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培训计划及大纲
2025-09-29 04:04:00 责编:小OO
文档
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

1.培训目标

1.1 总体目标

培养具备以下条件的人员:已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能够运用相关技能完成或协作处理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各方面的日常生活。

1.2 理论知识培训目标

依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对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的理论知识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专业知识,并熟悉相关知识的脉络体系。

1.3 专业能力培训目标

依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对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的专业能力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支持,能够为招聘和配置提供各项服务,能够承担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的日常工作,能够熟练地处理劳动关系基础事务。

2.教学要求

2.1  理论知识要求

    2.1.1  人力资源规划

2.1.2  人员招聘与配置

2.1.3  培训与开发

2.1.4  绩效管理

2.1.5  薪酬管理

2.1.6  劳动关系管理

2.2  专业能力要求

    2.2.1  人力资源规划

2.2.2  人员招聘与配置

2.2.3  培训与开发

2.2.4  绩效管理

2.2.5  薪酬管理

2.2.6  劳动关系管理

3.教学计划安排

总课时数:120课时。

理论知识授课:24课时。

理论知识复习:34课时。

专业能力授课:20课时。

专业能力练习:38课时

机动课时:4课时。

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大纲

1.课程任务和说明

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工作的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培训完毕,培训对象能够独挡一面,能够参与团队协作,胜任人力资源管理的日常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理论教学为基础,注重加强实践、强化技能训练,尤其应掌握日常技能。

2.课时分配

课时分配表

理论知识部分专业能力部分
内容总课时授课复习内容总课时授课练习
人力资源规划1046人力资源规划936
人员招聘与配置

1046人员招聘与配置

1147
培训与开发1046培训与开发936
绩效管理945绩效管理936
薪酬管理945薪酬管理1147
劳动关系管理1046劳动关系管理936
机动22机动22
总计602436总计602040
总课时数:120课时

3.理论知识部分教学要求及内容

3.1  人力资源规划

3.1.2  教学内容

(1)企业组织结构图的绘制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掌握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及与企业其他规划的关系,企业组织机构的概念、类型和设置的原则,组织结构设计后实施的要则,以及组织结构图绘制 的程序和基本方法。

【知识要求】

1)人力资源规划。

2)企业组织机构的概念

3)企业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

4)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

5)组织结构设计后的实施要则

【能力要求】

1)组织结构图的绘制

2)组织结构图绘制的实例

(2)工作岗位分析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掌握工作岗位分析的基本原理,岗位信息的来源,工作说明书的内容,以及工作岗位分析与编写工作说明书的程序和步骤。

【知识要求】

1)工作岗位分析的概述。

2)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

3)岗位规范和工作说明书。

【能力要求】

1)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

2)起草和修改工作说明书的具体步骤

(3)企业劳动定额定员管理

第一单元  劳动定额水平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掌握劳动定额水平的概念和种类,确定劳动定额水平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原则,衡量劳动定额水平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知识要求】

1)劳动定额管理的内容。

2)现代劳动定额的发展趋势。

3)劳动定额水平的概念和种类。

4)劳动定额水平是定额管理的核心

5)确定劳动定额水平的基本原则。

【能力要求】衡定劳动定额水平的方法

1)用实耗工时来衡量

2)用实测工时来衡量

3)用标准工时来衡量

4)通过现行定额之间的比较来衡量

5)用标准差来衡量

第二单元    劳动定额的修订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掌握劳动定额修订的内容、步骤和方法。

【知识要求】

1)劳动定额修订的内容。

2)劳动定额的定期修订。

3)劳动定额的不定期修订。

【能力要求】

1)劳动定额的定期修订的步骤

2)修改劳动定额的方法

第三单元    劳动定额统计与分析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掌握劳动定额统计工作的任务,实耗工时的概念和统计方法,以及劳动定额完成情况的统计与分析方法。

【知识要求】

1)劳动定额统计工作的任务。

2)实耗工时的概念和意义

【能力要求】

1)产品实耗工时统计的方法

2)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的计算方法

3)产品产量和工时定额的统计范围及要求

4)劳动定额完成情况的分析

第四单元    企业定员人数核算的基本方法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掌握企业定员的概念、作用和原则,企业核定各类岗位定员人数的程序和方法。

【知识要求】

1)企业定员的基本概念

2)企业定员管理的作用

3)企业定员的原则

【能力要求】

1)核定用人数量的基本方法

2)企业定员的新方法

第五单元   定员标准的编写格式和要求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掌握定员标准的概念、分类、内容和原则,以及起草和修订定员标准的基本方法。

