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新高考模式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思考
2025-09-29 04:15:45 责编:小OO
文档
新高考模式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思考

作者:刘清月

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15年第01期

        【摘要】新的高考模式改变了英语教学的评价方式,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更新教育理念,重新定位教师角色,创新英语课堂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转变角色 调整思路 更新教法

        我国的中小学英语教学近年来饱受诟病,英语教学过于功利化。学生们学习英语不是为了语言交流,不是为了欣赏英语之美,不是其中的文化精髓,而纯粹为了考试。大部分学生英语学了多年,既不能用流利的英语交流,也不能写出声情并茂的文章,专业的翻译更无从谈起。

        这种教育不仅造成英语教育效率低下,还严重扼杀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把一门极具教学美感的课当成了“苦差事”,全无愉悦感。教师也希望通过苦干出成果,教学效果却事倍功半。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认为英语教学及其评价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从2017年英语退出高考,改为社会化考试。学生高中阶段可以考多次,高考招生时,不同的学校会对英语提出不同的等级要求。因此高中英语教学会从根本上改变僵化低效的模式,向更加灵活、更满足个人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方向转变。

        一、重新定位教师角色

        高中英语教学目标是在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英语实际应用和交际能力,英语教学应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及自主学习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助其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英语教师必须要正确的定位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不仅要传授课本的知识,也要传授做人的道理,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教师还要帮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英语是一种语言,有交际功能;同时英语又是一种工具,通过英语这个窗口,我们可以了解原汁原味的西方文化。英语教学目的之一就是教会学生自主的、创造性的学习,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因此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全程参与课堂教学,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教师要充分发挥一个组织者的作用,要课前做好充分地准备,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研究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提供敢想、敢说,善思的良好氛围。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力求简练,要敢于放手,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大胆表现。教师要相信学生,当学生在表达中出现错误时却不必立即纠正,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三、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成长

        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或团队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师生之间,通过协调的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英语教学应当体现语言的交际性,合作学习是语言交际的最好机会。在有限的课堂45分钟里,要尽可能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的协同作战,增加每个学生的锻炼机会,增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如:在阅读教学中,课前的课文预习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查找词汇、提出问题、解答疑难等;解析语言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翻译、造句,共同探究。在讨论话题时,采用师生互动方式,可能是最有效的方法。在小组讨论时学生会冒出新奇的想法,闪现智慧的灵光。进行写作教学时,可以针对题目共同讨论,全班一起拟写要点,集思广益。再给学生时间自己加工整理。

        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语言基础,认知水平,学习动机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教师把教学任务僵化地灌输给学生,学生则被动地接收。教师在课堂上侃侃而谈,讲得口干舌燥,许多学生由于缺乏兴趣或跟不上教学的节奏毫无所获。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教学内容和进度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还要针对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理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差异,注意因材施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发挥好教学定位、导向和激励的作用。根据教学目标实行课堂教学任务分层,课后作业分层及教学评价分层。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拓展、补充,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而对于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降低教学要求,减轻任务难度。教师要对他们倍加关怀,在课堂上努力创造机会,使这部分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课后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增强学习的信心,逐步达到教学的要求。

        五、有效地利用现代化的媒体手段

        英语教学可以采用开放式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任务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进行学习。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查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语言、语法知识,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也为顺利开展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有话可说,可以大胆质疑。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内容会更加丰富,教学节奏会更加流畅。

        总之,新的高考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英语的评价模式和教学机制。英语教师要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教育理念,重视英语语言交流功能及人文性目的。充分整合、利用有效地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研究方初探[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鲁子问.中小学英语教育实验理论与实践[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