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3古诗词三首 一课一练(含答案)
2025-09-29 04:06:03 责编:小OO
文档
3.古诗词三首

一、选择题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中最能表现雨下得大的诗句是(  )

A.黑云翻墨未遮山    B.白雨跳珠乱入船    C.卷地风来忽吹散

2.阅读下面的古诗,对其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B.“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人,而是一片蛙声,这种侧面烘托极为动人。这首词既写了景,也写了人,用侧面烘托、动静相映的手法,写得生动活泼,给人以美的享受。

C.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阙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D.整首词采用白描手法,如实地描写词人的所闻所感,表现了作者热爱农村生活的情感。

二、信息匹配

1.用“√”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未遮(zhē zhè)山  鸣蝉(chán tán)  日暮(mù mǜ) 

惊鹊(què qüè)    烟渚(zhě zhǔ)  野旷(kàng kuàng)

2.给“徳”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德:①心意。②恩惠。③道德;品行;政治品质。

(1)德才兼备(____)  (2)离心离德(____)  (3)感恩戴德(___)

3.选字填空。

(德 得)

品(_____) (_____)意扬扬   获(_____)  (_____)高望重

(鹊 雀)

喜(_____) 门可罗(_____)  麻(_____)  声名(_____)起

(蝉 阐)

(_____)释  (_____)鸣     (_____)蜕  (_____)明

4.给下面的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移舟泊烟渚(_____)    a.漂泊       b.停船靠岸     c.吹

(2)白雨跳珠乱人船(_____)a.跳动的水珠 b.跳动的珍珠   c.跑进船里的水珠

(3)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a.往日       b.陈旧的时间   c.很久

5.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字母。

(1)移舟(_______)泊烟渚(_______)。

A.停下脚步                            B.移船近岸

C.江中雾气笼罩的小块陆地                D.烟雾弥漫的小水洼

(2)卷地风来(_______)忽(_______)吹散。

A.狂风席地卷来        B.龙卷风来了        C.忽然        D.忽略

(3)旧时茅店(_______)社林(_______)边。

A.用茅草盖的旅舍                B.用茅草盖的商店

C.公社旁的树林                D.社庙丛林

(4)明月别枝(_______)惊鹊。

A.别的树枝                    B.横斜的树枝

C.离开树枝                    D.别的树上的枝条

三、填空题

1.按原文填空或联系语境填空。

(1)在古代诗人笔下,祖国的山川湖海是那么迷人,有“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___”的西湖水,有“__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的明月清风。

(2)《宿建德江》的作者是___________(诗人),诗中借景抒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2).____________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

(3).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5).__________________,还来就菊花。

3.默写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判断题

急雨骤降——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乌云翻滚像打翻的墨汁尚未遮住山,白花花的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落入船内。(_______)

2.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乌云和雨点当作人来写,写出了乌云来势汹汹及雨点飞溅的情景。(_______)

3.这两句诗用词十分精练,一个“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快;一个“跳”字,一个“乱”字,写出了雨之大,雨点之急。(_______)

五、诗词曲鉴赏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本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

3.诗歌后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

小练笔。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犹如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将我们带入如诗如画的意境之中,请你发挥想象,将这首词改写成一篇短文。

一、1.B

2.A

二、1.zhē chán mù

què zhǔ kuàng

2.③    ①    ②    

3.德    得    得    德    鹊    雀    雀    鹊    阐    蝉    蝉    阐    

4.b    b    a    

5.B    C    A    C    A    D    B    

三、1.望湖楼下水如天    明月别枝惊鹊    孟浩然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2.稻花香里说丰年    黑云翻墨未遮山    清风半夜鸣蝉    旧时茅店社林边    待到重阳日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四、1.√

2.×

3.√

五、1.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2.    唐    孟浩然    

3.旷野无边无际,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4.抒发了诗人客居异乡的孤寂、愁闷的心情。

六、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讨论,说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天空乌云密布,星星闪烁,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