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今年的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调查与思考
2025-09-29 04:06:29 责编:小OO
文档
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调查与思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按照、市统一部署,我们组由组长赵成敏主任带领市综治办、市气象局一行7名同志,于3月18日至31日对鲍沟镇坝前村、西石村、小刘村进行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集中专题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在鲍沟镇机关干部的积极配合下,我们按照、市的要求,对坝前村、西石村、小刘村进行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6个专题的全面调研,采取座谈、走访、问卷等形式,与三个村的干部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交流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方面情况,认真倾听干部群众在近年来新农村建设中的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今后的打算及意见建议,最大限度地了解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农民在今后发展中的需求。先后组织召开了村两委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每个村调查10户群众,填写了《滕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户问卷调查表》和《滕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居)情况调查表》,同时走街串巷访问了部分村民,既了解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情况,又向群众宣传、市开展新农村建设调研活动及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受到了群众普遍拥护和积极配合。通过全面调研,掌握了三个村的基本现状。坝前村:现有260户1004人,其中劳动力620人,土地面积590亩,耕地面积540亩,人均耕地0.58亩,全村拥有农业机械21台,汽车3辆,个体工商户11个,2005年村集体可支配收5万元,村民人均纯收5200元。西石村:现有468户1802人,其中劳动力1050人,土地面积1877亩,耕地面积1400亩,人均耕地0.78亩,全村拥有农业机械41台,汽车6辆,村农民合作经济组织3个,民营企业2个,个体工商户80个,2005年村集体可支配收入38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5260元。小刘村:现有110户434人,其中劳动力145人,土地面积370亩,耕地面积300亩,人均耕地0.7亩,全村拥有农业机械36台,个体工商户2个,村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从三个村的经济状况和农村综合建设情况看,坝前村和西石村发展较快,农民生活水平较高,小刘村相对比较薄弱。

在进行全面调研的基础上,我们组围绕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开展了专题深入调研,设计了20个方面调研内容,通过与村干部座谈、查看制度落实情况、走访群众等方式,对农村综治组织建设、治安防范措施、普法宣传教育、经费保障、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等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比较系统全面地掌握了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提供了依据。

二、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主要特点

通过对三个村的调研,感到近年来由于、市和镇街、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农村治安防范措施不断加强,农村治安混乱局面得到有效治理,农村治安秩序不断好转,呈现了农村治安稳定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大好局面。农村广大干部群众为维护稳定、保持良好的治安秩序,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总结了不少经验。

(一)基层组织健全。被调研的三个村党支部、村委会班子健全,人员齐整,事业心、责任感比较强,为群众操心、为群众服务的态度端正,特别是对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认识较高,近年来,三个村的两委班子成员都在维护农村稳定工作中想了不少办法,做了大量工作。有的主动调解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有的带头参加夜间治安巡逻,有的义务担任治安监督员。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三个村都建立健全了治保、调解、普法、帮教、巡逻“五位一体”的综治办,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有必备的设施器械,有各种登记统计,能够按制度要求开展工作。特别是按要求配齐了治保主任,从村经济收入中解决了治保主任的工资,并充分发挥治保主任在治安防范工作中的作用。三个村的基层组织健全,群防群治工作开展比较好,基本解决了治安防范工作有人管事、有人干事的问题。

(二)防范措施落实。通过与村干部座谈、走访群众,认为这三个村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信访工作、治安巡逻工作基本都是落实的。村民发生矛盾纠纷后,村两委能够及时组织人员靠上去调解,西石村2005年共发生村民纠纷5起,其中由村调解成功4起,依靠上级调解成功1起。治安巡逻工作总体上坚持比较好,坝前村在全村划定10个防范责任区,明确具体责任人,常年坚持村民义务轮流巡逻;西石村和小刘村在冬季农闲季节每天组织村民巡逻。为防止盗割裸铝线,西石村采取使命农机前架线,使用后撤线库存的办法。为保证村民夜间的安全,坝前村和西石村在村庄街道架设了照明灯,通霄照明,大量减少了盗窃案件的发生。由于各种防范措施落实较好,三个村的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明显下降,2005年,西石村发生刑事案件1起、治安案件1起,坝前村和小刘村没有发生刑事、治安案件。

