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SN标签制作与使用管理规范
2025-09-29 04:26:42 责编:小OO
文档

文件类别 文件编号: 

版本: A

 三阶文件SN标签制作与使用管理规范修正次数:0
生效日期:  

文件名称:SN标签制作与使用管理规范

签章:      

 

发放与签收记录

会签是否分发

部门份数会签分发部门份数
□是  □否总经办□是  □否行政部
□是  □否市场部□是  □否采购部
SMT事业部

组装事业部
会签是否分发

部门份数会签分发部门份数
□是  □否PMC部

□是  □否PMC部

□是  □否N P I□是  □否生产部
□是  □否生产部□是  □否品质部
□是  □否测试部□是  □否工程部
□是  □否品质部□是  □否财务部
□是  □否财务部□是  □否

  *  *  *  *   修改记录     *  *  *  *  *

版本修改内容备 注

A首次发行
制定:审核:核准:
1.目的:

确保SN标签尺寸与格式、二维条码编码规则的可追溯性且能统一制作标准,并符合客户要求。

2.范围:

凡SMT事业部用于出货时附贴于PCBA上的SN标签均适用。

3.组织与权责:

3.1SN标签的规范性制作及使用由测试工程负责组织监督及改善,其它部门按照规范执行并反馈改善意见。

3.2 权责

3.2.1 SN标签到尺寸、格式、二维条码编码规则由测试工程师负责确定并打印。

3.2.2 生产及品质部门根据所发放规则进行使用及确认。

3.2.3 NPI协助导入客户对SN标签尺寸、格式、内容的特殊要求。

 3.2.4 测试工程结合客户及各部门意见初拟规则,最终由客户确认同意后正式确定规则。   

  3.2.5 测试工程确定规则后,制定《各机型SN标签规则明细》并发放给生产及品质部门。

3.2.6 测试工程负责SN标签规则的不断改善,以保科学的实现其实效性。

3.2.7品质部负责检查SN标签的清晰可见性、完整性以及SN标签实际规则是否按照测试工程所发《各机型SN标签规则明细》进行打印。

3.2.8 SN标签粘贴位置由品质部负责确定。

3.2.9 旧尺寸SN标签申购由仓库负责申请,新尺寸SN标签由测试工程负责申购,耗材管理员负责领用。

4.作业内容:

4.1 SN标签制定格式的导入

4.1.1 测试工程需主动找NPI、客户、品质确认SN标签的尺寸、格式、内容。

4.1.2测试工程若于确定尺寸过程中发现所需求尺寸目前公司没有库存,需立刻提出申请。

4.1.3 SN标签内容通常包含的基本信息有:机型名、BOM版本、生产日期、流水号、客户代码、软件版本等,如果发现一些重要信息在客户所要求的规则中没有体现,需要求客户增加。

4.1.4SN标签格式、内容的确立应尽量简化、美观以及目检员工的可操作性,但又不可影响可追溯性。

4.1.5测试工程汇总信息后制定出样标交给客户作最终确认,客户签名后存档并将规则建立到位《各机型SN标签规则明细》中。

4.1.6《各机型SN标签规则明细》的信息录入需尽可能详细,二维条码编码规则和SN标签其它内容需做详细说明,务求SN标签中每个信息都能描述清楚,同时截图将样标图片贴附于《各机型SN标签规则明细》中。

4.1.7 SN标签格式的排版及《各机型SN标签规则明细》只有测试工程师级别以上人员方有权力制定,制定之后由工程主管级别以上核准后定时发放给各部门作为标准使用。

4.1.8 使用制作软件做好SN标签格式的排版后,存档文件需做好分类管理。

4.2 SN标签的申请

4.2.1 需求部门根据需要生产订单,填写《SN标签申请单》,需写明客户、机型、批量、生产制令号、BOM版本、需求数量、注意事项、批量打印还是补标打印等信息,申请人签名并由其所在部门组长级以上人员签名确认后,移交到测试工程人员手上。

4.2.2 大部分信息可以在生产制令单和实际生产BOM中查询,批量为工单总数,需求数量为暂时需求的量,如果有需要在SN标签上备注FLASH、射频功放、终端客户代码等额外信息,务必在备注栏中填写清楚。

