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浅析古琴斫制技艺中的琴体振动
2025-09-29 04:05:41 责编:小OO
文档
浅析古琴斫制技艺中的琴体振动

作者:顾永杰 裴建华

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04期

        【摘要】传统琴声审美要求琴体要容易振动、琴体振动的频率覆盖范围要宽且振动要均匀协调,斫琴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琴材、琴度、槽腹制度、髹漆工艺才能使琴体的振动满足传统琴声审美的要求。

        【关键词】古琴斫制;琴声;琴体振动

        【中图分类号】J63231

        【文献标识码】A

        古琴琴体的振动,是由琴弦激发振动,琴弦的振动通过岳山、龙龈和面板等传递给琴体,从而激发琴体振动。琴体振动的性能主要与琴材、琴度、槽腹制度和髹漆等有关。

        一、 传统琴声审美与琴体振动

        传统琴声审美对琴体振动较突出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容易振动,也包括振动传导快、振动延续时间长、对琴弦振动的响应灵敏等。乐器作为以发声为主要功能的器物,良好的振动性能是最基本的要求,古琴的整个琴体都要参与振动发声,因此整个琴体就要具备很好的振动性能。

        第二,振动频率覆盖的范围宽。乐器都要求能很均匀地响应传导来的各种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声振动,传统琴声审美也要求琴体能响应的振动频率要宽,例如:《左传·昭公二十年》“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清浊”、“高下”指音高的高低,即要求琴体对高频和低频振动都要能响应。

        第三,匀称协调。例如:传统琴声审美追求“和”,“琴有九德”的“潤”“圓”“勻”等。

        二、 琴体容易振动

        使琴体易于振动,一是要求琴体的振动性能要好,二是要求琴体传导振动的能力要强。

        琴材。一般来说:木材的密度越大、晚材率越高、结晶度越高、木纤维长度越长、木纤维长宽比越大、纹理越均匀顺直、生长轮宽度越窄,则动弹性模量值越大、振动能力越强、固有频率越高、每周期振动能量的消耗越少、越利于振动的延续;木材的晚材率越低、动弹性模量值越大,同一树种中密度和生长轮宽度越适中的木材,则比动弹性模量值越大、振动效率越高、振动能力越强、越容易振动、声学稳定性越好;木材的结晶度越高、木纤维长度越长,则对数衰减率越低、对数衰减率与动弹性模量的比值越小、振动的能量消耗越慢、越利于振动的延续;木材经过适当的处理,比如自然处理(旧材)、高温处理、化学处理等,可有效提高结晶度、动弹性模量、对数衰减率、比动弹性模量等振动性能;木材的不同加工方式中径切板的振动性能、结构稳定性和声学稳定性最好。使琴体容易振动,则:琴体用木材,都要经过适当处理;岳山和龙龈主要传导振动,要尽量选用材质坚硬的木材;面板和底板既传导振动又要参与振动,要尽量选用结晶度大、木纤维长度长、木纤维长宽比大、纹理均匀顺直,且是同一树种中密度、生长轮宽度和晚材率都适中的木材,最好用径切板,另外面板和底板的用材还要合理搭配。

        琴度。相对来说:琴体越薄、越长、越窄、越轻,琴项和琴腰越窄、越长,则琴体越容易振动。另外,琴腰和琴足的位置及其两侧琴体的形制要设置合理,以便平衡腰足两侧琴体的振动性能,使其更利于琴体的振动。

        槽腹制度。槽腹范围面板和底板越薄,槽腹边墙越竖直、槽腹两边处面板和底板的厚度越薄,越利于面板和底板的振动;适当的边墙厚度、合适的天地柱位置和粗细,面板和底板的合理搭配,有利于提高面板与底板间振动的传导效率和琴体的振动性能。

        髹漆。琴体及其与岳山和龙龈等的粘合越密实、胶漆越薄,越利于提高振动在彼此间的传导效率。

        三、 琴体振动频率的覆盖范围宽

        琴体振动频率的覆盖范围越宽越利于对各频段振动的响应,其主要与琴度和槽腹制度有关:使琴体的固有频率向低频端延伸,较有效的方法是增长琴体的长度、减小琴体的厚度和宽度,还要尽量使琴腰和琴项更长、更窄;使琴体的高频固有频率(按音)有一定的高度,则高音区的琴体要有一定的厚度和宽度,相应的槽腹范围的面板和底板也要有一定的厚度,特别是大槽腹的上部;使琴体的固有频率由低向高增长均匀,则琴体中部应适当的宽和厚、项部和腰部明显、头尾两段的宽度和厚度尽量接近,面板和底板的厚薄变化均匀。

        四、 琴体振动匀称协调

        使整个琴体的振动匀称协调,即琴体的整体以及各个部分的振动都要均匀且相互协调:一是,面板和底板用木材的材质、振动能力要均匀,使其各部分的振动特性尽量一致;二是,琴度要匀称协调,不要有过多、过于明显的突出或内收,比如琴式可采用传统的伏羲式、仲尼式等,整个琴体的宽度和厚度也要匀称,特别是头尾两段的厚度和宽度要尽量接近;三是,槽腹的形制、面板和底板的形制、边墙的厚度等都要均匀协调;四是,髹漆的厚度和材料要均匀协调。

        五、 结语

        在不过多影响其它功能的前提下,使琴体具有符合传统琴声审美的振动性能:第一,所用木材都要經适当处理,岳山和龙龈要选用材质坚硬的木材,面板和底板要尽量选用结晶度大、木纤维长度长、木纤维长宽比大、纹理均匀顺直且是同一树种中密度、生长轮宽度和晚材率都适中的径切板木材,面板和底板的用材还要合理搭配;第二,琴度要匀称协调,琴体要尽量的薄、长、窄、轻,项和腰也要尽量的长、窄,腰和足的位置要合理,头尾两段的宽度和厚度尽量接近;第三,槽腹形制要匀称规整,面板和底板厚薄适当、变化均匀,边墙竖直、厚薄适当,天地柱位置和粗细适当,面板和底板合理搭配;第四,琴体粘合密实、胶漆层尽量薄,髹漆的材料和厚薄均匀、协调。

        参考文献

        [1]刘镇波,沈隽.共鸣板用材的振动特性与钢琴的声学品质[M].科学出版社,2009.

        [2]马丽娜.木材构造与声振性质的关系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5.

        [3]青枫.古琴通解[M].联合科文出版社.

        [4]沈隽主编.木材加工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5]唐林等. 音乐物理学导论[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1.

        [6]佘亚明,王湘.初探板共振乐器的板厚度分布[J].乐器,1986(6).

        [7]杨帆.对不同形制古琴琴体声学特性的有限元分析[J].音乐传播,2014(3).

        [8]李惠明等.热处理材的物理力学性能[J].木材工业,2009(2).

        [9]张尔洪.音柱在小提琴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J].乐器1990(3).

        [10]丁承运.中国造琴传统抉微 3[J].乐器,1981(3).

        作者简介:顾永杰(1974—),男,汉族,河南禹州人,河南博物院,中科院科技史博士,副研究馆员;裴建华,女,汉族,1978年生,河南南阳人,河南博物院助理馆员。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