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2025-09-29 04:06:59 责编:小OO
文档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班级            姓名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题号总分合分人复分人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3分)

A.晕眩(xuàn)   殉职(xún)

狭隘(ài)        热忱(chén)

B.凌乱(líng)       鲜嫩(nèn)

鄙薄(bǐ)        干涸(hé)

C.坍塌(dān)       酬劳(chóu)

薄荷(bò)        派遣(qiǎn)

D.纯粹(suì)        呼啸(xiào)

水渠(qú)        废墟(xū)

(解析:A项“殉”读作“xùn”;C项“坍”读作“tān”;D项“粹”读作“cu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3分)

A.大自然的许多奥秘如果刨根问底,恐怕谁也解释不清。

B.他的吝啬是出了名的,已经到了不毛之地。

C.现在经济不景气,我劝你安心工作,不要见异思迁了。

D.对别人漠不关心的人,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关心。

(解析:B项“不毛之地”是指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这里应该改作“一毛不拔”。)

3.在下面的方框里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4分)

(1)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

(2)“喂,等等我。”我哑着嗓子说。

(3)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4)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3分)

A.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憎水玻璃,为戴眼镜的人解除了苦恼。

B.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C.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D.目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经启动长征九号的关键技术研制。

(解析:A项搭配不当,“发现”改为“发明”;B项有歧义,“其他学校领导”产生两个意思,一个是本校其他的领导,一个是其他学校的领导;C项搭配不当,将“就”改为“才”。)

5.下列各项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3分)

A.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号召每一个党员向他学习。

B.《植树的牧羊人》通过讲述牧羊人用几十年的坚持,不断用双手把荒漠变成绿洲,使万人享受幸福生活的故事,赞美了牧羊人的无私奉献、坚持不懈、勤劳朴实、自信平和、忠厚内敛、认真细致的高贵品质。

C.《诫子书》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写给子侄辈的一封家书,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

D.《走一步,再走一步》用倒叙笔法简洁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和起因,结束回忆也干脆利落,这样一起一伏与正文浑然一体。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C)(3分)

当狂风在你耳边呼啸时,你只当是______;当暴雨在你眼前倾泻时,你只当是______;当闪电在你头顶肆虐时,你只当是______。人,决不能在逆境面前屈服。

A.微风拂面  萤火流逝  屋檐滴水

B.萤火流逝  屋檐滴水  徽风拂面

C.微风拂面  屋檐滴水  萤火流逝

D.萤火流逝  微风拂面  屋檐滴水

7.根据下面文段的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1)文段选自《朝花夕拾》(书名),作者是鲁迅。

(2)文中的“他”指的是范爱农,他是一个倔强耿直、愤世嫉俗、负责任但穷困潦倒的人。

8.综合性学习。(7分)

我校七年级准备组织一次“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苏轼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了号召更多的同学多读书,请你设计一则宣传标语。(3分)

[示例]以书为友,与古今贤者对话;以书为伴,与世界友人同行。

(2)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你喜欢图画阅读还是文本阅读?说说理由。(4分)

[示例一]我喜欢图画阅读。图画直观形象,色彩纷呈,花样百出,内容迥异,读图已经成为风尚。

[示例二]我喜欢文本阅读。对于中学生来说,需要提高的是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把大量的时间消耗在读图上,将会导致阅读水平的下降,得不偿失。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3分)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9.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2分)

(1)夫∕君子之行     (2)遂∕成枯落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静以修身  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2)年与时驰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3)意与日去    去:消失

(4)悲守穷庐    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内心恬淡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长期刻苦努力而实现远大目标。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12.读完这篇小短文,你受到了哪些启发?(3分)

[示例]要从小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在淡泊宁静上下功夫,最忌怠惰浮躁。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跑着跑着就到了

王 纯

上师范学校的时候,我被选拔为学校的运动员。我爆发力比较强,擅长短跑,常常参加短跑比赛。到了学校一年一度的冬季越野赛,体育老师对我说:“万米越野赛,你也要参加!”我听了,惊讶地张大嘴巴,不情愿地说:“万米?我不擅长长跑啊!”老师笑笑说:“试试吧,就当作锻炼,能跑多远就跑多远,坚持不下来也不要紧。”

越野赛那天,我在起跑的声中迈开了脚步,心里却想:跑到哪儿算哪儿吧。因为平时短跑训练得比较多,所以刚开始我就迅速超越了身边的很多同学。跑了一段以后,我找到了一种合适的节奏,跑起来并不觉得累。就这样,我慢慢地进入了状态。赛程过半的时候,我已经跑到了队伍的前半部分。这时我感到累了,但看着前面的人一个个被我超越,我还是鼓足勇气跑了下去。当跑到一定程度时,我竟然感觉不到累了,双脚有节奏地向前奔去。学校里很多长跑健将,之前我都难以望其项背,现在竟然能够一个个超越他们。这种成就感支撑着我继续跑下去。我对自己说:“好好跑,能跑多远就跑多远!”

