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女性新闻报道为例
摘要:互联网被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媒体集三大传统媒体的诸多优势为一体,是跨媒体的数字化媒体,它最重要的特点是变传统媒体中的单向传播为双向传播,增加了受众的主动参与性。本文主要浅析网络媒体中的女性形象,在文章最后探讨了网络媒体中存在女性形象异化的成因,并就减弱网络媒体中性别成见印象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期望网络媒体能用社会性别视角开展新闻报道,反映客观真实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网络媒体 新闻报道 女性形象 社会性别 性别成见
随着社会文明的前进和经济的发展,女性社会地位在不断提高,女性参与社会的意识与日俱增,女性关注大众媒体的时间也在延长。据《第二十二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2.53亿,中国网民中女性比例上升到46.4%,尽管男性亦然占据网民的主体,但随着女性用户绝对数量的逐级增长,女性使用网络的比例与男性的比例会显著缩小,并逐渐走向均衡。在社会大众性别的形成过程当中,大众传媒是大众接触了解大千世界的最主要手段,它的性别表现对大众的性别观念、价值规范的构建具有深远的影响。那么在网络媒介中是如何再现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形象,它所构建的女性形象是否客观公正,与现实世界存在多大差异,存在性别成见吗?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数据选取以新浪网社会新闻频道为例。
一、新浪网社会新闻频道报道内容分析
1、 报道中女性年龄分布表
| 年龄阶层 | 女童 1-13岁 | 少女14-18岁 | 青年女性 19-35岁 | 中年妇女 36-50岁 | 老年妇女 50岁以上 | 年龄不详 |
| 数量 | 34 | 42 | 218 | 13 | 31 | 28 |
| 所占比例 | 8.9% | 11.3% | 59.7% | 3.4% | 8.3% | 7.5% |
2、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