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会计外账流程
2025-09-29 04:08:33 责编:小OO
文档
会计外账流程:一、会计工作流程 

1、根据出纳转过来的各种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编制记账凭证。 

2、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3、月末作计提、摊销、结转记账凭证,对所有记账凭证进行汇总,编制记账凭证汇总表,根据记账凭证汇总表登记总帐。 

4、结账、对帐。做到帐证相符、帐帐相符、帐实相符。 

5、编制会计报表,做到数字准确、内容完整,并进行分析说明。 

6、将记账凭证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7、纳税申报工作。 

二、纳税申报时间 

1、向地税申报 

每月15号前,向地税申报城建税、教育费附加。7号前申报个人所得税。 

2、向国税申报 

每月15号前,向国税申报。季度末的下月15号前申报所得税。 

3、如果没有缴纳的税金,也要按时进行零申报。外帐按会计法和税法等相关法律来设置。其实相差不大的,有些业务的处理是相同的,只是把内帐中不符合相关法律要求的部分变通处理或干脆去掉而已。外账是按照企业纳税的需要做的,需要预先有一个目标,就是要符合税务的要求。套着做。做高了不行,做低了也不行。比如说:购买商品的(即进货)、企业各种支出的(如:企业的水电费、出外办事的车票、……)所以有收入数据(包括:开的及不开的)作原始凭证,制作出会计记账凭证,计税申报,登账!至于必须做的会计账目,这要看企业的运作才知道。一般小规模企业涉及的会计科目有现金、银行、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库存商品、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涉及的会计账本有日记账、三栏明细账、十七栏明细账、总账。外账:能见光的,对财税部门审查的。外账是指对外公开的,一般提供给行政单位、银行、税所、申报、审计等,会做得比较好看点,特别需要贷款或上市公司。一般会计是都做一盘帐(外账),分开内、外帐做是违法的。第一:要有会计证,并且建议你参加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这些是要求你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会计常识和会计逻辑理念。

第二:对于新公司新建账,你应该读一下会计法,并且重点了解你所在行业的会计法规以及新的会计准则。然后可以在网上(如www.chinaacc.com或是www.dongao.com)或是书店查询一些会计实务处理的资料,依葫画瓢。

如果是延续别人的账继续接着做账,一方面参考以前会计的方式方法的同时,要根据现在的会计准则规定进行相应的调整,不清楚的不明白的先不做任何调整,延用以前老会计的方式方法为上策;会计制度的变更是有时间延续性的。

第三:关注与本行业相关的税收的变化,并且能随时保持与你企业的税收专管员的联系,争取在搞好关系的同时让他给你的企业在税收方面享受到一些优惠。

所谓的外帐即是一套用于应付税务、财政、会计(税务)师事务所等部门;所谓的内帐即是一套用于公司内部真正管理。

外帐只抽取部分合法票据做帐,按正规的方法做帐,内容相对较少,比较简单,帐做的比较完美,乍一看,好象很正规、很合法,仔细审查,就会发现漏洞百出,不能自圆其说,因为假的就是假的,一般人都还达不到真正以假乱真的水平(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内帐记载了公司全部的经济业务(而不管是否合法),对于抽出的部分票据,以其复印件作为记帐依据,更仔细些的,还附有外帐的记帐凭证。内容比较多,完全按公司的要求做帐,主要用于内部管理,比较复杂,体现了一个会计的真正水平。

外帐基本用于偷税漏税,属违法行为。

现行方法

{(总工资)-(三险一金)-(免征额)}X税率-速扣数=个人所得税。  

 以总工资5105元为例,三险一金105为例  

 {5105-105-3500}X3%-0=45元   

2011年9月1日起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元)
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

3%0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

10%1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

20%55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25%10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30%275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35%55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

45%13505
一、大致流程: 

1、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记账凭证。 

2、根据收付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分类账。 

4、根据记账凭证汇总、编制记账凭证汇总表 

5、根据记账凭证汇总表登记总账。 

6、期末,根据总账和明细分类账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二、具体内容: 

1、每个月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据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做记账凭证时一定要有财务(经理)有签字权的人签字后你在做),然后月末或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之所以月末登记就是因为要通过科目汇总表试算平衡,保证记录记算不出错),每发生一笔业务就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 

2、月末还要注意提取折旧,待摊费用的摊销等,若是新的企业开办费在第一个月全部转入费用。计提折旧的分录是借管理费用或是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这个折旧额是根据固定资产原值,净值和使用年限计算出来的。月末还要提取税金及附加,实际是地税这一块。就是提取税金及附加,有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有税务决定。 

3、月末编制完科目汇总表之后,编制两个分录。第一个分录:将损益类科目的总发生额转入本年利润,借主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其他业务收入等)贷本年利润。第二个分录: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等)。转入后如果差额在借方则为亏损不需要交所得税,如果在贷方则说明盈利需交所得税,计算方法,所得税=贷方差额*所得税税率,然后做记账凭证,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所得税虽然和利润有关,但并不是亏损一定不交纳所得税,主要是看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否是正数,如果是正数就要计算所得税,同时还要注意所得税核算方法,采用应付税款法时,所得税科目和应交税金科目金额是相等的,采用纳税影响法时,存在时间性差异时所得税科目和应交税金科目金额是不相等的)。 

4、最后根据总账的资产(货币资金,固定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短期投资等)负债(应付票据,应附账款等)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料,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科目的余额(是指总账科目上的最后一天上面所登记的数额)编制资产负债表,根据总账或科目汇总表的损益类科目(如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投资收益,主营业务附加等)的发生额(发生额是指本月的发生额)编制利润表。 

5、其余的就是装订凭证,写报表附注,分析情况表。 

6、注意问题: 

a、以上除编制记账凭证和登记明细账之外,均在月末进行。 

b、月末结现金,银行账,一定要账证相符,账实相符。每月月初根据银行对账单调银行账余额调节表,注意分析未达款项。月初报税时注意时间,不要逾期报税。另外,当月开出的当月入账。 

三、报表问题: 

企业会计报表包括四个报表,除了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之外还利润分配表和现金流量表。而利润分配表只需要在年末编制,因为只有在年末企业才会对所盈利的利润进行分配。现金流量表也是年度报表。 

四、会计档案保管工作。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