(三)民主管理到位。调查感到,三个村的民主建设、文明道德建设都比较好,村两委班子能够充分尊重村愿,依靠村民自治,携手建设美好家园,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在民主建设方面,坝前村选出村民代表25人,每年村民代表议事4次,村务公开12次,民主理财12次;西石村选出村民代表30人,每年村民代表议事3次,村务公开4次,民主理财6次;小刘村选出村民代表22人,每年村民议事20次,村务公开12次,民主理财12次。在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方面,三个村都做出了很大努力,都制订了村规民约,经常宣传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实施了街道硬化,坝前村被评为枣庄市级文明生态村。民主管理的落实,促进了公平、公正、公开,有效避免和减少了各类矛盾纠纷和案件的发生,同时推动了农村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

三、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三个村的深入调研,感到目前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工作制度落实不够经常。调查中发现,目前农村社会治发综合治理工作总体上落实还比较好,但一些工作制度坚持不够经常,这势必要影响社会稳定的整体效果。当我们查看“五位一体”的综治办办公场所、值班室、巡逻集结地点时,室内积了厚厚的尘土,设施摆放混乱无序,巡逻器械参差不齐,巡逻登记和调解登记不规范、不齐全,不象是经常开展工作的样子。、市要求全市所有村(居)必须常年坚持治安巡逻,而西石村和小刘村只是冬季组织巡逻,其它季节没有坚持。有的村民反映,村调委会的作用发挥的不是很好,村民发生矛盾纠纷有时无人过问,要靠镇司法所和调解中心调解。

(二)经费保障困难。调查感到,农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在一些公益事业方面没有资金投入,在治安防范工作中更是没有经费保障,村两委班子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小刘村没有任何集体经济收入,根本无法解决治安防范工作的经费所需,坝前村和西石村虽有一些集体经济收入,也只是解决了治保主任的工资待遇问题,在治安防范其它方面没有什么投入。三个村的治安巡逻都是组织村民义务巡逻,没有任何补助,全靠群众的觉悟,有时群众巡逻的积极性会打一些折扣。另外,镇以上各级对农村治安防范工作也没有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三)防范措施不够完善。从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农村维护治安稳定的主要措施,是调解矛盾纠纷和治安巡逻,方法比较单一,有时还存在“空档”,没有形成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有效防控机制。从三个村现有的治安防范工作看,都还没有物防和技防设施,对于构筑严密的治安防控格局来说,是一个较大的薄弱环节。

(四)普法宣传教育力度不够。村民们反映,近年来各级很少有组织地深入农村进行普法宣传教育,村民对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甚少,有的村民根本不知道“五五”普法从哪一年开始,被调查的三个村都没有按照上级要求建成普法宣传一条街。枣庄市要求在全市实施“为每村培养一名法律大专生村干部、为每户培养一名法律明白人”的“两个一”工程,这项工作落实的也不尽如人意,这三个村中除坝前村的赵参加过市司法局组织的法律培训班外,其他村干部没有专门学过法律知识,农户中经过专门培训的法律明白人也很少。村民的法律知识比较缺乏,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四、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中重要的一条是保持农村社会政治稳定,有了稳定的治安秩序,才能保证其它各项建设快速发展。因此,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保持良好的治安秩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

(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综治工作机制。在现有制度措施的基础上,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新规律,进一步健全完善治保、调解、普法、帮教、巡逻的组织机构、责任义务、工作制度,规范工作内容和方法,完善保障措施,使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有效运转,保持经常。

(二)要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的作用。充分调动广大村民维护稳定的积极性,发挥农村人多的优势,搞人防工程,打治安防范的人民战争,形成人人参与调解纠纷、人人参与治安巡逻、人人参与打击犯罪的局面,构筑起高密度、多层面、立体化的农村治安防范格局。

(三)要进一步强化防范措施。要借鉴城区治安防范的好做法,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特别是运用科技手段进行治安防范的做法,尽快向农村延伸。可以实行封闭化、电子化治安管理,在村口和主要街道安装电视监控设备,采取全方位、全时制的监控,提高农村治安防范的水平和时效。同时,学习民警包村、保安驻村的做法,以加强农村的治安管理。

(四)要加大农村普法宣传教育力度。要经常组织开展农村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广播、板报、标语、文艺节目等形式,向农民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各村都应建起普法宣传一条街,让村民出门就能学到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学校要定期为学生上法制教育课,司法部门要经常深入农村办法律讲座,为农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解答农民遇到的法律问题。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自觉性,促进农村社会平安稳定。

调 研 组 长:赵成敏              

参加调研单位:市综治办    市气象局

2006年4月5日    本资料来自互联网共享文档

好资料来自互联网,一起创造,共同分享。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