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范文
2025-09-29 04:04:41 责编:小OO
文档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时间:2011.09

 立项号

2011XKT-ZXDL014课题名称《提高地理课堂实效的研究》
负责人党亚鹏负责人

所在单位

西安建科大附中

1、利用网络和图书馆,对“有效教学”进行了系统的学习,明确了有效教学的概念和其对师生的重要性;

2、“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暑假我把《有效备课》一书又重新学习了,还做了一些笔记,初步确定了在提高地理课堂实效中有效备课的重要性。

3、利用国培教育的网络资源,也拜读了同行的许多有关提高地理课堂实效的文章,深有感触,有的见解值得借鉴。

4、开学初对高一新生做了一个《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调查问卷,调查范围是西安市31所学校(省重点和普通中学均有),问卷的统计和分析工作已经完成,现在正在做中期报告的撰写工作。

5、下一步准备将平时收集的学生的错题分门别类,看对课题的研究有没有大的帮助。

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提高地理课堂实效”与“有效教学”之间的关系不是很晰,我是这样理解的:从教师的上课“教”到学生会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之间的任何师生间的有效教导都可以叫做有效教学,包括了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所以地理课堂教学只是有效教学的一部分,当然地理课堂有效教学是有效教学最关键的部分。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请专家王老师指导。

解决思路:目前我还是按照我的理解去做课题研究,当然我也不断在学习新的有关“有效教学”的知识,来纠正或者坚定我的理解。

 

能否按期结题按照现在的进度,在12月中旬能完成课题研究,届时将完整的研究结果一并呈现。

专家的指导和建议开题报告比较认真,博客上还有不少资料。你要注意小课题研究资料的积累。最终结题之成果不仅仅是结题报告。

 

(此栏请课题负责人填写指导专家对开题报告的指导意见)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4页的范围内。

《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调查问卷

您好!

为了切实做好初中地理的教学工作,我们需要向您了解初中地理教学的基本情况,请你配合我们如实回答,谢谢!!

回想一下:

★1、您初中时所在的学校名称是               。

2、当时你的地理成绩是怎样的?

A优秀(85以上) B良好(84-71) C合格(70-60) D不及格

3、这样的成绩是如何取得的?

A平时注意听讲,认真做作业,考前看书、背书、自己努力

B平时不怎么学,考前有复习资料,一背就行 C其它方式      

4、当时你是如何学习地理的?

A认真听讲,积极完成作业    B不认真听,做作业敷衍了事

C课上认真听,但经常不会做作业

5、当时你的地理老师是如何将知识教给你们的?

A照本宣科  B生动、鲜活的地理知识   C其它          

6、当时你初中的地理老师是什么样的人?(可多选)

A知识渊博  B语言精练  C以身作则  D严格执教

E认真负责  F照本宣科  G敷衍了事  H其它          

7、有没有老师给你们强调学习地理的重要性?

A有        B没有

8、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初中地理老师是什么样的?(可参看第6题)

 

统计与分析结果:

《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

2011.09

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97份,有效率达到98.5%。

统计结果如下:

题号ABCDEFGH
1调查范围:西安市31所学校

248.5%41.9%8.6%1.0%
332.1%53.4%14.5%
446.4%22.0%31.6%
518.0%77.9%4.1%
665.9%58.4%28.9%59.4%69.0%11.2%4.1%14.2%
771.4%28.6%
 其它答案:

第3题:

(1)注意听讲,考前看书,并有复习资料

(2)平时注意听讲,不写作业,考前有复习资料,背书

(3)平时也学,但不太重视,考前有复习资料,但不复习

(4)平时会听,考前突击

(5)平时听课一般,考试时注意分析、理解

(6)平时不认真听课,理解记忆,举一反三

等等

第5题:

(1)该严肃时严肃,但也很生动的授课(2)自学(3)寓教于乐,讲各种故事等等

第6题:

(1)幽默风趣(2)心灵细腻(3)和蔼可亲(4)认真严肃

(5)经常使用方言(6)不想学就睡觉等等

第8题:

(1)认真负责、幽默风趣,严格执教

(2)知识渊博、语言精练、以身作则

(3)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经验丰富

(4)有耐心、理解并尊重学生

(5)寓教于乐,生动、形象地授课

(6)旁征博引

等等;

