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实践教学大纲
2025-09-29 04:08:30 责编:小OO
文档
实践教学大纲

 

一、机械制图实训的地位和任务

机械制图是工科院校中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图示方法的掌握、制图标准的应用、绘图技能的提高、制图和读图能力的培养以及空间想象能力的增强,都是通过制图习题和作业要求来实现的。认真完成制图习题和作业是学好本课程的关键,因此本课程要求学生积极完成习题和作业。机械制图实训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投影能力、表达能力、绘图能力、读图能力和计算机绘图能力,同时,它又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完成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不可缺少的基础。机械制图实训大纲本着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组织实训,完成高职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机械制图实训的要求和目的

1.加深巩固基本内容;

2.通过练习和作业实践完成绘图基本技能的训练。

3.用正确的方法完成练习和作业巩固和提高所学的知识,在日常学习中抽查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

4.通过大量正确的练习作业实践来提高绘图技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有意识地进行基础素质训练。

三、实训内容及其基本要求

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基本要求:通过实训掌握国家标准关于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图幅、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常用的几何作图方法与平面图形画法,会分析和标注平面图形的尺寸。做到作图准确、图线分明、字体工整、符合国标。

2.实训内容:

1)图线练习: 在A3图纸上抄画线型图。(课内完成)

2)尺寸标注、字体练习、几何作图练习。(课外完成)

3)几何作图大作业:A3图纸上画平面图形(任选一题,课内完成)

第二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1.基本要求:通过实训了解投影的基本知识和分类,掌握几何元素投影的基本特征和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以及三视图的画法。培养绘图读图能力,具备初步的空间概念。

2.实训内容:

1)由轴测图绘三视图线练习。(课外完成)

2)根据已知条件完成物体的三视图练习。(课外完成)

3)根据三视图做模型。(课外完成)

4)根据物体的二视图补画第三视图。(课外完成)

5)习题课(1学时)

第三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1.基本要求:通过实训掌握点的投影规律、直线的投影的概念及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会用直角三角形法求线段实长,理解二直线平行、相交、交叉、垂直的一般作图问题、掌握一般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掌握特殊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平面上点和线的一般作图问题。进一步培养空间概念。

2.实训内容:

1)点的投影练习。(课外完成)

2)直线的投影练习。(课外完成)

3)平面的投影练习(课外完成)

4)习题课(1学时)

第四章 轴测图

1.基本要求:通过实训能根据零件的视图正确绘制正等测图和斜二侧图。以提高学生对制图课的兴趣,建立较完整的空间概念和一定的空间表达能力。

2.实训内容:

1)根据立体的二视图画出其正等测图。(课外完成)

2)根据立体的二视图画出其斜二测图。(课外完成)

3)习题课。

第五章 立体表面的交线

1.基本要求:通过实训培养学生能运用积聚法和辅助面法求截交线、相贯线,能判断特殊位置平面截断三棱柱、四棱锥时的截交线的形状和两立体相交相贯线的形状,具备对较复杂的相交类立体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判断能力。

2.实训内容:

1)平面立体截交线的画法。(课外完成)

2)回转体的截交线画法。(课外完成)

3)相贯线的画法。(课外完成)

4)特殊相贯线与相贯线的简化的画法。(课外完成)

5)习题课。

第六章 组合体

1.基本要求:通过实训培养学生具有熟练运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画和读组合体三视图的能力,具备综合读图能力。

2.实训内容:

1)根据组合体的轴测图画三视图及根据给定条件进行构形设计(课外完成)。

2)组合体尺寸标注。(课外完成)

3)组合体大作业:A3图纸画立体的三视图。(课内完成)

4)根据立体的二视图补画第三视图。(课外完成)

5)补画视图中所缺日漏线。(课外完成)

6)习题课。

第七章 机件的表达方法

1.基本要求:要求培养学生具备灵活合理地确定机件表达方案的综合能力,能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标注机件的尺寸。

2.实训内容:

1)视图实训。(课外完成)

2)全剖视图实训。(课外完成) 

3)半剖视图与局部剖视图实训。(课外完成)

4)阶梯剖视与旋转剖视图实训。(课外完成)

5)断面图实训。(课外完成)

6)局部放大图与简化画法。(课外完成)

7)剖视图大作业。(任选一题,课内完成)

用A3图纸根据已知条件选择适当的表达方法表达机件,并标注尺寸。

8)习题课:读图训练。(课内1学时)

第八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

1.基本要求:通过实训培养学生具备查阅手册的能力,熟悉常用件和标准件的结构和规定画法,为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学习做好准备。

2.实训内容:

1)螺纹的画法与标注练习。(课外完成)

2)键连接、销连接和齿轮。(课外完成)

3)直齿圆柱齿轮啮合、滚动轴承、弹簧实训。(课外完成)

4)习题课。

第九章 零件的制造和装配要求

1. 基本要求:通过实训达到了解零件的制造和装配的工艺要求,初步具备一个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

2. 实训内容:

1)零件上常用的工艺结构。(课外完成)

2)尺寸公差与配合。(课外完成)

3)形位公差与表面粗糙度。(课外完成)

4)习题课。

第十章 零件图

1.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具备读零件图和画零件图的能力,提高确定零件的正确表达方案的综合能力,增强零件测绘的动手能力。

2.实训内容:

1)零件图大作业,根据给定的立体图画零件图。(任选一题,课内完成)

2)读零件图。(课外完成)

3)习题课。

第十一章 装配图

1.基本要求:通过实训具备拆卸部件、部件测绘的能力,具备读装配图和由零件图拼画装配图的能力。

2. 实训内容:

1) 由装配示意图和零件图画装配图。(课外完成)

2)读装配图。(课外完成)

3)习题课。

第十二章 表面展开图

1.基本知识:通过实训了解立体表面展开图和建筑工程、电气电子工程图的初步知识。

2.基本内容:

1)平面体与柱面展开。(课外完成)

2)圆锥面的展开。(课外完成)

四、习题量分配建议表

序号课 程 内 容

习题量
习  题

作  业

小  计

1制图的基本知识617
2投影的基本知识617
3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55
4轴测图33
5立体表面的交线66
6组合体819
7机件的表达方法819
8标准件和常用件44
9零件的制造和装配工艺要求33
10零件图617
11装配图314
12表面展开图22
合    计

60666
(注:表中所指习题量均为大题,其中所包含的小题目可视具体情况增减)

五、实训场所:

机械制图模型室、机械制图实训室、制图教室。

六、实训设备及工具

绘图板、丁字尺、绘图纸、草稿纸、三角尺、圆规、铅笔、橡皮、游标卡尺 100mm、钢尺、螺旋测微器、内卡、外卡、装拆工具、模型等。

七、说明

1.本实训大纲适用于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人员、学制为三年的高职机械类专业。课内实训为22学时,课外实训可灵活掌握;

2.本课程大纲突出高职机械类专业的特点,在内容取舍上贯彻了“够用为度”的原则,着重于制图技能的培养;

3.读图能力和绘图能力的培养是实训的重点,必须进行一定量的训练。

4.计算机绘图课程开设。

5.教师应对学生完成的习题和作业认真批改,并以每次作业评定成绩作为平时作业的成绩考核,期末将平时成绩折合成总成绩以20%计入该课程的总成绩。平时成绩不合格者不得参加考试。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