【知识要求】

1)定员标准的概念

2)企业定员标准的分机分类

3)企业定员标准的内容

4)编制定员标准的原则

【能力要求】

1)定员标准的编写依据

2)定员标准的总体编排

3)定员标准的层次划分

4)劳动定员标准表的格式设计

(4)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审核与支出控制

第一单元    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审核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审核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基本要求;掌握审核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程序和基本方法。

【知识要求】

1)企业人力资源费用的构成

2)审核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基本要求

【能力要求】

1)审核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基本程序

2)审核人工成本预算的方法

3)审核人力资源管理费用预算的方法

第二单元    人力资源费用支出的控制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掌握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作用于原则,以及控制人力资源费用支出的基本程序。

【知识要求】

1)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作用

2)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原则

【能力要求】    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程序

3.2  人员招聘与配置

3.2.2  教学内容

(1)员工招聘活动的实施

第一单元    人员招募方法的选择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内部招募和外部招募的特点,实施内部招募与外部招募的原则;掌握企业选择人员各种招募渠道的主要步骤,内外部人员招募的主要方法,以及采用校园招聘和招聘洽谈会方式时应关注的问题。

【知识要求】

1)内部招募的特点

2)外部招募的特点

3)实施内部招募与外部招募的原则

【能力要求】

1)选择招聘渠道的主要步骤

2)参加招聘会的主要程序

3)内部招募的主要方法

4)外部招募的主要方法

第二单元    对应聘者进行初步筛选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笔试的适用范围和特点,掌握对应聘者进行初步筛选的方法,如笔试、筛选简历和筛选申请表。

【知识要求】

1)笔试的适用范围

2)笔试的特点

【能力要求】

1)筛选简历的方法

2)筛选申请表的方法

3)笔试方法的应用

第三单元    面试的组织与实施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了解面试的概念、内容与目标;掌握面试的基本程序、面试环境的布置、面试的方法、面试问题的设计与提问的技巧以及应关注的问题。

【知识要求】

1)面试的概念

2)面试的内容

3)面试的目标

【能力要求】

1)面试的基本程序

2)面试环境的布置

3)面试的方法

4)面试问题的设计

5)面试提问的技巧

第四单元    人员选拔的其他方法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人格测试、兴趣测试、能力测试、情景模拟测试等测试方法的内容和特点;掌握应用情景模拟法的基本步骤和要求。

【知识要求】

1)人格测试

2)兴趣测试

3)能力测试

4)情景模拟测试

【能力要求】  情景模拟测试的方法

第五单元   员工录用决策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掌握多重淘汰式、补偿式和结合式三种员工录用的决策模式。

【能力要求】

1)多重淘汰式

2)补偿式

(2)员工招聘活动的评估

第一单元    招聘评估指标的统计分析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招聘成本以及招聘成本效益评估、招聘数量与质量评估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掌握各种招聘评估指标的统计分析方法。

【知识要求】

1)招聘成本及其相关概念

2)招聘成本效益评估

3)人员招聘数量与质量评估

【能力要求】

1)成本效益评估

2)人员录用数量评估

第二单元    招聘活动过程的评估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招聘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工作质量评估的相关概念;掌握招聘有效性的平均水平,即招聘有效性是否在逐步提高。

【知识要求】    招聘活动过程评估的相关概念

【能力要求】

1)招募环节的评估

2)甄选环节的评估

3)录用环节的评估

(3)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第一单元    人力资源的空间配置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人力资源配置的概念和原理,劳动分工的概念、作用、形式和原则,劳动协作的形式要基本要求,工作地组织的内容和要求;掌握人力资源空间配置、5S活动等现场管理与劳动环境优化的方法。

【知识要求】

1)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概念

2)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原理

3)企业劳动分工

4)企业劳动协作

5)工作地组织

【能力要求】

1)改进过细劳动分工的方法

2)企业员工配置的基本方法

3)员工任务的指派方法

4)加强现场管理的5S活动

5)劳动环境优化的内容

第二单元    人力资源的时间配置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工作时间组织的内容以及应注意的问题;掌握人力资源时间配置的基本形式和方法。

【知识要求】

1)人力资源时间配置的内容

2)工作轮班制度的概念和种类

【能力要求】

1)两班制

2)三班制

3)多班制

3.3  培训与开发

3.3.2  教学内容

(1)培训项目设计与有效性评估

第一单元    基于需求分析的项目设计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培训需求分析的含义以及各类需求分析的技术模型;掌握基于培训需求分析的培训项目设计的程序和方法。

【知识要求】

1)培训需求分析的含义

2)培训需求的调查与确认

3)培训需求分析的技术模型

4)培训项目设计的原则与培训项目规划的内容

【能力要求】

1)基于培训需求分析的培训项目设计

2)培训项目的开发与管理

3)培训项目的设计与管理应关注的问题

第二单元    员工培训的有效性评估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培训有效性评估的含义、作用和内容;掌握培训效果评估的一般程序,培训有效性评估的方法和技术,培训效果评估方案的设计,培训评估效果信息的收集,培训效果的跟中与监控,以及培训效果评估实施的程序和方法。

