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亲爱的汉修先生》共读案例
2025-09-29 04:28:25 责编:小OO
文档
《亲爱的汉修先生》整本书共读案例

 共读时间:

 班级情况:全班基本上人手一次书

 共读过程:

一、缘起:

三年级学生刚接触日记和习作,班里有很大一部分孩子不知如何习作写日记,家长也反映不知道如何指导孩子在家里写日记。还因为: “一本《亲爱的汉修先生》胜过所有的作文书!”这本书的封面上这样写。我觉得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在感受鲍雷伊在写作态度、写作兴趣、写作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中,能领悟到了许多写作的秘诀。

二、过程:

首先,通过一节导读课,激发孩子们阅读的兴趣。

(一) 《亲爱的汉修先生》导读课

(一)观察封面,质疑

*观察封面,看图说话。(环境、人物、事件)

*质疑问题可能是:

(1)书名为什么是“亲爱的汉修先生”?

(2)为什么说“这本《亲爱的汉修先生》胜过所有的作文书”呢?这本书中到底有什么写作秘诀呢?

(二)读“前言”,重点理解梅子涵先生对阅读经典童书的感悟,理解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诗《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理解“一辈子的书”。

(三)看目录,认识本书独特的呈现方式。

这部作品的呈现方式很特别。全书都以书信的方式安排故事,通过鲍雷伊给作家汉修先生写的信和日记,将所有的人、事、物贯穿其间。这种创作手法在少年小说中并不常见,需要好好体会。

(四)认识本书的主要人物,质疑。

汉修先生 鲍雷伊 妈妈 爸爸 法兰德林先生 “土匪”

(五)看封底

会读书的同学不仅注意书的封面、目录,还要留意封底。比如:作者简介、作品内容概括、作品的评价等等。现在请你们来谈谈自己对这本书的大致了解。你认为这是一本怎样的作品?

(1)作者:贝芙莉克莱瑞,美国作家,曾经做过小学教师,在书籍的陪伴下长大,是二十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

(2)纽伯瑞儿童文学奖的由来等:美国图书馆儿童服务学会于1922年为纪念纽伯瑞而创设的奖项。得奖者必须是对美国儿童文学有杰出贡献者,并以美国公民及永久居民为限,自1922年起每年颁发给前一年度最杰出的美国儿童图书作者。它与“国际安徒生奖”齐名。“纽伯瑞奖”每年颁发一次。不同的是,“国际安徒生奖”是颁发给作家的,而“纽伯瑞奖”是颁发给优秀作品的。)

(3)齐读《纽约时报》、《学校图书馆杂志》、《儿童文学杂志》对《亲爱的汉修先生》的评价。

(六)朗读精彩片段,激发阅读兴趣

 1.阅读鲍雷伊的第一篇日记、对“蝴蝶树林”的描写和鲍雷伊征文获奖后与女作家一起用餐的片段,引导质疑:听了这三篇日记,你想说什么?

2.阅读24、30页,了解鲍雷伊的烦恼:午餐常被偷   再次引导学生质疑。

(七)学生尽情地阅读。

(二)阅读竞赛推进

接着,通过导读题,一章节一章节的推进阅读。

在这期间,孩子们表现出来的差异特别大,有些孩子一口气就把书读完了,但是也有孩子尽管买了书,也不读,也有些孩子,不光按照老师的导读题认真得读了,还学会了批注。为了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在孩子们单元推荐阅读后,设计了阅读测试题,评出认真读书的孩子,授予“小书虫”奖。

阅读竞赛题

1. 给汉修先生写信的小男孩叫什么名字?

 2. 鲍雷伊有一条狗是什么颜色的?叫什么名字?

3. 在《狗儿快乐秘诀》这本书中鲍雷伊最喜欢的人物是谁?

4. 鲍雷伊看的汉修先生写的另一本书叫什么名字? 