跑着跑着,我竟然看到了终点!心中忽然升腾起一股莫名的力量,这时我加速奔跑,开始冲刺。因为经常练习短跑,所以在冲刺过程中,我所向披靡,一路超越了所有选手,冲到了最前面。当第一个冲到终点时,我自己都恍惚了:这是真的吗?周围响起欢呼声,体育老师跑过来冲我竖起大拇指,说:“好样的!让我刮目相看!”我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连我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这次胜利是我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的。

有时候,人的能力真的是无穷的,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跑多远,但跑着跑着,就战胜了自己。蓦然回首,一切都成了身后的风景,你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自己了!你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海阔天空,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大境界。

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这样,我们并没有什么远大的目标,但不停地向前奔跑,跑着跑着就豁然开朗起来。记得多年前,我爱上了写作,每天都像一只舞蹈着的蜜蜂,不停地采集花粉、酝酿蜂蜜。我把从心中流淌出来的文字一个个写到纸上,心想,如果有一天,我的文章能发表在报刊上,哪怕只有一篇,那该有多幸福啊!散发着新鲜油墨味的报刊,一定有文字的馨香,闻一闻,会像酒一样醉人吧?就这样,我写着写着,真的闻到了像酒一样醉人的文字的馨香。于是我更加沉醉于写作。如今,我已经在各地报刊上发表了600多万字的文章。很多文友向我请教写作经验,我只说了三个字:“写下去!”

我的一个朋友,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成功人士。他的生意做得很成功,资产过千万。有一次,当大家谈起小时候的梦想时,他说:“我小时候想,如果每天都能吃上白面饼,这辈子就值了!”我笑了,想起作家莫言曾说过,他小时候的梦想就是一日三餐都能吃上香喷喷的饺子,然后就是想娶石匠的女儿当老婆。

或许,我们不曾有过什么鸿鹄之志,以为自己是一只飞不高也飞不远的麻雀,但只要你肯坚持,说不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跑多远,所以就坚持跑下去吧!跑着跑着,就跑到了春暖花开的彼岸。

13.根据文章内容用原文语句填空。(4分)

“我”没想过自己能得长跑冠军,但是跑着跑着,就成冠军了。“我”没想过成为大作家,但写着写着,就在各地报刊上发表了600多万字的文章。“我”的朋友小时候只想每天都能吃上白面饼,但做生意做着做着就做得很成功,资产过千万。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只要你肯坚持,说不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14.根据上下文,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学校里很多长跑健将,之前我都难以望其项背,现在竟然能够一个个超越他们。

本指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现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15.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我爱上了写作,每天都像一只舞蹈着的蜜蜂,不停地采集花粉、酝酿蜂蜜。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自己比作舞蹈着的蜜蜂,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爱上写作后每天积累素材、勤奋写作的情景。

16.作者在叙事时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2分)

作者先详细叙述自己参加长跑得冠军的事,后又略写自己爱好写作、发表了600多万字文章的事和朋友做生意成功的事。

17.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董卿说过一句话:“人的潜能其实远超过自己的想象,你不挖掘就永远不会知道。”结合董卿的话,谈谈你对本文最后一段的理解。(3分)

人的潜能到底有多大,自己其实不知道,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挖掘自己的潜能。只要坚持去做某一件事,往往在不知不觉间就成功了。(两个要点:潜能需要挖掘,做事需要坚持。)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红色玻璃球

[美国]威廉·贝纳德

①在美国艾达荷州东南部的一个小镇上,有个名叫米勒斯的菜商。在经济大萧条时期,米勒斯先生在路边摆了个小菜摊,人们下班的时候路过这里,顺便采购一些新鲜的蔬菜,那个时候,钱和食品非常匮乏,所以,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十分流行。

②镇上有几个穷人家的孩子,他们经常到米勒斯先生的菜摊跟前晃悠。当然,他们不想买菜,只是来欣赏一下那些当时非常珍贵的物品。尽管如此,米勒斯先生也总是热情地招待他们,就像招待每个到这里买菜的大人一样。

③“你好,巴里!今天过得怎么样?”

④“你好,米勒斯先生,我过得不错,谢谢。这些豌豆看起来真新鲜。”

⑤“是的,巴里,你妈妈身体好点没?”

