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公开课教案 古诗改写
2025-09-29 04:25:55 责编:小OO
文档
公开课教案

古诗改写成现代文

设计人:杨光秀  时间:

   教学目的:

   一.训练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

   二.训练学生迁移创新的能力。

   教学设想: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古至今,无数中国人都是沐浴着唐诗、宋词、元曲的阳光雨露而茁壮成长。本课希望通过对古诗的改写训练,让学生走进诗歌,与古代诗人进行心灵对话,领略古代诗歌的深邃意境,认识祖国古代文化的灿烂悠久,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祖国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

   教学设计:

   步骤一:活动准备

   1.让3—5名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并说说古诗内容和自己喜欢的理由。

   2.为自己喜欢的诗选配一首歌、一支曲或一幅画,注意诗与所选歌、曲和画的联系。

   步骤二:进入活动

   让学生将自己为古诗选配的歌、曲或画在班上交流,同时介绍自己选配这些歌、曲或画的原因。再让其他同学对此诗与歌、曲或画进行评点。然后要求学生用文字将上述内容口述出来,为进入古诗改写打下基础。

   步骤三:写作演练

   1.激趣导入

   有一位秀才,因书法极好,被召去为慈禧太后书写王之涣的《凉州词》。书写中,一不小心,将词中的“间”漏掉。慈禧阅后,认为秀才讽刺自己没有文化,不由大怒,喝令将秀才推出斩首。秀才急中生智,忙说自己写的并非是王之涣的诗,而是一首词,言毕当场高声朗诵出来。慈禧一听,转怒为喜,放了秀才,还给了不少赏赐。

   同学们知道秀才是如何朗诵的吗?

   (待学生讨论作答以后,教师再给出答案: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秀才的聪明机智让人称赞,可同时也启示我们,古诗的内蕴丰富深邃,而且和多种文体贯通。再如大家熟知的杜牧的《清明》一诗,就曾被人们改编成了一首五绝(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和剧本(时间:清明时节。地点:路上。人物:行人、牧童。情节:行人:酒家何处?牧童{遥指}:杏花村)。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古诗的世界,掬几朵诗歌的浪花来加以改写、描摹,创造出华美的篇章。

   2.分析意象

   [训练目的] 此环节主要让学生学会分析、提取古诗中的意象,为准确、全面改写古诗奠定基础。

   [训练意图] 古典诗歌一向以言简意丰著称。短短的篇幅中常蕴含着极丰厚的内蕴。诗中既有优美的风景,也有真挚浓烈的情感,还有启人智慧的哲理。在我们吟哦之间,其幽长的韵味便从口唇之间缓缓淌出。

   [操作方法] 

   例一:诵读下列古诗,完成诗后各题: 

   《渔歌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①.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有青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

   ②.诗中景物有哪些色彩?(白、绿、红、青)

   ③.诗中表现的是什么季节?(春天)

   ④.诗中景物体现出什么样的特征?(风景秀丽、生机勃勃,恬然自适等)

   [操作说明] 明了上述内容后,是我们改写古诗的前提,它可以使我们将古诗的内容全面地表现出来,以使内容非常充实。

   3.扩展再现

   [训练目的] 该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对诗中词、句,通过联想、想象进行扩展,以准确地再现古诗的意旨。

   [训练意图] 古诗一般只有二三十字, 极短的篇幅中高度浓缩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事业等多方面的体会,如果不进行充实扩展,就很难将诗的意趣准确地再现出来,因而改写时须将这些精炼的诗句进行扩展充实,才能还原诗人的诸种感受与意味。

   [操作方法] 

   例二:诵读《天净沙 秋思》按诗后要求:

   《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①.扩词成句: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扩写成一句话。(建议:可从色彩、形态、性状、声音、气味、感情等方面进行扩展充实)

   ②.扩句成段:将曲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等句子发挥想象,扩展成几句语意连贯的话。

   ③.扩诗成篇:将上述内容连缀成一篇完整的短文。

   [操作说明] 通过上述途径,让学生熟悉扩展再现古诗思路,形成完成印象。

   4.迁移重组

   [训练目的] 此环节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古诗内容进行迁移重组,从而创造出个性鲜明的改写文章。

   [训练意图] 所谓迁移重组,是指改写者根据自己对古诗的个性化的阅读理解,将诗中的有关意象进行调整、加工,构织成新的篇章。因为古诗包含的内容很多,这就要求学生选取最能激发自己想象的东西作为切入点,把最精华的部分突出在文章里。改写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学生是否对古诗进行大胆想象,大胆取舍,使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操作方法] 

   例三:阅读下列诗句,任选一种方法进行改写,并与同桌口头交流。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①选取精华,不及其余;