5. 鲍雷伊的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 

6.鲍雷伊的狗为什么叫“土匪”? 

7.鲍雷伊最喜欢的法兰德林先生是老师吗?

8.加州的州旗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什么图案?

9.汉修先生在明信片上给鲍雷伊提了什么建议? 1

10.鲍雷伊的爸爸送给他的圣诞礼物是什么?

11.鲍雷伊在午餐袋上写的“假名字”叫什么?

 12.鲍雷伊打电话给爸爸时知道了什么坏消息?

13.鲍雷伊知道偷他午餐的人是谁了吗? 

14.鲍雷伊参加小作家征文比赛获得荣誉入围奖的文章叫什么名字? 

15.鲍雷伊在假日饭店见到的作家叫什么名字? 

16.鲍雷伊的爸爸、妈妈叫什么名字? 

(三)读后交流

通过读后交流课,使孩子们对这本书中有关写作的精髓,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也使那些从头至尾都没有认真读过的孩子,有一些收获。

大作家和小学生的对话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交流课

目标:1,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汉修先生。

      2,了解书中所涉及到的写作方法,并从中学会1---2种。

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想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大标题(大作家和小学生的对话)大作家是谁?小学生是谁?请大家齐读小标题(《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交流课)是的,这是一节交流课,那谁来说说,什么是交流?(生说)对,交流就是你说说,我说说,大家都说说。下面我们正式开始交流吧。

(二)交流过程

1,同学们,亲爱的汉修先生我们已经读过了,谁愿意说说,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说)

2,同学们都说过了,那我们看看大评论家是怎么说的,好吗?请看大屏幕,我请一位同学站起来读一读,谁来?

“雷伊在小学二年级时读了一本课外读物,他很喜欢那本书的作者汉修先生,便写信同他联系。到了六年级,为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他跟汉修先生联系得更加密切了。在信中,雷伊说出了他父母离异的实情、自己转学后的不适应以及他内心的孤独。通过和汉修先生的书信往来,雷伊不但学会了应该如何面对生活,理解了父母无法共处的原因,体会到了父母对他的关爱,而且还练就了一手好文笔——一篇描写他和爸爸坐卡车出游的文章,使他获得了小作家征文的荣誉入围奖,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要成为名作家的决心。”

同学们,和大屏幕上的相比,刚才大家的发言怎么样?我认为,我们还是应该把掌声送给他们,为他们的勇气而鼓掌!同时也希望还没有发言的孩子,鼓起你们的勇气。

3,接下来我要给同学们出示一份问卷调查结果统计表,老师调查的问题是,你对这本书中的哪个话题最感兴趣?统计结果是这样的,请看大屏幕:

调查结果统计表

感兴趣的话题                    人数

防盗警报器的制作                  4名同学

   故事中的“土匪” ——狗           3名同学

   写作的秘诀                        4名同学

文中有趣的署名                    3名同学

鲍雷伊爸爸妈妈离婚的原因          1名同学

小说的题目                        1名同学

鲍雷伊                            2名同学

汉修先生                         50名同学

(全班有4名同学对防盗警报器的制作感兴趣,有3名同学对故事中的“土匪”感兴趣,有4名同学对书中涉及到的写作方法感兴趣,有3名同学对文中的署名很感兴趣,有一名同学想知道鲍雷伊爸爸妈妈为什么离婚,有一个同学对小说的题目提出了质疑:他说故事的主人公是鲍雷伊,为什么书名却是“亲爱的汉修先生”,全班有50名同学对汉修先生本人表示感兴趣,问题大都涉及到了汉修先生的隐私:比如,有的同学说,汉修先生长什么样?是不是很帅?他小时候是不是也不爱写日记?他写的书在哪里能买到?他女朋友是不是长得很漂亮?是不是穿着名牌衣服,名牌的高跟鞋?还有一个女孩子说,我很喜欢汉修先生,如果他这时候就站在我面前,我就抱他一下。。。等等,我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同学们,面对着这一份调查结果,老师想了很多很多,我想弄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对汉修先生感兴趣?他就那么有魅力吗?而且我还发现,还有一个人,她对汉修先生更是喜欢的不得了,知道是谁吗?——贝弗利。克莱瑞,这本书的作者。就像我们班一个孩子提出的质疑一样,小说的主人公明明是鲍雷伊,作者却把汉修先生作为书名,而且还称他是“亲爱的”的汉修先生。这是为什么?汉修先生到底做了什么,说了什么,让你们如此着迷呢?今天我们就聊聊汉修先生,好吗?

