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如何面试员工的经验
2025-09-29 04:06:40 责编:小OO
文档
如何面试员工的经验

  通常情况下,企业的面试程序是这样的:

  1、人力资源部门的初步面试:主要是把握应聘者基本素质是否符合企业的用人要求;

  2、相关专业部门的专业面试:主要是把握应聘者专业素质与技能是否符合用人要求;

  3、关键岗位及中层干部人选,一般再加1、2道面试程序,由高层领导面试。

  针对关键岗位和中层干部以上的人员,面试经验总结起来就是:一聊,二讲,三问。

  一聊:谁聊?聊什么?聊多久?

  谁聊?面试官聊。

  聊什么?聊与招聘职位相关的内容。

  聊多久?3分钟足矣。

  面试官面对应聘者时,应把公司的大致情况以及公司的发展前景,三言两语的做一个简要描述。因为公司的发展变化需要更多的人才加盟,顺理成章地把要招聘人的原因及重要意义叙述出来。进一步可以具体的介绍招聘的新人需要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甚至可以说出干到什么程度会有什么待遇等等。总之,在对中高层关键岗位的面试,应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企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和招聘岗位的相关要素非常连贯地告诉应聘者,整个叙述过程大概也就两三分钟时间。通过这样的聊,不用发问,应聘者也会产生共鸣,并围绕面试官所聊的主题,展开下一步的阐述,既节省面试时间,又给应聘者最大限度的信息。

  许多情况下,面试官上来就问,有时问的问题很大,应聘者经常不知道如何回答,或该讲些什么,只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漫无目的地讲,结果是讲了很多,面试官想听的没有听到,无关紧要的听了一大筐,既浪费双方的时间,又达不到目的。

  聊天式的面试,着重于聊,与讲不同。聊是两个人或少数几个人之间的非正式谈话交流;聊是在小范围内轻松、民主、平等的气氛中进行,显得非常自然而愉快,应聘者身心能够放松,易于发挥出真实水平。过于一本正经,会让应聘者感觉不舒服,认为你特别假打,官僚,甚至反感。

  二讲:谁讲?讲什么?讲多久?

  谁讲:当然是应聘者讲。

  讲什么?讲自己与所应聘职位有关的内容。

  讲多久?3分钟足矣。

  尽管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什么要求也没提,什么问题也没问,应聘者听完面试官的简短的聊天式介绍之后,会立即在自己的脑海里搜索与面试官所聊的内容相关联的东西,并把自己最适合招聘职位的、关联度最高的内容有选择性地、用自认为最恰当的方式表述出来。

  应聘者和面试官的心理状态、心理位置的不对等以及信息不对称,决定了应聘者是以讲述的形式,而不是聊或者其它方式来表述。这也是由于与应聘者一般都急于展示自己与应聘岗位相宜的才能与品质,处于表现自己的心理状态,因而不可能平静地聊。如果应聘者能够和面试官轻松地聊,说明应聘者的心理素质特别好,或心理优势特别明显,这一般是久经职场的高级别经理人。

  应聘者的这段演讲是应聘过程中最关键的部分,因为面试官可以据此看出应聘者的基本内涵、从业经验和资源背景,更重要的是了解到应聘者的知识总量、思维宽度、速度、深度、精度、语言组织能力、逻辑能力、概括总结能力、化繁为简能力、应变能力等等,而这些是在简历、笔试和测试中很难体现出来的。

  即使经验、资历和背景在前期翻阅简历时面试官都看过了,但看他写的和听他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测试角度。有丰富经验的面试官根据应聘者上述3分钟的陈述演讲,基本上就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看法和不离十的判断。

  如果是传统而简单机械的一问一答式面试,根本不会有上述的面试效果,也根本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因为一问一答审犯人式的教条面试,面试官和应聘者双方都会感觉气氛紧张,双方都会感觉既处于进攻状态又处于防守状态,于是双方的心理活动处在对抗状态,而不是合作状态。试想如果双方处在相互不合作状态,怎么能有好的面试效果呢?所以,面试的艺术在于面试官能否把应聘者当时的心理活动和自己的心理活动有机地协调一致,使双方处于良性互动状态,而不是互抗和矛盾。

  当应聘者作3分钟的陈述演讲时,面试官应认真听讲,并不时给予微笑式的鼓励和肯定,切记不要轻易地打断应聘者的陈述。一是应聘者陈述的主题思路会中断,会顺着你的新问题而偏离,而把原来准备的与应聘岗位有关的重要内容丢掉;二是延长面试时间,增加面试成本,进而会影响到后面其他等着面试的人的约定时间,造成整体面试时间迟延和浪费。

  三问:谁问?问什么?怎么问?

  谁问:面试官发问。

  问什么?问关键的内容和相互矛盾的地方。

  怎么问?刚柔相济、旁敲侧击地问。

  面试官无论如何要耐着性子认真听完应聘者3分钟左右的陈述,因为我们的面试官经常不能听完陈述,另开新的话题。对3分钟过后仍喋喋不休的应聘者,面试官可以通过看表等形体语言或善意地提醒应聘者尽快结束陈述。

  应聘者陈述结束后,面试官要主动发问,问什么呢?不要问老生常谈的问题,不要问简历中已有答案的问题,不要问笔试中以及刚才的3分钟陈述中已叙述清楚的问题。要不然应聘者会想:我的简历中已经写的很清楚了”、“我刚才好像说的很明白了”,你怎么还要问啊?这样就产生了一个对下一步面试有极大破坏力的问题:到底谁面试谁啊?应聘者会对面试官的能力和水平产生怀疑。究竟该问什么呢?

  1、问面试官应该了解但在简历和笔试以及在3分钟陈述中一直没有叙述出来的问题;

  2、问应聘者在陈述中和简历中自相矛盾的地方;

  3、问应聘者陈述的事实以及简历中反映出来的内容与应聘职位不相宜的地方。

  总之,以其矛攻其盾,就应聘者自身矛盾来问问题,看应聘者如何回答。如何发问呢?

  问话的语气方式也要因人而异,对性格直爽开朗的应聘者可以问得节奏快一些、直接一些,对内向的人可以适当委婉一些,但无论如何都不能攻击聘者和伤害应聘者或者以教训的口吻对待应聘者。不论怎么问,问题要柔中带刚,曲中显直、旁敲侧击。只有问到关节上,问到矛盾处,才能起到面试的效果。因为一是补充需要了解的关键信息,二是就矛盾问题的回答看应聘者的应变能力和答辩能力,以及能力以外的诸如诚信问题和问题后面的问题。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