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汇报材料
2025-09-29 04:26:57 责编:小OO
文档
邓州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汇报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中,邓州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城乡一体为目标,以两集中(土地向经营大户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为抓手,坚持“规划先行、就业为本、群众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着力提高重点集镇、中心村品味,增强集聚功能、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引导和带动农民向城镇集中,加快全市城镇化进程。

一、邓州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概况。

邓州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总体规划原定是将全市603个行政村整合为156个新型农村社区。其中5000人以下18个,5000—8000人60个,8000—10000人29个,10000人以上49个。原村庄占地381914亩,现规划用地202952亩,节约耕地18万亩左右。新社区设计规模为乡镇所在地2—3万人,一般农村社区5000人左右。根据南阳市唐河现场会新的设计要求,平原地区农村社区原则上按1万人设计,我们现正要求各乡镇重新调整规划。考虑到我市也有一部分丘陵地区的实际状况,最终我市的新型农村社区总数拟控制在150个以内。

2012年第一批启动社区32个。其中乡镇所在地启动18个,一般农村社区启动14个。在启动的32个社区中,列入南阳市100个启动社区的邓州市占七个,分别是:湍北新型农村社区、湍洲新型农村社区、习营新型农村社区、朱营新型农村社区、白东新型农村社区、穰南新型农村社区、西许新型农村社区。

二、邓州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模式和类型。

1、移民新村型。继续抓好移民新村的完善和档次提升,并以此为依托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2、城市近郊及集镇依托型。充分发挥郊区及经济较发达的中心镇优势,统一规划、撤并小村、建立新型社区。商局兼容,农民可亦耕亦商。

3、产业集聚区型。在产业集聚区,农户出租土地给业主,业主规划建设一批集生产、生活服务为一体的功能服务区,围绕产业集聚区建设一批新型住宅社区,周围群众有打工收入和地租收入,不仅解决了工厂用地难、招工难问题,而且解决了群众就业难问题。

4、中心村型。在距集镇较远,原居住分散,自然村较多,但距主干公路、乡村主干道较近,设计规划一批别墅式住宅。或选择居住相对集中,交通相对发达,发展空间较大的位置,规划建设中心村,附近村逐步迁入中心村。

三、2012年32个启动社区工作进展情况。

(一)、南阳市七个试点新型农村社区进展情况。

1、湍北新型农村社区。湍北新型农村社区选址位于湍河北岸,依托裴营乡的东丁、大丁村进行布局,建设规模为超大型社区,按5万人规模设计。占地面积约2500亩,其产业发展以高新技术和商业为主,属于依托新城区和产业集聚区而建设的城中村改造型社区。其中一期启动区占地约150亩,可容纳260户,近1000余人。社区空间发展规划建筑和详细规划以“龙翔凤舞,梦回邓州”为理念,依托湍河、礓石河两条水带,形成与湍南老城区传承千年的“回”字形内外城河历史景观相呼应的水城景观,打造集居住、商业、娱乐、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型农村社区。该社区总体规划已由邓州市规划局进行初审,一期启动区150亩正进行地面附属物拆除,已拆除17座违章建筑。

2、湍洲新型农村社区。该社区选址位于南二环以北,北京大道以东、207国道以西、人民路以南,计划整合三里河、八里王、金雷、榆林4个行政村、50个自然村、66个村民小组,以及龙堰乡周河、申庄、徐营3个行政村10个自然村。设计规模2万人,原占地面积7818亩,社区占地3088亩,节约耕地4730亩。其中一期启动建设区400亩,2012年计划入住居民220户、836人。该社区详规已由邓州市规划局进行初审,正根据规划局意见进行修改。地面附属物清查已完成,院墙已圈占完成。

3、习营新型农村社区。该社区位于邓州市十林镇习营村,由原三个行政村10个自然村整合而成,占地面积1000亩,可容纳1700户,6000余人。属于多村合建型农村社区。设计风格建筑模式为现代建筑与明清建筑风格相结合。目前现场勘测已完成,1:1000地形图已绘制完成。启动区300亩土地已运作到位,社区规划图正在设计中。

4、朱营新型农村社区。位于张村镇北部,S209线两侧,为整合提高型社区,由杜庄、朱营、崔坡三个行政村整合而成,占地1900亩,可容纳12000余人。属于依托原有朱营村扩建的特大型新型农村社区。社区规划编制已经过初审,一期、二期占地160亩,已建房480座,入住67户,270人。三期工程水泥路已修,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的娱乐设施正在完善提高。

5、白东新型农村社区。位于白牛乡北部,207国道两侧,为依托集镇型社区,由白东、薛营、前张等9个行政村整合而成,占地4300亩,可容纳3万人。目前规划编制工作已完成。一期占地120亩,建房380户,入住51户,205人。二期主干道已修。

