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6年部编版《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
2025-09-29 04:04:37 责编:小OO
文档
教 学 设 计

年级:   一 年级                科目:   语文             教师: 

教学内容                    明天要远足    

课时设计 共2   课时,第 1 课时

授课时间2016年  月  日星期    第  节

一、教材分析《明天要远足》是一首凝练、传神、充满艺术张力的诗。远足的吸引力对任何小朋友来说都是巨大的。但这个吸引究竟是怎么个大法呢?大到……大到……睡不着觉呢!全诗短短三节,三节中作者都用同一个感叹词“唉”,三次重复,一次次加重了情感的力度,教学本课时主要运用多种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一起感受诗歌的童趣,激发对语言文字的热爱。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寓教于乐,努力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体会小主人公远足前无比激动、无限期待的心理,从而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充分实现以读促识、读中感悟、读识结合的教学情境。
三、教学目标1.认识 睡 那 等 11个生字和目字旁 1个偏旁;会写 才 明 等 4个字 

2.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四、教学   重点难点   1、 正确朗读课文,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 期盼之情。

2、能将感受到的表达出来。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秋天的时候,我们与家人、老师、同学经常会进行什么活动?(郊游、登山……)如果明天你要去郊游,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想些什么呢?

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儿歌《明天要远足》。

师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课文题目。

①学习“明”字:后鼻音,音节是míng,左右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日+月=明。或者结合字义巧记:日月同辉——明。可以组词:明天。 

②引导学生理解“远足”。师问:“足”是什么意思?(脚)“远足”呢?(比较远的徒步旅行)

3.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生1:小作者要去哪儿?

生2:他去远方干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听准字音。

2.同学们喜欢这首小儿歌吗?请试着轻声读一读。

提出读文要求:(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把这首儿歌读通顺。

(3)用笔圈出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

3.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想一想:这首儿歌有几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这首儿歌有3个小节。主要内容是一个小朋友明天要远足,今天夜里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了。)

4.她都想到了什么?

(完成活动设计卡,小组内交流。)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1.读文识字。

(1)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着) 

课件出示“睡”字,介绍目字旁。当“目”字放在字的左边时,就变成了目字旁。带目字旁的字,通常都和眼睛有关。因为睡觉的时候要闭上眼睛,“睡”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2)小作者睡不着觉,首先想到了什么?(大海)

认读“海”字,引导学生运用字谜记字法识记:每天都有水。

(3)小作者想的是什么地方的海呢?“那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

认读“那”字,组词:那里;“那”的反义词是“这”。

(4)在小作者的心里,那地方的海怎么样?(颜色很多)

你们想去看看大海吗?(课件出示大海的图片)

你们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颜色吗?(蓝色、黑色、绿色)

教师边出示课件边解释大海颜色的变化。

(5)小作者是听谁说的大海有很多种颜色?(老师)

识记“老”字。

你能用“老师”说一句话吗?

(6)小作者对老师的话持什么态度?(怀疑、不相信……)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预设:

(生:真的)学习“真”字,强调里边有三横。

(生:从问句可以看出)学习“吗”字,它表示疑问。

(7)指导朗读。

“真的”读重音,句末语气上扬,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学生练读。

2.巩固生字。

(1)开火车读学过的生字:睡、海、那、老、师、真、吗。

(2)说出下面的部首的名称,并说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课件出示)  

目——(  )  耂——(  )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同学们认识了这些字宝宝,现在我们把它们送回到第一小节,你们还认识吗?请大家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一小节。

四、课后小结,激发探究

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小作者要去远足,因兴奋,想到了大海而睡不着觉。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六、教学过程
七、课外拓展  
八、作业设计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教研组长:            教务主任:          校 长: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教 学 设 计

年级:   一 年级                科目:   语文             教师: 

教学内容                        
课时设计 共2   课时,第2 课时

授课时间2016年  月  日星期    第  节

一、教材分析《明天要远足》是一首凝练、传神、充满艺术张力的诗。远足的吸引力对任何小朋友来说都是巨大的。但这个吸引究竟是怎么个大法呢?大到……大到……睡不着觉呢!全诗短短三节,三节中作者都用同一个感叹词“唉”,三次重复,一次次加重了情感的力度,教学本课时主要运用多种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一起感受诗歌的童趣,激发对语言文字的热爱。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寓教于乐,努力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体会小主人公远足前无比激动、无限期待的心理,从而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充分实现以读促识、读中感悟、读识结合的教学情境。
三、教学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 期盼之情

四、教学   重点难点   1、 正确朗读课文,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 期盼之情

2、会写 同 学 等字。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温故知新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明天要远足》这首小儿歌的主要内容,并学习了儿歌的第一小节。让我们先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生字。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睡、那、海、真、老、师、吗。

2.小作者除了想到大海外,还想到了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细读课文,悟文识字

1.学习第二小节。指名读,思考:

(1)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那地方的云)

(2)你见过的云都是什么样的?

 (3)小作者想到的“那地方的云”是什么样的?(洁白柔软)

①课件出示(蓝蓝的天空中,白云朵朵。)

师问:“洁白”是什么意思?(很白很白。)

“柔软”是什么意思呢?(软软的,摸上去很舒服。)

②同学们,看到图片你认为那个地方的云怎么样?(美丽、洁白……)

(4)相机指导朗读。 

小作者和你们有一样的感受,一样的心情。这么美丽可爱的白云,太吸引她了!你能读出这种兴奋的心情和白云的美丽吗?

(5)小作者是怎么想到那地方的云是美丽的呢?(听同学说的)

学习“同”字,认识“冂”(同字框)。组词:同学。“同”字是半包围结构。

学习“学”字,上下结构,下面是“子”,组词:学习。

2.学习第三小节。

指名读,思考:小作者越想越兴奋,此时她的心情怎样?(着急)

(1)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学习“什、才、亮”。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什”(亻+十=什),用数笔画的方法记住“才”,用“比一比”的方法记住“亮”(与“高”对比)。

引导学生找出“亮”的反义词,从而理解“亮”的意思。

(2)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小作者有多着急?(特别着急)那你能读出这种急切之情吗?

(3)除了着急,你还感觉到了什么?(无奈)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唉)

(4)在“唉”的后面还有一个标点符号“——”,它叫破折号。你们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学生交流)

老师告诉你,这个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我们在读“唉”的时候,要把声音拉长,这样就更能表达出小作者既着急又无奈的心情了。同学们试着读一读。

(5)在前面的两个小节中,也出现了这个“唉——”,同学们也试着读一读。

(生读文。)

哦,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你们的着急、无奈和兴奋。

(6)小作者是这样急着天亮去——(远足),她太高兴了,所以她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7)你觉得她的心里还会想些什么?

(8)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本课的4个生字“才、明、同、学”。

(1)课件出示字的笔顺,学生书写。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笔顺规则及间架结构。

比如“明”是左右结构的字,左右结构的字的两部分一般要分别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和右半格。引导学生观察左右两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部分的起笔是左低右高。“学”是上下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学”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上宽下窄,结构紧凑,上下不分家。

(3)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4)学生临写。

(5)反馈交流,展示评议,评选“小小书法家”。

2.布置作业。

小作者的想象力多么丰富呀!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小作者一样,多发挥你们的想象力,也希望同学们能像小作者一样幸福、快乐。回家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让他们也感受到你的快乐。

六、教学过程
七、课外拓展  
八、作业设计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教研组长:            教务主任:          校 长: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