4,我们知道,在这本书中,直接描写汉修先生的地方很少很少,我们是通过鲍蕾伊的信和日记了解他的,那么他在和鲍雷伊的书信交往中,一共给鲍雷伊写了几封信呢?(生观察表格回答)那么每封信都写了些什么内容?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从这些信当中,我们能够感觉到汉修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我们这一节课将要交流的话题。

 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
鲍雷伊的信112220
鲍雷伊的日记000033
汉修先生的回信 1 14
5,学生汇报交流:

A,第一封信:我们从第一封信开始,你从第几页找到他的第一封信?(第三页)大家看大屏幕是这一封信吗?从哪一句话知道的?汉修先生是在什么情况下给他回的信? “如果您给我回信,我就可以把您的信贴在教室的布告栏上了。”信的内容大家知道吗?无,可能鲍雷伊不记得了。感受:尽管是打字机打出来的回信,仍然让我们感觉到一个作家对一个孩子的热情回应。

B,第二封信:接下来我们来找他的第二封信。你从哪一页能发现他的第二封回信?第五页:“我收到了您的信。。。”在什么情况下回的信?你能从前面找到?“鲍雷伊告诉汉修先生他写了一篇关于《狗儿的快乐秘诀》读书心得,同学们很喜欢。 内容:推荐了另外一本书,《麋鹿土司面包》。 感觉:汉修先生的热情,引导他继续读书。

C,第三封信:第七页:“我没有在交报道之前受到您的信,本来很沮丧。。。”

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为完成老师的作业。向汉修先生提了十个问题要求汉修先生回答。

内容:没按时寄给他,这样做的用意是让他学会自己动脑筋,自己动手。幽默的回答批评了他不动脑筋。

也告诉了他写作的秘诀,还给他提了十个问题。这十个问题,是什么问题?汉修先生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

感受:用幽默的语言教导他怎样学习,用巧妙的办法引导他写日记。感觉到他既是位作家,更像是一位有经验的老师。

D,第四封信:第25页:一张明信片

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在完成汉修先生十个问题之后又向汉修先生的道歉信,并且告诉汉修先生,他发现,写信并不太讨厌。

内容:告诉鲍雷伊他每天忙着写书,忙着砍柴,建议他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买一个日记本。

E,第五封信:一张名信片。在什么情况下写的?求助;不太会写日记。内容:告诉雷伊写日记的时候,假装在给某个人写信。

感受:汉修先生真诚,热情。而且引导孩子又有办法,就像一位特别有经验的老师。

F,第五封信:第71页:“谢谢您的回信。。。”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写故事写不下去了,鲍雷伊需要帮助。

内容:告诉鲍雷伊他像鲍雷伊这么大的时候,写故事也遇到过困难。还告诉他不要写虚构的东西,要写真实的事情。

感受:安慰他,并且真诚地帮助他,告诉他该怎么做。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善良。

小结:

1,同学们,汉修先生的六封回信我们分析完了,我也终于明白了,大家为什么那么喜欢他。那你能说说,汉修先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幽默,善良,既是一位大作家,又像一位好老师)这样的人,我们怎能不喜欢他呢?如果我们就是鲍雷伊,也一定对他充满各种种想象。其实,在这本书当中,有一个人见过他,并且对他有过这样的描述,这就是女作家贝乔女士。谁知道,贝乔女士怎么说?(大屏幕出示。)大家读一读。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亲爱的汉修先生,好吗?把掌声送给他!

