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艾条灸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025-09-29 04:27:46 责编:小OO
文档
艾条灸法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项目实施要点扣分

操作准备

(10分)

◆ 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 用物准备:治疗盘、艾条、火柴(打火机)、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

◆ 评估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艾条施灸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等。

操作方法

(80分)

◆ 备齐用物,携至床前,核对姓名、诊断、医嘱,解释。交待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

◆ 取合理体位,松解衣着,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

◆ 定穴:遵医嘱确定施灸部位及施灸方法。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 施灸:手持艾条,将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穴位,使患者感到温热但无灼痛为度。随时弹去艾灰,灸至局部皮肤红晕。

◆ 观察:局部皮肤及病情变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防止艾灰脱落,造成烧伤或毁坏衣物。

◆ 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

◆ 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酌情开窗通风。

◆ 清理用物。根据医嘱要求,详细记录艾条灸法治疗的客观情况,并签名。

提问(10分)◆目的、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附:艾条灸目的、禁忌症、告知及注意事项

一、目的

1.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症的临床症状。

2.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以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

二、禁忌症

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2.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三、告知

1.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

2.艾绒点燃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

3.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

4.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疱。

三、护理及注意事项

1.采用艾柱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哎灰脱落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

2.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疱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