统计结果分析:

1、此次问卷的发放对象是来自31所学校的学生,有从西工大附中、高新一中、铁一中等重点中学毕业的学生,也有尊德中学、理工大附中、71中学等普通中学毕业的学生,基本上能说明此问题,但由于调查范围有限、学生素质的,调查结果离真实情况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距离。

2、学习地理情况:

(1)成绩情况:在受访者当中,48.5%初中地理成绩为优秀,41.9%为良好,只有1%不及格。这说明了初中地理教学已经达到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教学目的是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基本形成地理技能,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

(2)成绩的取得:在受访者当中,32.9%平时注意听讲,认真完成作业,考前看书、背书,自己努力就能考高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正解的,值得提倡的;而另有53.4%初中时不怎么学地理,考前有复习资料,一背就行;14.5%平时不太重视学,考前突击;以及平时不认真听课,理解记忆,举一反三等等都是临时抱佛脚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对自己的发展不利的。

(3)初中地理的学习:在受访者当中,46.4%说自己平时认真听讲,积极完成作业,而我们会发现这些学生的说法跟“平时不怎么学,考前有复习资料,一背就行”有些矛盾,可见学生在回答问卷时是有所保留的;31.6%说课上认真听了,但经常不会做作业,这种现象的确相当多的存在于我们的教学当中上,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复习、练习来巩固知识。在以后的教学当中,我必须注意这一点,给学生留出足够时间做练习;另有22.0%选择了不认真听、做作业敷衍了事,这些学生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引导教育,否则高中地理的学习会很吃力、学习压力会更大。

3、教学情况:

(1)教师是如何教给学生知识的:可喜的是,在受访者当中77.9%说当时地理老师能把枯燥的课本知识生动、鲜活的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识。这是我们教师所追求的;而有4.1%的学生说老师会编各种故事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来达到教学效果,这一点我们也是肯定的;18.0%的学生说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我认为地理学科本身就有很强的趣味性,我们老师将其活灵活现的组织起来,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差。

(2)教师形象:在受访者当中,65%以上将认真负责、知识渊博排在了第一位,而55%-60%的学生将严格执教、语言精练、排在了第二位,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我市初中地理教师的师德是高尚的,业力能力是优秀的;另外还有以身作则、和蔼可亲、幽默风趣、平易近人等等都能说明初中地理教师与学生建立起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当然还有一些不好的现象:照本宣科、敷衍了事、经常性使用方言等,在这里,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4、学习地理的重要性:数据显示:在受访者当中,71.4%在初中时,教师给学生强调过学习地理的重要性;我认为这一点比较重要:因为中考不考地理,学生们都很现实,考啥学啥,这种现象使得初中地理的教学非常尴尬;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强调其重要,对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帮助。

5、描述一下心目中的“初中地理教师”形象:学生们几乎用遍了褒奖教师的词语,其中频率较高的是认真负责、知识渊博、以身作则、严格执教、幽默风趣、语言精练等。这也说明初中学生希望地理老师是一个德才兼备的老师,这一点上,我认为自己离学生心目中的老师有一定差距。

总之,经过问卷调查、统计与分析,我们能大致了解到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学情、教师的教情,为我们研究提高课堂实效的措施起到很大的基础作用。

 

调查结果

1、有关调查问卷的说明

    此次问卷的发放对象是来自31所学校的学生,有从西工大附中、高新一中、铁一中等重点中学毕业的学生,也有尊德中学、理工大附中、71中学等普通中学毕业的学生,而且学生们已经初中毕业,无任何顾虑的回答我们所提出的问题,所以调查结果基本上能说明此问题,但由于调查范围有限、学生素质的,调查结果离真实情况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距离。

