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工程填充墙及内隔墙采用页岩煤矸多孔砖,砌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装修质量,因此,应特别加强管理。
5.11.1现场存放场地夯实、平整、不积水,码放整齐。装运过程轻拿轻放,避免损坏且尽量减少二次倒运。
5.11.2砌砖前做好准备工作。放轴线,经检验合格后,在15~20m之间及转角处均立皮数杆。砖进场时,应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合格证。
5.11.3砌筑开始前一天,砖浇水湿润,含水率控制在10~15%(即水浸入砖四边1.5cm)。
5.11.4砂浆配合比经试验室确定,并在施工中根据规范规定取样试验。
5.11.5砌体砌筑时,根据构造柱、门窗洞的位置尺寸,进行确定组砌方法,规定临时间断处,并留斜搓。
5.11.6根据组砌方法进行排砖撂底(干摆砖),将垂直灰缝及水平灰缝控制在10mm±2mm内进行排砖。
5.11.7砌筑形式严格遵循多孔砖图集的组砌方法及节点大样,砌筑后进行检验,同时检验构造柱的配筋和拉结筋,合格后进行构造柱支模和浇灌混凝土。砌筑砂浆稠度控制在70~90mm,并按多孔砖的含水率进行调整,即砖的含水率在上限15%时,砂浆稠度为下限70mm,反之,砖含水率为10%时砂浆为稠度90mm。
5.11.8砌筑砖砌体时,采用“三一”砌砖法,铺浆长度不超过500mm,多孔砖的孔洞垂直与受压面砌筑。砌筑要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
5.11.9砌体工程砌筑要求灰缝饱满,竖直灰缝采用碰头灰及灰桨灌缝。砌筑上层多孔砖时,要有挤压动作,增加砂浆进入上层砖孔洞的深度,砌体的结合力和抗剪力。
5.11.10对圈粱下层的多孔砖先用砌筑砂浆堵抹,防止圈梁混凝土浇筑漏浆。墙内埋设的管线槽,应用切割机事先切割后,在进行凿槽,以控制破坏尺寸,并用1:2水泥砂浆修补、填实,开凿大的用细石混凝土填实。小块砖均用切割机进行切割。
5.11.11质量标准
5.11.11.1保证项目
a.多孔砖品种、规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
b.砂浆品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强度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c.检查试块试验报告。
d.砌体的水平灰缝砂浆必须饱满,立缝砂浆必须填塞密实。
e.转角处严禁留直搓,其他部位应留斜搓。
5.11.11.2基本项目
a.砌体应上下层错缝,每间2皮砖通缝不超过3处。
b.砌体接搓处砂浆应密实,缝砖平直,接搓部位水平灰缝厚度小于5mm或透亮的缺陷不超过5个。
c.预埋拉结筋的数量、长度、弯钩、位置均应符合设计要求,留置间距偏差不超过l皮砖。
d.固定门、窗框的预埋木砖或铁件,应提前做好防腐处理,数量、位置、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
5.11.11.3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
多孔砖砌体的允许偏差
| 项次 | 项 目 | 允许偏差(mm) | 检验方法 | |||
| 1 | 轴线位移 | 10 | 用经纬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 |||
| 2 | 墙体顶面标高 | ±15 | 用水准仪和尺量检查 | |||
| 3 | 垂直度 | 每层 | 5 | 用2m托线板和线坠检查 | ||
| 4 | 全高 | ≤10m | 10 | 用经纬仪或吊线和尺量检查 | ||
| 5 | >10m | 20 | ||||
| 6 | 表面平整 | 8 | 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 | |||
| 7 | 水平灰缝厚度 | ±8 | 与皮数杆比较尺量 | |||
| 8 | 水平灰缝平直度 | 10 | 用10m线和尺量检查 | |||
| 9 | 门窗洞口 | 宽度 | ±5 | 尺量检查 | ||
| 10 | 高度 | +15 -5 | ||||
| 11 | 构造柱截面 | ±10 | 尺量检查 | |||
| 12 | 外墙上下窗口偏移 | 20 | 用经纬仪或吊线检查以底层窗口为准。 | |||
5.11.8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5.11.8.1砂浆强度不够:注意不使用过期水泥,计量要准确,保证搅拌时间,砂浆试块的制作、养护及试压均应符合规定。
5.11.8.2墙体顶面不平直:多孔砖砌到最顶部时不好使线,墙体容易里出外进不平顺,应在梁底或板底弹出墙边线,认真按线砌筑,确保顶部墙体平直通顺。
5.11.8.3多孔砖墙体后剔凿:孔洞、埋件应按设计图纸的位置、标高、尺寸准确预留或埋设,避免事后剔凿开洞,影响质量。
5.11.8.4拉结筋不合砖行:混凝土墙、柱内预埋拉结筋,经常不能与多孔砖行灰缝吻合,应预先计算好砖行模数,保证拉结筋与多孔砖行吻合,不应将拉结筋弯折使用。
5.11.8.5预埋在墙、柱内的拉结筋任意弯折、切断:墙、柱外露的拉结筋应注意保护,不得随意弯折或切断。
5.11.8.6留搓不符合要求:砌体的转角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或砌成斜搓,不得留直搓。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