【知识要求】

1)培训有效性评估的含义和作用

2)培训有效性评估的内容

【能力要求】

1)培训有效性评估的一般程序

2)培训有效性评估的方法

3)培训有效性评估的技术

4)培训效果评估方案的设计

5)培训评估效果信息的收集

6)培训效果的跟踪与监控

7)培训效果评估的实施

(2)培训课程的设计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掌握培训课程设计的程序,培训课程的设计策略,培训课程设计的项目与内容,培训教学设计程序与方案形成,实施培训教学活动的注意事项。

【知识要求】    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能力要求】

1)培训课程设计的程序

2)培训课程的设计策略

3)培训课程设计的项目与内容

4)培训教学设计程序与方案的形成

5)实施培训教学活动的注意事项

(3)培训方法的选择与组织实施

第一单元    培训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各类培训方法的种类和特点;掌握选择培训方法的程序和几种常用培训方法的应用。

【知识要求】

1)适宜知识类型培训的直接传授培训方法

2)以掌握技能为目的的实践性培训方法

3)参与式培训方法

4)适宜行为调整和心理训练的培训方法

5)科技时代的培训方式

【能力要求】

1)选择培训方法的程序

2)几种常用培训方法的应用

第二单元    员工培训的组织与实施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掌握员工培训组织与实施的基本工资程序和方法。

【知识要求】    培训前对培训师的基本要求

【能力要求】

1)培训师的培训与开发

2)培训课程的实施与管理

3)企业员工外部培训的实施

(4)培训制度的建立与推行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企业培训制度的内涵和构成;掌握起草与修订培训制度的要求,企业培训制度的基本结构,以及企业各项培训制度起草的内容。

【知识要求】

1)企业培训制度的含义

2)起草与修订培训制度的要求

【能力要求】

1)企业培训制度的基本结构

2)企业各项培训制度的起草

3)企业培训制度的执行与完善

4)企业培训制度示例:《某公司员工教育训练实施办法》

3.4  绩效管理

3.4.2  教学内容

(1)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掌握绩效考评管理机构的构成、绩效考评周期,能够界定绩效考评管理机构的职责权限,根据相关因素确定绩效考评周期。

【知识要求】

1)绩效管理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

2)对绩效管理系统的不同认识

【能力要求】

1)绩效管理系统总体设计流程

2)绩效管理系统的评估

3)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再开发

(2)员工绩效考评

第一单元    绩效计划的内容与实施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掌握绩效计划的墓地、内容、特征以及作用,能够实施绩效计划并设计绩效合同。

【知识要求】

1)绩效计划的目的和内容

2)绩效计划的特征

【能力要求】

1)绩效计划的实施流程

2)绩效合同的设计

第二单元    绩效考评方法及应用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掌握绩效考评方法及差异,能够应用各种行为导向型主观考评方法、行为导向型客观考评方法、结果导向型考评方法以及综合型绩效考评方法。

【知识要求】

1)绩效考评方法的分类

2)行为导向型主观考评方法

3)行为导向型客观考评方法

4)结果导向型考评方法

5)综合型绩效考评方法

【能力要求】

1)绩效考评中的矛盾冲突分析

2)避免和解决绩效考评矛盾的方法

3)绩效申诉及处理

第三单元    绩效面谈与绩效改进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掌握绩效面谈的类型及目的,能够通过采取相关措施和方法提高绩效面谈质量。

【知识要求】

1)绩效面谈的类型

2)绩效反馈面谈的目的

【能力要求】

1)提高绩效面谈质量的措施与方法

2)绩效改进的方法与策略

3.5  薪酬管理

3.5.2  教学内容

(1)薪酬制度设计

第一单元    薪酬体系设计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了解薪酬的基本概念;掌握薪酬体系的含义、薪酬体系设计的基本要求、薪酬体系设计前期准备工作的内容,以及岗位、技能、绩效薪酬体系设计的程序和方法。

【知识要求】

1)薪酬的基本概念

2)影响员工薪酬水平的主要因素

3)薪酬管理

4)薪酬体系

5)薪酬体系设计的基本要求

【能力要求】

1)薪酬体系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

2)岗位薪酬体系设计

3)技能薪酬体系设计

4)绩效薪酬体系设计

第二单元    专项薪酬管理制度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了解薪酬管理制度的概念和种类;掌握起草单项薪酬制度、岗位工资或能力工资制度以及奖金制度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知识要求】