2、学生的学习情况

    数据显示:大部分受访者的地理学习习惯是有待改进的。其中有些学生认为平时不怎么学习地理,照样考高分,把应该学习地理的时间用在其他中考科目上;有些家长也教育孩子重点中考科目。所以他们平时不认真学习地理,到了大考时,很希望教师给提供复习资料,学习一背了之,无形中跳进了应该教育的泥潭。我想问:你的成绩能否反映你的地理素质吗?能真实地反映出课标要求掌握的地理技能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而地理环境的基础知识、地理学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地理方法无法掌握,高中地理的学习从何谈起?所以某32.9%的学生平时注意听讲,认真完成作业,考前看书、背书,自己努力就能考高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正解的,对自己的发展是有利的,故是值得提倡的;而其它“临时抱佛脚,被佛踢一脚”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学习初中地理时,较好的做法是:初中阶段要想学地理,除了“预习-------专心听课--------认真巩固”这一般的学习方法之外,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一、加强对各类地图的应用

①上课前一定要准备好地理课的基本工具,也是常用工具----------地图册。

②一边听课一边把学习中出现的地理事物在地图上圈点下来。如:学到地中海沿岸是冬季多雨,那么,地中海在什么地方?一定要在地图上找到并落实下来。 

③动手绘制示意图如西亚石油输出的路线,同学们可以在一张草纸上绘制出简单的、相对位置正确的示意图。这类图不要求绘制得多么精准,只要能说明问题就行。 

④复习时应以地图作为知识载体,常看地图,多读地图。

(2)要善于把不同的地理事物联系起来。把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首先必须问“为什么?”这样便会养成由果推因的良好的地理思维习惯。例如:世界雨极是印度的乞拉朋齐,那么,为什么乞拉朋齐会成为世界的雨极呢?结合地图,根据乞拉朋齐所处的地理位置便可分析出,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的迎风坡,这里有大量的地形雨,这样,气候便和地形、位置相互联系起来了。

(3)对地理原理,概念的理解要把握住要点、抓住关键。对地理原理、要领的掌握,并不要求象物理、数学分式、定理那样精确,只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要点便十分容易地理解并把它们掌握住了。例如:“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阳光、空气、水等都是自然资源”这一对自然资源概念的理解。我们应该抓住两个要点:第一,自然界中存在的,不是工业产品。如,汽油,虽然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但不是人类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的,它是工业产品。第二,是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没有利用价值的不是,如沙漠虽然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但目前,对人类没有利用价值,也不是自然资源。这样就可以了。 

学习地理有一个正确的方法十分重要,但有一个端正的学习态度对学好地理同样也十分重要。

3、教师的授课情况

    可喜的是,在受访者当中77.9%说当时地理老师能把枯燥的课本知识生动、鲜活的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识。这是我们教师所追求的;地理学科本身就有很强的趣味性,我们老师将其活灵活现的组织起来,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程度的关键是是否学会了有用的东西,而生动、鲜活的地理知识则来源于生活。教师平时就得注意观察思考,注意积累素材,结合课标要求,厚积薄发;俗语“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说明了教师必须是一个终身学习的人,通过平时的点滴积累、钻研教材、研究学情、研究教法,精心设计出适合学情的有效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4、高尚的师德是提高地理课堂实效的重要因素

    调查还发现:绝大多数被调查者用了褒奖教师的词语描述了自己心目中的地理教师,如认真负责、知识渊博、业力能力强、以身作则、严格执教、幽默风趣、语言精练等;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肯定了当时他们的地理教师对自己的正面影响,如严格执教、语言精练、以身作则、和蔼可亲、幽默风趣、平易近人等。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充分说明了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而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高尚的师德的基础之上的,所以高尚的师德是提高地理课堂实效的重要因素。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育人德为先,身教胜言传”,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应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用昂扬的斗志激励学生,用正面的事例教育学生,用发自内心的爱爱学生,关心学生,无微不至的替学生着想,用爱感化学生;学生感受到你的爱,他也会用爱回报你;我教过的一个初中生,当时学习成绩中等偏下,学习习惯也不太好,但是很有礼貌。所以经常给他辅导功课,主动询问学习上的困难,他就把自己没听懂的知识告诉我,我耐心地给他讲解,直至听懂。经过一段时间后,他的地理学习有了起色,在一次测试中,他的成绩考了85分,我很意外,心想这学生的进步这么快!后来,那个学生每次单独给我交作业,我也会及时甚至当面批改,纠正错误,指出努力方向。在初中地理结束时,他的地理成绩已经相当好了。所以教师应该告诉自己的学生:我十分愿意去帮助你成长,在你成长的道路上,愿意做你前进的手杖。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