6、穰南新型农村社区。位于穰东镇区南部,为依托集镇型社区。由穰东、穰西等12个行政村整合而成,占地面积4600亩,可容纳32765人。属于依托集镇扩建的特大型新型农村社区。一期占地56亩,已建房156户,入住20户,98人。二期正在规划。先期使用的123亩建设用地已完成报批,其余建设用地正在报批中。

7、西许新型农村社区。位于林扒镇集镇北部,由西许、邱岗、下郝岗三个行政村整合而成,占地1100亩,可容纳7900人。社区规划已经过初审。一期占地100亩,已建房110户,入住70户,303人。社区服务中心、敬老院正在建设中。二期工程已完成“三通一平”。

目前,七个重点社区产业规划正在编制。

(二)、今年启动的其它25个社区进展情况

其它25个新型农村社区产业发展规划正在编制,社区建设规划设计已完成和将报批的有8个,分别是:小杨营宋楼社区、桑庄陈堂社区、刘集集镇社区、构林中心社区、文渠菜营社区、罗庄南古社区、高集集镇社区、裴营集镇社区。土地已报批和正在报批的社区有15个,分别是:杏山张岗社区、刘集集镇社区、构林中心社区、文渠菜营社区、彭桥集镇社区、汲滩元庄社区、汲滩集镇社区、张楼孙渠社区、腰店集镇社区、夏集杨营社区、都司集镇社区、十林武社区、罗庄陈家社区、罗庄南古社区、九龙集镇社区。土地还未上报审批的有5个,分别是:孟楼西竹社区、陶营集镇社区、龙堰集镇社区、湍东新型社区、穰东泰山社区。

四、主要推动措施

1、加强领导,合力推进。一是实行市“四大家”领导包建制,、市主要领导包建重点社区。32位市“四大家”领导包建今年启动的32个社区,、包建一个重点社区;二是实行市直单位帮扶制。32个市直单位包建今年启动的32个社区;三是市直有关部门全力配合支持。四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一周一检查,一周一评比。

2、突出重点,示范引导。邓州市将湍北新型社区、湍洲新型社区、习营新型农村社区列为重点,全力打造,上报南阳的7个新型社区为紧盯重点,以此带动全市32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3、破解难题,健康有序。一是新型社区建设用地,湍北、湍洲两个社区先期用地可利用原节余的用地指标,后期用地可采取置换和修编的方式解决,乡镇办可采用置换和土地整治的办法解决。二是建设资金,市财政列2000万元主要用于奖补,乡镇可运用部分商住用地招拍挂的办法解决基础设施资金不足问题,并建立了涉农资金整合平台,先期可整合交通、公路、农业、林业、水利、住建、计生、卫生、国土、农办、电业、广电等26个涉农单位资金,约2.5亿元。同时制定优惠,吸引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湍北新区新型农村社区、湍洲新型农村社区、穰东镇穰南新型农村社区、汲滩镇汲滩新型农村社区、刘集镇刘集新型农村社区已与开发商签订初步协议。

4、产业支撑,促民增收。今年启动的31个新型农村社区,全为并村进镇型,各乡镇办结合本处的地理位置,产业规划也同时启动,4月底前规划完成上报。同时156个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编制时,产业规划要同时出台。

五、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土地问题难。目前邓州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主要采取土地置换和建设用地审批的办法解决。但无论是空心村治理之后用于置换的土地还是进行建设用地审批,都需要有一个过程,在耕地面积严格控制的情况之下,社区建设用地往往会面临无地可用的尴尬局面。

2、资金缺口大。邓州是一个农业大市,财政状况并不富裕。2012年市财政列新型社区建设专项资金2000万元,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行奖补。但对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所需要的庞大资金而言,这些资金远远不够。单以习营社区为例,仅规划费用就需要300万元。依托产业集聚区、城市近郊的新型农村社区尚可利用土地招拍挂等形式,筹集部分资金,而偏远乡村建设所需资金短缺更为严重。

3、群众工作难。由于长期的居住习惯,不少农村居民已经习惯了在原有村庄居住,部分群众对农村新型社区不理解、不接受,也不愿意入住。而由于历史原因,邓州市相当一部分农村建房存在无序状况。虽然现在采取了禁制继续在规划区外建房的,但旧有房屋依旧数量众多。在现有状况下,很多农村居民不可能放弃已有住房而选择在新型农村社区建房居住。

六、意见和建议。

1、作为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决非朝夕之功。建议制定长效,稳步推进。

2、加大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加速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

3、出台有关新型农村社区土地使用及资金使用、整合。

4、加快培育以新型农村社区为依托的产业建设步伐。

5、加快新型农村社区的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吸引居民自觉自发入住新型农村社区。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