   ②借题发挥,重新演绎;

   ③穿越时空,嫁接现实; 

   [操作说明] 让学生获得迁移重组古诗的体验,为写出具有鲜明个性的文章奠定基础。

   5.再造创新

   [训练目的] 这一环节主要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情节,在符合生活逻辑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理解,对古诗的内容和体例进行大胆创新,改写构思奇特,意蕴深刻的文章。

   [训练意图] 改写古诗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因而仅仅着眼于古诗内容的挖掘,不足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还可以通过人称、写法、结构、体裁等方面的创造来增加文章的创新色彩。

   [操作方法]

   例:按诗后要求,口述改写诗文内容: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①变换人称:将原诗改为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

   ②变换写法:故事新编、情景片断、精彩对话;

   ③变换体裁:可改编为散文、小说、剧本、书信、MTV分镜头、童话等

   [操作说明] 通过上述练习,让学生体验创新历程,获得成功的喜悦,以满腔热情投入到创造之去。

   步骤四:课外演练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古诗(诗、词、曲),进行改写,写成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范例;   

改写《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一路走来便来到这里,我彷徨于此,已经步履维艰;这一片便是我的风景,离开你的世界,像青青的树藤枯萎衰老。已没了蔓延的青春可以燃烧。我像雨,而你是那迁徙的候鸟,一直习惯感应我的到来而迅速掩藏;你像风,而我是漂移的浮云,每个幻想都因遇你而支离破碎。我是藤,总想把我的思念与爱慕将你缠绕,而你并不是那雄伟的老树,愿意与我连理同根,那飞去渐远的昏鸦才是你对我的另种表达...... 

小桥流水人家 

细细涓涓,清清澈澈,弯弯曲曲折折。 

你我天各一方,水信相通。三言两语叙旧,怎敌它思绪重重? 

桥相通,情谊浓,正是喜上眉头。 

两岸喜庆人家,红满屋,怎堪另眼嫉妒?守着信物,念汝置身何处? 

溪水寄托思物,奔远处、日日夜夜。这思楚,怎一个愁字了得? 

古道西风瘦马 

我扬鞭长去,继续前世脚步。古道残垣仍在,野草已经遮住去路。放眼远望,前途茫茫,哪里是我的归处?风吹着我的发,像是经历了几个世纪一般,如此熟悉。夕阳西下,拉长我朝东的身影,孤独并不跟我同在,还有那匹瘦马俯首啃食道边的蔓草。我只有坚定自己的步伐,才能朝着风吹的方向去寻找你在的曙光。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如此美好,却又如此短暂。正如人生,短暂而又美好。有时候人能把握与控制好一切,但唯独感情它将人控制了。爱亦何堪,情亦何堪?因为没有答案,所以要去寻找。找到答案的人,却肝肠寸断,漂流他方,直至孤老却还道着那段不老的爱情.....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一路走来便来到这里,我彷徨于此,已经步履维艰;这一片便是我的风景,离开你的世界,像青青的树藤枯萎衰老。已没了蔓延的青春可以燃烧。我像雨,而你是那迁徙的候鸟,一直习惯感应我的到来而迅速掩藏;你像风,而我是漂移的浮云,每个幻想都因遇你而支离破碎。我是藤,总想把我的思念与爱慕将你缠绕,而你并不是那雄伟的老树,愿意与我连理同根,那飞去渐远的昏鸦才是你对我的另种表达...... 

小桥流水人家 

细细涓涓,清清澈澈,弯弯曲曲折折。 

你我天各一方,水信相通。三言两语叙旧,怎敌它思绪重重? 

桥相通,情谊浓,正是喜上眉头。 

两岸喜庆人家,红满屋,怎堪另眼嫉妒?守着信物,念汝置身何处? 

溪水寄托思物,奔远处、日日夜夜。这思楚,怎一个愁字了得? 

古道西风瘦马 

我扬鞭长去,继续前世脚步。古道残垣仍在,野草已经遮住去路。放眼远望,前途茫茫,哪里是我的归处?风吹着我的发,像是经历了几个世纪一般,如此熟悉。夕阳西下,拉长我朝东的身影,孤独并不跟我同在,还有那匹瘦马俯首啃食道边的蔓草。我只有坚定自己的步伐,才能朝着风吹的方向去寻找你在的曙光。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如此美好,却又如此短暂。正如人生,短暂而又美好。有时候人能把握与控制好一切,但唯独感情它将人控制了。爱亦何堪,情亦何堪?因为没有答案,所以要去寻找。找到答案的人,却肝肠寸断,漂流他方,直至孤老却还道着那段不老的爱情.....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