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老年人尿路感染的易患因素和护理
2025-09-29 04:08:33 责编:小OO
文档
老年人尿路感染的易患因素和护理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尿路感染 易患因素 护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逐渐延长,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老年人由于器官衰老萎缩和免疫功能减退,抗病毒和细菌感染能力下降,感染成了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尿路感染(简称尿感)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是指尿路内由致病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的尿路炎症。主要致病微生物是细菌,偶尔也可为真菌或病毒等。老年人由于抵抗力下降,加上部分病人存在尿失禁,自主排尿功能丧失,必须采取其他方式排尿,增加了尿路感染的机会。本文通过对2006年10月—2008年5月收住我科70例老年患者的分析,将发生尿路感染的易患因素及护理总结如下。

    1  老年人尿路感染的易患因素

    1.1  慢性前列腺疾患,残余尿增加  随着年龄的增长,膀胱肌层逐渐变薄,纤维组织增生,膀胱容量减少,排尿收缩能力减弱,排尿后有一部分尿液滞留在膀胱内,使膀胱内残余尿量增多。另一方面,由于排尿中枢神经功能衰退,又易致使膀胱不能自主收缩,引起尿失禁等现象,加上膀胱局部对细菌的抵抗能力减弱,因此造成老年人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增高。

    1.2  梗阻因素  由于尿路结石、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等梗阻因素存在,破坏了正常尿路的自身及抗返流作用。在肾盂中,储集的尿液还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由于高浓度氧离子的抗补体作用,使一些细菌容易生长,因而成为泌尿系感染的又一危险因素。

    1.3  医源性  留置导尿、膀胱造瘘等侵入性操作。由于进行留置导尿、膀胱造瘘等操作时无菌观念不强,操作不正规,可将细菌带入膀胱。另外,留置导尿管是尿路感染的重要易患因素,留置导尿管1个月以上者,90%并发尿路感染[1]。而反复插入尿管,刺激尿道、膀胱黏膜,破坏正常的生理环境,可削弱机体的一系列防御机制[2]。长期留置患者,可因翻身、活动时上提尿袋,使袋内或引流管内尿液返流至膀胱,或因更换引流袋时接口污染等,造成逆行感染。

    1.4  住院时间长  老年人由于各器官功能衰竭,往往几种疾病集于一身,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等。住院时间越长,医院感染的危险性越大。

    1.5  老年糖尿病患者增加  老年人胰岛功能逐渐减退,糖耐量随年龄而下降,2型糖尿病患病率上升,可达10%以上。糖尿病患者的增多,导致泌尿系感染的比例也随之增高。

    2  护理

    2.1  增强营养,提高抵抗力  给老年患者易消化、富营养的软食,忌烟、酒,对食欲不佳者,可适当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必要时可给达仙针、核糖核酸针等提高免疫。同时积极治疗慢性病:如糖尿病病人控制血糖,心力衰竭病人强心、利尿治疗等。

    2.2  协助翻身,鼓励多饮水  对长期卧床病人,定时翻身、拍背,指导做好肢体功能锻炼,给予足够的水分,饮水量依尿量判断,保持每天尿量1500ml以上。鼓励患者多饮水,包括茶水、果汁、西瓜、汤、粥等。经口进食受限时,可从静脉通路补充,尿量的增多,可起到稀释尿液、冲洗尿路、排除炎性物、改变尿液渗透压的作用,从而阻止微生物的繁殖。非特异性感染中,常见的病原菌为大肠杆菌,在低渗透尿液中,其繁殖亦受抑制[3]。

    2.3  做好留置导尿管的护理  为患者使用导尿管前认真了解病情,合理选择导管;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尽可能缩短操作时间,减少污染机会;妥善固定导管,采用封闭式引流装置,保持引流畅通;每日进行插管部位皮肤和各接头处的消毒;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和其他感染征象,及时发现插管局部有无渗出物和红肿,尽量缩短留置导管的时间。

    2.4  加强锻炼  老年人因尿道括约肌松弛,应鼓励并指导患者积极进行功能锻炼。其一为坚持盆底肌群的训练。每晚睡前做床上抬腿运动(仰卧,双腿同时上抬90°)和肛门会阴收缩运动(腹部、会阴、肛门同时在吸气时收缩)这些活动可促进松弛的膀胱基底和尿道筋膜张力增加。其二为膀胱功能训练,在下腹膀胱区适度的叩打,再用手加压,同时嘱患者做腹部加压,指导患者自行排尿[3]。

    2.5  做好卫生及安全宣教  老年女患者要注意外阴部清洁,定时清洗,勤换内裤,预防逆行感染。同时,对有尿急、尿频的老人,要注意排尿安全,加强巡视,夜间应将便器放置在易取处,以防坠床或跌倒。

    3  小结

    尿路感染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是细菌性疾病中常见的一种。老年患者由于免疫功能减退,泌尿系统疾患,饮水量不足,部分病人尿失禁,医源性操作而引起感染。通过增强病人的营养,治疗原发病,鼓励多饮水,做好卫生宣教,加强留置导尿及膀胱造瘘的护理,合理应用有效的抗生素,可使尿路感染者临床症状均缓解,细菌学转阴。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