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九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2025-09-29 04:28:19 责编:小OO
文档
九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一、试卷结构、题型、占分

全卷共有三大题。总共31小题。

第一题为单选题,分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第二题为填空题,分10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第三题为解答题,分9小题,共48分。

二、试题特点

(1)基础题仍占较大的比例。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基本规律的简单应用。

(2)重视理解能力的考查,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3)与以往相比这次考试加重了实验题的占分,重视了实验能力、实验方法的考查,在选择题中第11小题考查了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填空题中第17、18两小题分别考查了内能转换成机械能的演示实验的现象分析及判断和测小灯泡功率的学生实验过程中的量程选择、数据分析。联系实际,以实际社会生活作为题目的背景,创设情境。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解答题中增加了实验探究、实验设计题,这是2009年江苏省统一命题变化特点之一,根据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要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试卷充分体现了这一改革精神。第29小题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其中方法的总结归纳得出结论的能力。第30小题主要考查学生设计电路的能力,要求会画出正确的电路图和正确连接实物图。第31题探究机械效率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该题的立意是2009年中考增加的一个点,斜面机械效率,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考查的知识面较宽,方法要求也较多,学生在解决该题时困难较多,应引起各们的注意。

三、考试结果及分析(以溧阳市第二中学的学生为例)

第一题单选题,共24分,平均得分20.37分,得分率84.86%。

第二题填空题,共28分,平均得分23.07分,得分率82.39%。

第三题解答题,共48分,平均得分33.11分,得分率69.25%。

全卷平均得分约76.55分,得分率约76.55%。最高分100分。最低分9分。

1、选择题错误较多的题是7、9、11、12 题得分率分别为79.63%、62.96%、75.93%、77.78%

出现错误主要原因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能正确运用基础知识,盲目死记概念,不能灵活运用。第7题选择B错的较多,第9题选择A错的较多,是因为没有弄清电压表测什么的电压,第11题选择D错的较多,第12题主要是单位换算错误。

2、填空题中错误较多是20、 21题得分率分别为70.37% 、60.19%,出现错误主要原因是学生不能真正理解物理知识和概念,实际应用能力也较差。图像的考查了学生在连接电路方面知识的全面性、对实验记录数据的处理能力及实验判断能力和对新知识的阅读理解能力差。

3、解答题中错误较多的是29、30、31题得分率分别为67.90%       、43.92%、62.96%,特别是30题错误最多。29题主要错在第2空格上,设计表格中物理量要带单位学生不很清楚。30题主要错的原因是阅读能力欠缺,曲解了题目的意思,部分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一联系到实际就不知所措。在连图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受到了图乙的影响。31题主要错在运用语言叙述实验过程的能力较差,学生对实验还停留在书本上不能自主进行实验探究的设计另学生的阅读能力欠缺。

 

符各题得分率:

题号1234567891011
得分率%

96.396.390.7488.85.1987.0479.6388.62.9688.75.93
 

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
得分率%

77.7890.7492.13.828085.1679.6382.0970.3760.1975.93
 

题号232425262728293031
得分率%

85.1686.1181.4887.9670.067567.9043.9262.96
 

四、建议:

1、要进一步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入转变教育观念,扎实把好学生的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素质,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象物理量的符号、单位,测量与读数等知识应落实,解答问题过程书写的规范等,这些问题,不是学生智力所不能及的,主要是学习习惯问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督促。

2、注意联系实际。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能从具体问题中,分析物理情景、物理过程,找出与书本知识的联系;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能辨别不同事物的异同,养成观察和发现问题的习惯;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答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做到学以致用。3、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注意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自己了解知识结构的习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认识新的知识,不管是探究活动,还是课堂讲授,还是资料查询,还是调查,都要注意尽量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进行归纳和总结。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设问题的情景,因势利导。

4、在平时编制练习时必须将物理知识放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去考查,让学生在真正的生活情景之中应用学过的知识和掌握的方法、能力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