1)薪酬管理制度

2)薪酬制度的类别

【能力要求】

1)设计单项薪酬制度的基本程序

2)岗位工资或能力工资的制定程序

3)奖金制度的制定

(2)岗位评价

第一单元    岗位评价的基本步骤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工作岗位评价的基本原理;掌握岗位评价的基本步骤。

【知识要求】

1)岗位评价的基本理论

2)岗位评价的信息来源

3)岗位评价与薪酬等级的关系

【能力要求】    岗位评价的主要步骤

第二单元    岗位评价系统设计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岗位评价系统的定义和构成;掌握岗位评价指标和标准体系设计的程序和方法。

【知识要求】

1)岗位评价系统

2)岗位评价指标

3)岗位评价技术与方法

4)岗位评价结果误差的调整

【能力要求】

1)岗位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设定

2)岗位评价指标的量化标准制定

3)评价指标权重标准的制定

4)岗位评价方法的应用

(3)人工成本核算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人工成本的概念、构成和主要影响因素;掌握人工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知识要求】

1)人工成本的概念及其构成

2)确定合理的人工成本应考虑的影响因素

【能力要求】

1)人工成本核算程序

2)合理确定人工成本的方法

(4)员工福利管理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福利的本质,福利管理的主要内容,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和构成,住房公积金的性质和缴存范围;掌握各项预算计划的制订程序,以及各类保险金与住房公积金的计算方法。

【知识要求】

1)福利的本质及福利管理的内容和原则

2)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和构成

3)住房公积金

【能力要求】

1)各项福利总额预算计划的制订程序

2)各类保险金的计算

3)住房公积金的计算

3.6  劳动关系管理

3.6.2  教学内容

(1)企业民主管理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和特点,平等协商制度和信息沟通制度的内容,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内容和目的要求;掌握企业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基本程序,进行企业内部信息沟通制度系统设计的方法,实施员工沟通的程勋,以及降低沟通障碍、减少干扰的方法。

【知识要求】

1)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2)平等协商制度

3)信息沟通制度

4)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内容

5)实施员工满意度调查的目的和要求

【能力要求】

1)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基本程序

2)企业劳动关系调整信息系统的设计

3)员工沟通程序与方法

(2)劳动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第一单元    工作时间制度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劳动标准的含义和构成,工作时间的概念和种类,延长工作时间的概念和内容;掌握各类标准工作时间的计算方法,以及延长工作时间的主要措施。

【知识要求】

1)劳动标准的含义

2)劳动标准的结构

3)工作时间的概念

4)工作时间的种类

5)延长工作时间的概念

【能力要求】

1)各类标准工作时间的计算方法

2)延长工作时间的措施

3)应用案例分析

第二单元    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最低工资的含义;掌握最低工资标准确定和调整方法,以及最低工资给付与工资支付保障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知识要求】    最低工资的含义

【能力要求】

1)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和调整

2)最低工资的给付

3)工资支付保障

第三单元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能够再了解劳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具体条件出发,掌握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基本内容、主要程勋和具体方法。

【知识要求】

1)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含义

2)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特点

3)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内容

【能力要求】

1)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制定的程序

2)应用案例: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法律效力及其认定标准

(3)集体合同管理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了解集体合同的概念、特征、作用和订立原则,集体合同的形式及其内容;掌握订立集体合同的基本程序及其履行、监督检查和责任。

【知识要求】

1)集体合同概述

2)集体合同的形式和期限

3)集体合同的内容

【能力要求】

1)签订集体合同的程勋

2)集体合同的履行、监督检查和责任

3)应用案例分析

(4)劳动争议的协商与调解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劳动争议的概念、分类及其产生的原因,劳动争议调解的特点,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掌握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劳动争议协商与调解委员会调解的程序。

【知识要求】

1)劳动争议的概述

2)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

3)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对劳动争议的调解

【能力要求】

1)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

2)劳动争议的协商解决

3)调解委员会调解的程序

(5)劳动安全卫生与工伤管理

第一单元    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管理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的内容和分类,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台账的内容,组织实施安全卫生教育、培训和考核的内容;掌握劳动安全和卫生保护费用预算的项目与预算方法。

【知识要求】    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的内容和分类

【能力要求】

1)编制劳动安全卫生预算

2)建立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台账

3)组织岗位安全教育

第二单元    工伤管理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工伤的概念与工伤事故分类方法;掌握伤残评定的方法,以及我国有关工伤医疗待遇和工伤致残待遇的标准。

【知识要求】

1)工伤的概念

2)工伤事故分类

【能力要求】

1)工伤认定

2)工伤认定申请

3)劳动能力鉴定

4)工伤保险待遇

5)工伤保险责任

6)应用案例分析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