4.2.3 SN标签打印分“批量打印”和“补标打印”,如果是补标打印,需提供样标,并贴附于《SN标签申请单》中的“样标”栏。

4.3 SN标签的打印 

4.3.1测试工程接到《SN标签申请单》后,根据申请单内容在《各机型SN标签规则明细》中找到对应的规则。

4.3.2 如果是批量打印,则在“批量打印”栏中打勾,根据规则查找《生产制令单》中对应制令单号的机型名,BOM版本要以实际生产用的受控发行的BOM表为准,软件版本则查找NPI所发出的联络单中记录的软件名称是否与实际生产用的软件名称、修改日期一一对应,如果对应则将软件版本标识为测试工程在《最新软件版本登记表》中所定义的软件版本,其它内容根据《各机型SN标签规则明细》中所描述的信息来源查找其它联络单、邮件、《生产制令单》、BOM表、来料丝印等方面来获取。如果是补标打印,则在“补标打印”栏中打勾,然后按照样标内容、格式、日期进行信息收集。

4.3.3使用SN标签制作软件打开之前已存档的对应机型的SN标签文件,修改相关信息(生产日期、软件版本、客户代码等)、调整边距后打印几张样标,确认外观没问题后,并给测试线IPQA检查软件版本以及格式确认无误并签名后,方可继续打印。

4.3.4打印过程中需不断检查内容有没有偏移、字体有没有模糊、二维条码是否清晰。

4.3.5打印完成后,于测试工程一栏签名,并将SN标签连同《SN标签申请单》一起还回给申请人。

4.3.6 申请人执行标签的送检

4.4 SN标签的检验

4.4.1 SN标签在批量打印或补标打印前须先打印几张让测试IPQA确认机型名、软件版本、生产日期、终端客户代码等信息无误并签名后,方进行批量打印。

4.4.2批量打印或补标打印后,测试工程将SN标签连同《SN标签申请单》一起还给申请人,申请人再送检到测试IPQA处,IPQA确认格式、内容是与自己刚确认签名的《SN标签申请单》中的实际效果标一样的时候,再检查打印过程中有没有模糊、偏移等外观不良,在品质一栏加签一次名,便可还给申请人,《SN标签申请单》由申请人存档。

4.5 SN标签的使用

4.5.1 使用人拿到标签后,确认所要贴附标签的PCBA的硬件配置及所要下载的软件与SN标签内容一样,同时注意PCBA上内部区分标识在品保发出的一览表中所体现的信息一致的情况下,方可进行贴附。

4.5.2 贴附的位置需由品质人员找客户确认后方可按指定位置执行并尽量贴正,贴附时注意不要压到测试点或金手指,应尽量发现贴附位置的不合理并向客户提出,如有发现标签内容偏移出标签外或是模糊的,不要投入使用。

4.6 贴附标签的工位

4.6.1 一般情况下都在SMT端炉后目检处接到刚出炉的PCBA时贴,若有特殊情况需安排在下载位贴附时以实际沟通结果为准。

4.6.2 贴附工位的议定要有“尽量在前工位贴附”为基本原则。

4.6.3无论是在哪个工位贴附,必须保证下载软件之前就必须将标签贴到主板上面。

4.6.4 将标签贴附好之后,根据不同工位在标签上对应的检验代码栏打上本工位的员工代码,而且必须在检验完成后方可打代码。

4.7 SN标签于出货时的检验

4.7.1 测试目检和OQA应对SN标签的贴附位置、尺寸、内容进行严格监控,确保与工单所要求内容一致、与PCBA内部区分标识一致、与外箱出货合格证内容一致,发现问题及时反映。

4.7.2 测试目检和OQA仔细检查SN标签内容是否一致,避免内容不一致的板放在一起导致混板。

4.7.3 测试目检和OQA在检查时应保证各工位代码栏都有代码,如果没有代码应给予打回到对应工位,并确保标签的清晰度以保证以可追溯性作用。

4.7.4 无论正常还是返修板,严格杜绝没有标签的主板流到客户端。

4.8 标签的售后应用

4.8.1 在处理客诉时,可从标签上追踪到生产日期、软件版本、硬件信息、工厂各工位责任人。

4.8.2 在返修板下载时,可以根据主板标签上的的软件版本找到对应的下载软件。

4.8.3 当返修板主板标签被撕毁时,IQA应根据PCBA内部区分标识查询品质区分标识一览表查找相应的机型名、硬件信息,查到机型名后,IQA应要求PMC协助提供机型的首次生产工单的生产日期,将信息汇总后向测试工程提出标签申请。

4.9注意事项

4.9.1 于标签上打代码时,需清晰可见,并且千万注意不要打到二维条码上,会导致扫码无法识别。

4.9.2 用酒精或洗板水清洗主板时(特别是在返修板中),如果不小心清洗掉标签重要内容,需对标签进行更换,务必保证出货时标签内容是清晰可辨的。

4.9.3 若于写SN号时发现二维条码无法识别太多,应尽量向测试工程反映。

5.相关文件

5.1PCBA特殊标识操作规范

5.2炉后目检作业指导书

5.3下载作业指导书

5.4OQA出货检验作业规范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