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分户验收质量通病方案
2025-09-29 04:04:41 责编:小OO
文档
套内质量通病整改方案

工程,室内装修目前已接近尾声,套内质量通病整改工作正在有序而紧张的进行,在整改过程中,经过项目部管理人员自查、由监理单位牵头成立的质量整改检查小组每天排查,以及由建设单位牵头成立的质量整改检查验收小组的预验收,层层把关,对发现的质量通病问题彻底解决,确保无遗漏。经过整改,达到建设单位要求的交房标准,顺利通过质量通病整改检查验收小组的验收,最终以用户满意的质量标准按期完成交房目标。

一、整改部署

1、成立质量整改检查领导小组

组长: (监理单位总监,全面负责质量通病的整改工作,对存在问题的处理提出结论性意见)

组员:等(负责质量通病的排查与复查工作,检查与督促整改落实情况)

整改实施人: (负责质量通病整改工作的具体实施)、刘书金(负责楼质量通病整改工作的具体实施)

2、整改目标:合格,符合建设单位要求的标准,确保一次性通过检查验收小组组织的验收。

3、整改分工:制定严格的岗位责任制,落实到人,各负其责。由生产经理亲自主抓,整改实施人负责落实,质检员现场检查验收。

4、整改人员:根据现场存在的问题特点组织抽调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整改劳务层。

5、整改工序质量控制程序:向整改人员进行整改措施交底→各工序施工整改→三检制→工长验收→专职质检员检查验收→整改领导小组组织验收→甲方检查验收小组验收→成品保护

二、整改基本要求

1、整改后应达到安全可靠,不留隐患,满足规范及使用要求,为交房顺利通过打好基础。

2、应重视找出原因消除问题,注意综合防治。

3、确定处理范围,正确选择处理时间和方法。

4、加强过程控制和检查验收工作。

三、存在的质量通病及整改措施

材料要求:水泥42.5级普通水泥,防潮雨淋后严禁使用,出厂超过三个月的水泥不得使用。

砂子,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所用801胶必须保证质量。

其它要求:抹灰用底层砂浆配合比为1:5、面层砂浆为1:4。因为目前室内温度均高于30℃,要求砂浆搅拌好后在2小时内用完。

1、墙面空鼓

修补范围及允许范围:原则上空鼓范围在<100*100可不考虑修补,每面墙上允许出现一处空鼓面积小于400cm2。

1.1、根据墙面空鼓范围,用粉线弹成规矩的矩形,根据实际情况,弹线范围应覆盖所有空鼓区域,包括边角;对于个别房间大面积空鼓的墙面(空鼓面积占3/4),采取整个墙面返工处理。

1.2、用专用切割机沿线将墙面空鼓的抹灰层切除,直切至基层,切割及剔凿时注意不得碰坏四周未切割的抹灰层,为防止修补时浇水或进风导致未切割四周空鼓,用胶灰将四周剖切面与墙体交接处缝隙密封。并将墙面原拉毛灰铲除,清理干净表面浮灰。

1.3、将基层清理干净,提前浇水湿润,并对基层进行毛化处理,配合比为水泥:细砂:胶=1:0.5:0.6,根据稠度适当掺水,要求拉毛均匀,与基础粘结牢固,拉毛后同时加强养护(3天左右)。抹灰前的基层处理是确保抹灰质量的关键之一,必须认真做好。

1.4、对于不同基层材料交接处,提前钉铺好玻纤网,搭接宽度每边不少于100mm。

1.5、抹灰前墙面浇水。加气块墙面应提前一天进行浇水,浇水应适量,最好采用啧壶防止周围因进水而出现空鼓。浇水每天两遍以上,使渗水深度达到15mm。混凝土墙面吸水率低,抹灰前浇水可以少一些。如果各层抹灰相隔时间过长,或抹上的砂浆已干燥,则抹上一层砂浆时应将底层浇水润湿,避免刚抹的砂浆中的水分被底层吸走,产生空鼓。此外,基层墙面浇水程度,根据当天气温高低酌情掌握。

