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安全环境保护措施
2025-09-29 04:09:12 责编:小OO
文档
                 安全环境保护措施

   为提高本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管理水平,督促施工单位组织文明施工和实现安全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切实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协助、检查、督促施工单位搞好本工程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具体措施如下:

一、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要求施工承包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经理为主,项目技术负责人为辅,项目副经理,施工员、各级管理部门及生产班组为主要执行者,安全员为主要监督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各类人员职责。

1、要求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生产全过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区)安全生产方针、、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并结合本工程项目特点,制定安全检查生产管理目标,严格履行安全考核指标和安全生产奖惩办法。

2、要求施工单位根据工程项目特点和本单位施工现场生产实际,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管理措施,并认真落实,随时解决施工过程中不安全的技术问题,认真消除安全隐患。

3、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施工项目安全交底制度和设施设备交接验收使用制度。

4、要求施工单位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定期研究分析承包项目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生产问题,并加以落实解决。

5、要求施工单位在发生工伤事故时,保护好现场,按规定及时上报,参加调查处理,并认真吸取教训。

二、对“三类”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三类”人员是指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事公路工程的“三类”人员必须经交通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在项目中任职。另外,监理人员要对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三级教育。

三、 消防、防火措施及管理网络

    要求施工单位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消防防火领导小组,实行消防责任制,落实专人负责日常防火检查、防火督查等工作,组织人员进行消防知识培训等。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工作方针。本着自防自救的原则,实行严格、科学管理。

1、按施工现场防火规定,在工地及项目部各区域配备必要的灭火器具并定人定期检查其可靠性。

2、明火作业先办理申报手续,然后在专人监护的情况下实施。

3、对易燃易爆物资派专人管理,严禁烟火,及时清除刨花及易燃垃圾,消除火灾隐患。

4、发现有火灾苗子,应督促施工单位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扑救。发生事故,及时抢救,保护好现场,并向有关部门报告,根据“三不放过”的原则,协助调查火灾原因,并作出整改意见和防范措施。

四、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环境管理的工作方式以日常巡视为主,辅以必要的环境监测,以便及时调整环保监控力度;分析原因,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环保管理措施:

1、生产服务区潜在环境影响

项目序号活动内容潜在影响
食堂1油锅炉灶油灶1.漏油 2.能源消耗 3.产生油烟
2油烟机1.油烟排放  2. 噪声
3废弃物污水1.污水 2.废物 3.能源消耗
4冰箱1.产生有害气体
办公室1空调1.产生有害气体
2电脑手机使用1.产生辐射
3复印机打印机1.产生有害气体 2.噪声 3.废物回收
4生活用水用电1.能源消耗
5纸张使用

及废弃

1.资源消耗 2.废物回收
宿舍1生活垃圾1.资源消耗 2.废物处置 3.有害气体
2生活用水1.资源消耗 2.污水
3厕所1.水污染 2.土壤污染
停车场1车辆1.资源消耗 2.有害气体 3.污水 4.噪声
供电

设施

1发电机1. 噪声2.资源消耗 3.油料污染
(1) 生活服务区污水和洗车污水,不得排入《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3838-88中所规定的I、II类水域。排入其它水域时,必须符合相应的水质标准,不符合时要进行水质处理,如油污水应进行隔油处理。机械和车辆最好由附近专门清洗点或修理点进行清洗和维修。

(2) 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3.4.6的污水排放评价,当取样测试有害成分含量值高于排放标准时,必须进行污水处理。

(3) 生活垃圾堆放点应选择30m范围内无生活用水和渔用水体的废弃沟凹或废弃干塘。堆放点应无直通沟道与邻地相通。不得向垃圾点内排放生活污水。如人员集中,生活垃圾需增加处理设施和加强管理,人员较多时可增设垃圾筒。

(4) 施工单位生活服务区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噪声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施工场界排放标准(GB12523-90)。生活服务区在整个施工期都存在,因此在不同阶段执行相应的标准。服务区对环境影响最大的噪声源是备用的柴油发电机,应放置在室内,加强门窗隔声,并在进风口、出风口安装消声器。生活服务区应离开居民点200m以远。

(5) 施工人员如自建宿舍,应配套建设简易厕所,简易厕所尽量建成有冲洗水和粪便回收装置的流动厕所。

(6) 厨房应设置排风系统。

2、对施工现场事前控制措施:

(1)、施工中从基础开挖到路面施工及竣工都要主意施工防尘、除尘、降低噪音及污染,在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中检查防尘、除尘、降低噪音及污染的技术措施,对施工单位未按国家规定标准制定防尘、除尘、降低噪音及污染措施的要求施工单位进行补充;

(2)、建立对环境保护的经济管理措施。

3、对施工现场事中控制的措施:

(1)、对施工中防尘、除尘、降低噪音及污染的技术措施实施进行监督,对施工单位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制定防尘、除尘、降低噪音及污染规定的应进行指导和纠正;对严重违反国家规定标准制定防尘、除尘、降低噪音及污染规定的进行制止;

(2)、对施工的材料环境保护及废物合理处理。

4、 要求施工单位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划分卫生包干区,落实专人负责。

5、施工场地内集中设置垃圾站,场地、周边的垃圾及时清扫。

6、 生活区和生产区适当进行绿化布置,种植草坪、花木。

7、要求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流水段,减少夜间施工以避免干扰居民休息。若工艺所需,须张贴安民告示,以取得群众谅解。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