2,通过这几封信,你能说说,你学到了哪写写作方面的知识吗?(坚持写日记,写日记的时候,假装是在给某个人写信。写真实的,熟悉的事物,不要写虚构的故事)让我们再次把掌声送给汉修先生。其实,我们最应该感谢的,应该是这本书的作者,如果不是她的创作,就没有可爱的汉修先生,我们也无法学到这么多有用的知识,让我们把感谢的掌声送给贝芙利。克莱瑞。相信这位远在美国的老人,一定能感受到来自中国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实验小学三一班孩子们的深深的谢意。

3,同学们,如果此时此刻,让你用自己的话来夸夸作者的这本书,你会怎么说:一本亲爱的汉修先生胜过所有的作文书。

拓展(作业:(其实,除了这本书之外,作者还创作有一个系列作品,《雷蒙拉》,也是获得国际大奖,并且被拍成电影的作品。希望同学们下去以后,去查阅一下。请看老师给大家的推荐作业)

1,查阅 贝芙莉的系列作品:《雷梦拉》,这也是获得国际大奖,并且被拍成电影的作品。

2,学习鲍雷伊,试着给“汉修先生”或者自己喜欢的人写信。

三、这本书带来的成长

这本书带给我和孩子们以及家长的不应该只是写作方面的启发,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关于一个人的成长,关于单亲家庭母亲的作为,都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最后,我又通过“探讨鲍雷伊的成长”、“给作家写信”、“给书中人物”写信的方式,和孩子,和家长进一步深入品读。

(一)鲍雷伊的成长秘诀

1.小组讨论思考:原先孤独、内向的鲍雷伊,是怎样成长为一位自信,懂得爱和理解的男孩的呢?

2.讨论:(1)在自我倾诉中成长。 

①鲍雷伊在汉修先生的引导下,在纸上倾诉自己的烦恼与不快。(让学生找出相应的片段朗读。)

②文字,让你不再寂寞;文字,能抚平你的伤口;文字,是心灵里唱出来的歌。我知道,我们班很多同学读喜欢写日记。你在写日记的时候,你听到过这支歌吗?

③每个热爱文字的人,他的心里都有一个过滤器,知道过滤器是什么吗?知道老师为什么这么说吗?(喜欢文字的人,心里就有一个过滤器,能自动把那些不好的事情过滤出去,心里留下的,都是些美好的事情。)

(2)在爱中成长

①在鲍雷伊的成长过程中,哪些人给了他爱?(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具体谈:鲍雷伊,这个单亲家庭的孩子能够健康地成长,离不开很多人的关爱与鼓励。像与他相依为命的妈妈、一直与他通信的汉修先生、时刻关注他提醒他的法兰德林先生、有责任心的爸爸、欣赏他的女作家……)

汉修先生是书中屡次提及却从未正面介绍的一个人物,但鲍雷伊通过和汉修先生进行书信往来,不但学会了应该如何面对生活,理解了父母无法共处的原因,体会到了父母对他的关爱,而且还练就了一手好文笔。总之,汉修先生在鲍雷伊的成长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②他们使鲍雷伊小小的心灵逐渐成熟、自信。但在这些人物中,最让你感佩的是谁呢?(鲍雷伊的母亲。)为什么?(结合文中妈妈关心鲍雷伊的具体事例谈一谈。重点是:海边母子交流的场面。)

(3)在疼痛中成长。(父母离异的痛苦;没有朋友的痛苦;午餐常常被偷的痛苦……)

(4)在解决问题中成长。(如:心情很郁闷的时候,自己写书信和日记派遣;到蝴蝶林走走;自己给午餐盒装防盗警报器……)

3.鲍雷伊在成长过程中,文笔也越来越好。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