⑥“是的,正在好转。”

⑦“那就好,你想要点什么?”

⑧“不,先生,我就是看看,这些豌豆真的很不错!”

⑨“你想带点回去吗?”

⑩“不,先生,我没有钱。”

⑪“可以用东西交换啊!你有什么东西跟我换吗?”

⑫“哦——我只有几个刚赢来的玻璃球。”

⑬“是吗?给我看看。”

⑭“给,你看,这个多漂亮。”

⑮“嗯,是这样的。不过这是蓝色的,我想要个红色的。你家里有红色的吗?”

⑯“好像有。”

⑰“这样,你把这袋豌豆带回去,下次把那个红色的玻璃球带来。”

⑱“一定,谢谢你,米勒斯先生。”

⑲ 每当米勒斯先生和这些小顾客“讨价还价”时,米勒斯太太都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面带微笑。她很熟悉这些“交易”,也很理解丈夫的行为。除了巴里,镇上还有两个穷孩子,他们的家里拿不出钱来买菜,也没有值钱的东西来交换。为了帮助他们,又显得自然,米勒斯就这样假装和他们为了一个玻璃球进行谈判。就像这次巴里有个蓝色的玻璃球,可米勒斯先生却想要红色的,下次他带红色玻璃球来的时候,米勒斯先生又想要绿色或橘红色的了。当然了,每次打发这个男孩回家的时候,总会让他带上一袋新鲜的蔬菜。

⑳许多年以后,米勒斯先生去世了。镇上的人全都来向他的遗体告别,并且向米勒斯太太表示慰问。在长长的告别队伍的最前面,站着三个引人注目的年轻男子,一位身着军装,另两位身着黑色西装白色衬衫,头戴礼帽,十分体面庄重。米勒斯太太站在丈夫的灵柩前,年轻人一个一个走上去拥抱她,低声安慰几句。然后,米勒斯太太满含热泪,注视着他们把自己的手放到米勒斯先生冰冷苍白的手上。这三个年轻人就是当年和米勒斯先生用玻璃球交换蔬菜的穷孩子。他们告诉米勒斯太太,当年他们是多么感激米勒斯先生,感谢他当年换给他们的蔬菜。

②①现在,米勒斯先生不用再和他们为了玻璃球的颜色和大小讨价还价了,这三个孩子也不用再靠他的救济度日,可他们一生都会记住他。虽然,米勒斯先生一生都没发过大财,可在镇上人们的眼里,他是艾达荷州最富有的人。在他已经失去生命气息的右手里,正握着三颗亮晶晶的红色玻璃球。

(选自《中国学生必读的微型小说精选》,有改动)

18.阅读这篇小说,请简要概括小说的两个主要情节。(2分)

①米勒斯用喜爱不同颜色的玻璃球为借口,帮助家庭贫困的小男孩;②三个曾经受过米勒斯帮助的已长大成人的男孩,在米勒斯的葬礼上表达真诚的谢意。

1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表现了米勒斯太太怎样的心理?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4分)

(1)每当米勒斯先生和这些小顾客“讨价还价”时,米勒斯太太都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面带微笑。

米勒斯太太看到丈夫用善意的谎言来帮助穷苦人,心里感到高兴与自豪,体现了她对丈夫行为的肯定态度

(2)然后,米勒斯太太满含热泪,注视着他们把自己的手放到米勒斯先生冰冷苍白的手上。

看到米勒斯暗中帮助的三个小男孩来参加葬礼,并珍藏着当年的红色玻璃球,明白他们懂得米勒斯先生的苦心,为丈夫的一片苦心被人理解,有了回报而无比的激动。

20.阅读第③~B18段,指出这部分文字运用的描写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语言描写,具体展示了米勒斯与小男孩之间的对话,表现出米勒斯先生的善良,对小男孩的热情与真诚。

21.“虽然,米勒斯先生一生都没发过大财,可在镇上人们的眼里,他是艾达荷州最富有的人。”为什么米勒斯先生是“最富有的人”?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米勒斯先生用善意的谎言来暗中帮助穷困的孩子们,虽然在金钱上有损失,但他乐于助人的精神和懂得维护他人自尊的行为,让人们无比敬佩,所以说他在精神上是艾达荷州“最富有的”人。

三、作文(50分)

22.一次冒险的经历让莫顿·亨特明白了“把困难化大为小,化整为零,从而实现人生目标”这一深刻的人生哲理……在你的周围,一定也有某种事物引发你的思考和感悟。

请你以“________牵动我的情思”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填写落叶、小草、跑道等);②写出真情实感。

作文略。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