分,1题。

6、论述题。30分。

1、“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讲的是(  )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环境因素    B、个人因素   C、教育因素    D、成熟                A

2、教育的本质是()

 A、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B、实践性    C、发展人性    D、培养人格A

1、教育的性质是公益性、强制性、统一性。

简答题:

1、“首因效应”是指人们对他人的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请写出在教学中如何运用“首因效应”。

答:首因效应的应用应该是信息呈现的顺序对社会认知产生影响,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由更大的影响作用。所以。应该先把最主要的、最重点的、最关键的内容先呈现跟学生,以便他们能记住主要的内容,并对他们产生良好的影响,还有就是从小或从一开始就教育学生好的品德、行为习惯等等,使他们的认知受到良好的影响,并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具体:

1、教师在上课之初,先跟学生预告本节课学习的内容,重难点,以便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抓住重难点,把握主线。

2、教师先讲重点内容,后讲非重点内容,也是利用了这个原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重点内容。

3、在组织活动之前,先跟学生强调纪律问题和注意事项,以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牢牢记住,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4、低年级就可是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也是利用这个原理,以便能很好的影响学生,并且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首因效应是指第一印象对人以后认知产生的影响。社会心理学研究证明,第一印象的形成往往要受认知者的情绪、特点以及认知情境的影响。第一印象鲜明牢固,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其威信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头几堂课的好坏印象特别深。同时,首因效应具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第一印象良好,学生眼中的教师形象是认真、负责的,这是首因效应产生的积极作用,可以在学生中产生一定的威信和可信度,并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首因效应适用范围具有一定的时空。它包括师生初次见面,新学期第一次课,教师形象、教态、语言,课前准备,常规教育、动作示范,以及学生对练习内容的初次感知和尝试等。如重视第一次室外授课的时机,他的课前准备、教态、语言、队列动作示范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风严谨、要求规范、场地器材安排富有创意,对学生细致、体贴。这种首因效果一方面使该教者在学生中确定了自然的威信,同时也潜移默化和影响学生自身的体育课行为,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运用首因效应,教师不仅要有认真负责的精神、强烈的责任感和创新能力,而且还要善于对第一印象的管理和保持,使它持续不衰,使其积极的一面逐步形成"定势"作用。

 

2、有些学生认为,”义务教育是的事情,与我无关”,请运用义务教育法的观点去评析这个观点。

3、材料,一位物理老师在上课开始之前问学生“铁块和木块放到水中哪个会下沉?”学生答“铁块下沉”。老师又问:“为什么巨轮铁船可以浮在水面上呢?”马上引起了同学们的高昂的热情,同学们纷纷开始讨论,最后在老师引出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阿基米德定律。

请结合材料分析,运用了什么教学原则,在运用这个教学原则是应该注意什么。

答: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过程中承认学生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的基本要求:

1、调动学生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民主教学。

 

论述题:

请设计一个微型课的教学设计。

要求;

1)、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评价。

2)、不少于800字

3)、与所应聘的职位相关。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