1.6、抹灰应分层进行,严格按技术交底要求施工。如果抹灰较厚时,应增铺玻纤网分层进行抹灰,一般每次抹灰厚度应控制在8-10mm为宜。中层抹灰必须分若干次抹平。底层水泥砂浆为1:5,面层为1:4。水泥砂浆应待前一层抹灰层凝固后,再抹后一层,这样可防止已抹的砂浆内部产生松动或几层湿砂浆合在一起,造成收缩率过大,产生空鼓、裂缝。

1.7、抹灰用的砂浆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并具有一定的粘结强度。为防止墙面新抹灰层与原抹灰层之间产生收缩裂缝,在拌合砂浆过程中,在掺加抗裂剂的同时适当掺入水泥重量0.7%-1%的膨胀剂。

1.8、在面层砂浆压光时,应在接槎处来回搓压,保证接缝顺直、光滑,无毛刺。

1.9、养护:抹灰完成后,12小时内进行浇水养护,每天不少于2遍,养护时间不得少于3天。

2、墙面起砂

2.1、对于抹灰层强度不够,导致底层及面层全部出现起砂时,将起砂范围内的抹灰层全部切除,直切至基层,然后重新进行抹灰。

2.2、对于墙面面层起砂,可采用钢丝刷将起砂部分的浮砂清除掉,深度为6mm左右,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按1:4水泥砂浆进行抹灰罩面处理,严禁用刮水泥胶灰的方式处理。

3、墙面、地面裂缝

3.1、对于墙面细微裂缝(宽度在0.2mm,在1m范围外看不到明显裂纹)且未出现空鼓现象,可暂不考虑修补。

3.2、墙面出现较宽裂缝,可采用水泥胶灰内掺少量细砂进行修补处理,(细砂采用水洗砂)处理宽度范围在5-8cm内,要求两侧边缘平直、规矩,采用的胶应粘接性好,不得出现手抹后掉灰或表面起皮现象。该处理办法经监理、甲方确认后方可大面积展开。

3.3、楼地面产生的不规则裂缝,对于细微裂缝且未出现空鼓现象,可暂不考虑修补。

3.4、对于地面产生的不规则裂缝及地面管线部位后浇筑砼与原地面砼之间出现的收缩裂缝,裂缝宽度在0.5mm以上时,可采用水泥胶灰内掺少量细砂及适量膨胀剂进行修补处理(细砂采用水洗砂),如可行经监理、甲方认可后方可大面积展开。

3.5、地面如修补后仍出现裂缝,即效果不显著,可采用在裂缝部位切出8mm宽缝,将缝内的灰尘冲洗干净,稍微晾干后,用专用抗裂砂浆嵌缝,将其抹平压实,并按地面拉毛方向在表面拉出纹道。所有裂缝修补后加强养护和成品保护,常温下养护3天。

四、确保整改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1、整改措施交底

在整改过程中,严格交底制度:做到先交底,后整改,保证整改质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返工,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

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1、按照公司《过程(施工)控制程序》认真抓好整改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把加强过程控制落实到实处。

2.2、严格按整改方案、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组织整改,认真搞好技术交底工作。

2.3、施工中严格执行工序质量控制程序。             

2.4、每道工序都建立严格的质量检验系统,遵守“监督上道工序,保证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的宗旨。

2.5、坚持“三检制”,班组完成施工工序后,认真进行自检,然后由质检员进行专检,最后由前后工序做交接检查,凡上道工序不合格决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6、每道工序完成后,由质检员组织验收,做好记录,验收通过签字认可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7、制定具体的成品保护措施,安排专人负责检查、落实。

2.8、项目部的有关人员对施工整改质量进行小结,以便掌握质量动向,进行质量预控。

2.9、对整改过程中仍出现的不合格工序,根据问题的性质,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质量评审分析原因,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尽快处理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加强质量教育

为确保本次整改工作达到良好的效果,根据现场存在的问题特点组织抽调高素质专业抹灰人员组成整改劳务层。制定了全面质量管理教育计划,所有宣传教育以“质量第一”为主线进行开展。通过学习宣传教育,提高劳务人员的质量意识。

4、做好成品保护工作

4.1、切割过程中,不得破坏其它部位棱角和划伤表面。

4.2、整改完毕的部位应进行有效保护,防止不小心被破坏。

4.3、整改过程中暖气片及门窗等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不得破坏或污染。

4.4、加强管理,严禁人为破坏成品。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